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企业绩效管理在中职班级管理的转化实践

2021-09-10黄奕翔

时代商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实践

黄奕翔

摘要:中职院校如何响应习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的指示,已经成为中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班级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基层组织,通过改进和完善班级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推进职业教育育人的方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职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面向企业的。借鉴企业的绩效管理手段转化应用于中职院校班级管理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实践。本文从中职班级组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绩效管理应用于班级管理的侧重点,探讨了对企业绩效管理应用于中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具体实践问题。

关键词:中职班级;绩效管理;实践

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学校的基层组织是班级,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基本单位,也是提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直接平台。由此可见,班级管理是学校育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改进和完善班级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推进职业教育育人的方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职的职业教育是要为发展服务,促进就业的。是面向职业,面向企业的。嫁接企业的管理理论,借鉴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不失为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绩效管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转化应用于中职班级管理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和实践。

一、企业绩效管理为什么可以借鉴实践应用于中职班级管理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顾名思义是绩与效的组合。绩就是成绩、业绩,效就是效果、效益、成效。绩效,是组织管理中离不开的一个概念。《书·舜典》中写道“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由此可见,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考核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管理手段。但是绩效管理作为理论术语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也在不停地拓展变化。本文采用的是英国理查德·威廉姆斯(Lichard.wiliams)所作的《Performance Management》中对绩效管理的表述,即绩效管理是把对组织的绩效管理和对员工的绩效管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体系。另外,其应用也从企业慢慢理论嫁接并转化应用到政府、军事等其他领域。

(二)企业绩效管理为什么可以借鉴转化实践于中职班级管理的内在因素

绩效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企业中,通过绩效管理来激励和帮助员工,提升员工个人绩效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班级与企业在组织性质、组织目标、内部对象、管理侧重点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但从组织和组织内部个体发展需要的角度,两者有很多相同的需求和问题。而这些需求和问题的解决都可以通过绩效管理达到。在企业中运用绩效管理卓有成效,将企业绩效管理转化应用在中职班级管理同样也可以取得成效。

①时代的发展对班级管理提出新要求,绩效管理转化应用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应运而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还是从教育的范畴考虑,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管理班级。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班级管理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果再运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打开思路,注入教育新理念、寻求教育新方法,探索教育新模式。对中职学校而言,中职培养的是“职业人”。让学校的教育尽可能满足企业需求和岗位实际需求。借鉴企业管理中多年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应用于中职班级管理,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新变化,打开了新局面。绩效管理,由于它能使组织成员的发展成长契合组织目标,与班级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一致,所以,企业的绩效管理嫁接转化应用于中职班级管理也是一种必然。

②为满足班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绩效管理转化应用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势在必行。班级作为一个组织,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平台和环境。而健康快乐成长的平台和环境需要设计、建设和维护。对班级这个组织来说,绩效管理能凝聚全体学生的共识,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对学生个体而言,通过激励等方式促进学生个人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让学生尽早接触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缩短毕业后走进社会走进企业的适应时间。

二、在借鉴实践过程中切忌生搬硬套

虽然绩效管理都是对“人”的管理,但是因为企业和班级、员工和学生的显著区别,在企业绩效管理借鉴转化应用于中职班级管理中,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只能适得其反。要根据班级学生實际情况加以修正。

(一)组织不同

企业和中职班级都是组织。但在组织的性质,组织的运营管理,组织考核指标等有明显的差异。首先,从组织的性质上看,两者生存的目的不同。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组织。而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由教师和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可见,一个从事经济活动,以盈利为目的,一个从事教育事业,以育人为目标。

(二)组织内部成员不同

企业的员工是成年人,其价值观已经定型。中职学生,是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处于价值观塑形的重要节点。自律性和自控性不强,计划多执行少。

(三)绩效管理在企业和班级的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1.除了重视结果,还要强调过程

中职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被老师批评纠正的错误行为会有所反复。教育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意味着在转化应用企业绩效管理于班级管理中,除了重视结果,还要强调过程。

2.评价指标定性为主,加大定量比例

在企业中评价标准主要是利润是数字,以定量为主。但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成绩、学分以及相应的表现折合分数等可量化外,学生心理健康、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学生学习状态、操行评语等却不好定量。

3.激励的手段不能用经济衡量

在企业中,常见的激励手段有经济奖励,职务提升等。但是在中职班级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班级无盈利无现金流,不适宜采用经济手段激励。

三、企业绩效管理借鉴应用于中职班级管理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中职班级绩效管理的出发点首先是人,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这些老生常谈的词语揭露教育的本质要从人(学生)出发。学校、班级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成才营造氛围和平台,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二)遵从“实事求是”原则

中职班级无论组织或者组织内个体,都是动态发展的,而且还相互影响。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因为成员的不同在绩效管理上也会有所变化。比如汽修专业、烹饪专业实操性的课程多,男生数量较多,可能会出现打仗斗殴问题。而商英专业、财会专业女生数量多,爱化妆、爱攀,容易搞小团体,其绩效管理的设计方面就会有些偏差。

(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策略

1.计划与指导

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为学生确定绩效目标和评价绩效的标准。在实践中,通过校纪校规、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德育学分的换算等各种规章制度来体现绩效成绩。评价标准要涵盖学业、德育、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社团活动、团队精神等方面。

2.管理与支持阶段

即对学生的绩效成绩进行监督和管理,提供反馈与支持,帮助他们排除阻碍,完成目标。在此阶段需要注重日常管理工作,比如仪容仪表、出勤情况、学习状态、课堂纪律、宿舍内务、手机管理等。在执行的过程中,学生的绩效表现要适时反馈,借助学生会、生管老师、班干部、宿舍长、科任老师、同学的力量对学生的绩效表现在哪些方面是进步还是退步做到心里有底,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场合对同学进行教育。同时在此阶段,必须要强化家校合作,为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例如,学生马上面临2021年福建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这个考试关系到同学是否能够圆“大学梦”“本科梦”,是否能够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状态的起伏和学习认真程度对成绩有很大影响,成绩是学生的重要成绩之一。要帮助中职学生建立自信,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弱科要抱有充分的信心,要引导中职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让中职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中职学生普遍学习自觉性不高,需要借助外力促进。故经常抽查他们的学业,比如背诵、作业完成度。和任课老师一起分析试卷,从而找到知识的薄弱点进而有针对性补缺补漏。

3.考察与评估阶段

即对同学们的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估。此部分分为阶段性和总结性。阶段性如每个星期、每个月对同学们的综合表现打分,期中考,小测等。总结性如每个学期的评语和德育学分和期末考。就评语举例,评语就结合了过程性和结果的评价,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及包含第一部分所述的对学生计划与指导,即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在考察和评估过程中,要多视角全方位做到客观公正全面。

4.发展与奖励阶段

即针对考察结果,给同学们进行相应的奖励惩罚等。从教育的角度讲,激励以正向激励为主。激励的方法可以多样,比如常見的表扬、奖状、奖励学分、同学分享经验会等。但在实际中,存在同一正向激励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所以,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立即方式。

四、结束语

由于职业教育面向职业、面向企业的教学特点,企业的某些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经验进入中职学校的课堂,进入班级,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中职教改中,更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出现,也必然为职业教育带来更多的企业色彩。嫁接转化企业的绩效管理进入中职班级管理是一种有必要、有意义的教育管理手段。绩效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加以修正,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震江.企业文化绩效管理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3(07):98-101.

[2]王陆室.浅谈绩效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职业2010(08):54-57.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实践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