天然岩沥青改性应用技术
2021-09-10胡晶晶
胡晶晶
摘 要:随着我国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岩沥青改性应用技术在实际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了使这项技术能够逐渐的走向成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天然岩沥青改性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并且研究不同沥青容量对道路沥青性能所产生的影响,明确主要的运用方法和运用范围,从而促进我国建设行业的稳定性发展。
关键词:天然岩沥青;改性技术;要点
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天然岩沥青由于其方便和可得并且价格低廉,在当前建设行业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利用。但是由于天然巖沥青改性技术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并且呈现出不成熟的特点,所以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强对道路沥青性能改性的全方位研究,从而使得天然岩沥青能够在我国得到广泛利用,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1 关于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概述
1.1 高温稳定性分析
对于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来说,高温稳定性特征是非常明显的,经过天然岩沥青改性之后,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一般工作情况来看,普通沥青经过改性之后,高温性能得到了逐步的增强以及完善,能够在实际使用时承受来自高温和重压力的作用仍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这样一来不仅可有效解决存在以往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问题,还有助于保障整体路面能够具备较为完善的稳定性,防止在后续使用时出现严重的变形问题[1]。在实际应用时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车辙实验,测定了车辙事件的最终变形量,通过改性沥青应用来看,变形量的变化幅度并不是那么的高,从中也可以看出沥青改性材料的运用效果是较为完善的。能够多方位地满足道路在使用方面的需求和要求,从而推动我国道路施工的稳定性发展。
1.2 防水性的分析
天然岩沥青材料还具备防水性能较为优势的特点,在进行普通基质沥青天然岩改性之后,研究数据表明对于骨料的粘附性有着一定的改善,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抗水损害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在进行冻融强度比实验时,不同天然岩沥青改性材料的强度在不断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度,在添加了天然岩沥青之后,抗水损坏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另外也可以多方位的满足实际建设需求和施工要求,提升这项材料的应用效果[2]。在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或是多雨的地区,可以利用这一材料来进行日常的施工,防止周边环境对道路产生诸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以及频率,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3 耐久性的分析
这一材料的耐久性也是比较强的,对不同道路在添加了天然岩沥青的沥青混合料之后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最终结果表明,道路本身的使用寿命和抗疲劳程度能够在复杂的交通条件下得到不同的提升。普通沥青混合料,在经过天然沥青改性中所得的新型的沥青混合量[3]。在2 000轮次作用下,所产生的永久变形量是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并且也没有产生任何的裂缝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材料的耐久性是非常优良的,可以适当的延长道路本身的使用寿命,也有助于减少道路出现损毁的几率,因此需要大力推广这一技术。
2 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2.1 对感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沥青胶结结构会随着感温性能的变化来增强自身的抗裂性能,低温抗裂性和沥青的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以往的实验来看,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实验,在样品脱模或者是在加载时很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因此将温度设置在15℃左右进行研究。随着改性容量的不断增加,沥青在15℃温度下逐渐朝着减少的方向而不断的发展。在改性之后,沥青的低温性能在不断的下降,但是沥青的容量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中。在实际实验时采取了低温弯曲梁流变仪对沥青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多方位的测试,在一分钟之内进行了数值的计算,绘制出相对应的变化曲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沥青流变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和沥青的容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沥青的蠕变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不断的变化。在实际应用时沥青进度变化速率越大,那么在同一温度下的低温性能越好,对于原沥青来说加入岩沥青之后变化机制相比于沥青来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不断的减少。这就表明了岩沥青改性剂在加入之后能够适当地提高材料本身的硬度和抗松弛度,能够适当的提高结构本身的稳定性,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对高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在沥青路面应用时,对感温性能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影响温度的性能主要有针入度和软化点等不同方面的因素,由于本身材料的粘结性较大,抗变形能力较强,所以沥青软化点和车辙实验动稳定度之间存在着正比的关系,更好地了解高温抗热性能。随着岩沥青添加量的不断增加,沥青的软化点在不断的提高,弹性也在朝着上升的方向而不断的发展,沥青软化点主要是由沥青组合决定的。由于其中的材料含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平均分子量是比较大的。其次还包含有关氧和氮等高性能的材料,促进沥青中活性基团等活动,从而使得加入天然岩沥青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网状结构能够长效的改善,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了对节点和强度的有效性研究,增强了沥青本身的内聚力,使得抗流动性和吸附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对沥青高温流变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在不同加入量的对比下,剪切模量和相位角的变化情况是较为明显的验证了沥青改性剂,对沥青流变性能规律的影响温度如果是保持不变的,那么随着添加量的不断增加复数剪切模量和抗车辙印在不断的提高,显著的高于沥青在加入岩沥青之后弹性行为和抗高温流变性能,不断的增强。从相位角的角度来看,相位角在减小之后,沥青中的弹性分量在不断的增加,在相同作用下变形,恢复在不断的增多,复数剪切模量会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降低,随着下位角的变化而不断的增加,在此过程中沥青是变软的,其中的粘性分量在不断的增高体现出弹性增长的趋势。高温性能对材料本身的影响是较为突出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二次剪切,使得材料能够实现一定的膨胀和发育,多方位的提高,实际应用效果和应用水平软化点和岩沥青掺加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这些问题重视程度,从不同角度起到重要的优化效果,从而保证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
2.3 对抗老化性能与稳定性的影响
在对抗老化性能稳定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利用的压力老化容器来开展日常的实验模拟沥青材料在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中的一些规律以及方法,在实际实验时,不仅可以促进沥青轻质油分的充分挥发,还有助于使沥青能够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在进行加热之后通过重量损失和针入度的计算来得出沥青抗老化的性能。在实验过程中沥青的质量损失逐渐朝着降低的方向而不断的发展,说明沥青中轻质油份的灰发超出了氧化反应,在沥青材料质量增加的部分,岩沥青改性剂可以适当的改善沥青材料本身的抗氧化性能。
3 结束语
在天然岩沥青使用时,由于周边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经常会存在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因此在当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改性对于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不仅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本身的高温性能,还有助于提升材料的抗形变和抗氧化能力,降低沥青本身的温度敏感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稳定性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做好数据的记录,实现技术的多方位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贞.改性岩沥青的生产与应用[J].石油沥青,2016
(1):67-68.
[2]施琼继.改性岩沥青生产质量控制与应用[J].大科技,
2018(35):192-193.
[3]王际洪.改性乳化沥青生产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7(1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