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

2021-09-10陈兴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陈兴莉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育教学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既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导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视力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93

引言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科目,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则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所要贯彻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则需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实现其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贯彻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高效教学是指高效率和高效果的教学,为了达成高效教学的开展,教师在实现教学合理推进的基础上,也要能想办法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相应的,教师就需要能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流向单线条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当中,教师是课堂上的唯一主角,引导和界定课堂的走向,单方面主导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相当于单线条的信息传输关系,二者之间的交流、对话频率非比较低。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取消了对学生的提问环节,因为教师的潜意识里觉得学生思维的过度发散或一时间无法答出问题,会影响课程进度。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教师授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利于教师顺利地进行教学。

(二)说教内容高频化

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内容比较死板,理论内容大于实践,结论教学多于过程教学,学生很难在此过程中领略到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也无法建立起理论和实践的关联。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有关,尤其是在新课改以后,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方面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学生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开展学习,那么这些课本内容仅浮于知识的层面,很难让学生对其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说教式的授课会降低学生接触更多知识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很不利。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一)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贯彻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进行语言组织和语言交流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能力的教学培养,教师需要能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语言情境中进行正确地交流,实现其语文语感的发展。而为了实现有效语文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选择能吸引学生有效参与其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选择“读图说句”“故事新编”等活动,发挥出多媒体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其中。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读图说句”的活动,在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小漫画,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观察,尝试着组织语言,将其中所描绘的内容展示出来。如,为了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小男孩放风筝的图片,并作出以下描述:“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中,一个小男孩在公园开心地放风筝,风筝的形状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通过范例展示,学生就可以基本了解这一活动的参与方法,教师也就可以展示后续的教学内容。又如,在“推荐一部动画片”这一口语交际活动的開展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选喜欢的几部动画片,并尝试着将其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在其中,作为提示,教师要求学生点出动画片的名字、大体剧情、主要出场人物等。通过这一活动的进行,学生的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核心素养改革背景下需要小学生熟练的掌握学习的方式。对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给小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教学模式。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小学生快速的进行学习,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给小学生构建贴切的阅读教学环境,以此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章节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学习植物的传播途径,教师就让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教学活动,给小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教学,调动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来进行表演,表演植物的传播途径,比如在表演蒲公英妈妈的过程中,教师就让其他的小学生扮演蒲公英,然后再让一个小学生扮演风,风吹起来了,蒲公英的种子就随风到处飘落。教师积极的引导小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完成角色扮演,让小学生能够快速的进行学习,从而掌握知识,深入文章的中心,学习植物种子的传播途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离不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激发,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创新性地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语文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工具性的教学课程,很多知识以及文章的情感都与现实生活存在联系。因此,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文章的理解以及对所蕴含情感的感悟,能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或回忆以往对荷花的观察,并对照文中对荷花的细致描写,进行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文中遣词造句的运用,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结合自身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培养语言理解能力、构建能力。其次,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应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学习模式中,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并在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互动探究中进行自我学习观点的分享,在集思广益中进行学习结论的完善、实现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拓展,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文章的阅读、理解,并进行其他植物传播种子方式的搜集与讨论,从而实现了文章内容的深刻学习以及知识的有效拓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所要主动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能否有效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准。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进行教学研究,尝试突显出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玉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25):60.

[2]李金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新课程(上),2019(12):86.

[3]杨小丽.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8):59.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海联希望小学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