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情境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2021-09-10张凡云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研究初中数学

张凡云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们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课堂中和数学教师互动认为自己已经将数学知识牢牢掌握,但是在课后练习时便总是出现各种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是学生学习不认真,也是因为数学知识过于抽象,而学生无法运用数学思维思考和理解数学问题,所以即便教师讲解的非常清楚,学生仍然会出现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辅助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以此深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46

引言

初中数学知识难度有所提升,并且章节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如果学生任何一个知识点学习和掌握的不够准确都会对接下来的数学学习造成影响。基于数学课堂的时间限制,教师无法针对某一知识点反复讲解,长此以往便会使学生积累的难点知识越来越多,阻碍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而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带入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利用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解答数学问题,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

一、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并融入生活化的学习内容

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教材相较于旧教材来说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变化便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数学教材中有非常丰富的生活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1]。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托教材,并积极发现教材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方程和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时便可以为学生们列举生活中蕴含这些知识的案例,比如人口数量的问题、不同投资方式获得不同回报的问题、交通运输方案的问题等待,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模拟与展示,并运用不同的方程和不等式对实际问题进行解答,以此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认真观察生活,这样学生便能够从多角度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在数学的学习和运用中才会主动将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使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更加密切,以此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标,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打造恰当的数学学习情境

数学教师应当清楚的认识到,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才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机会供学生进行知识的实验与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获取数学知识。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探究获取的知识掌握的会更加准确,同时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例如教师在教学概率的相关知识时,如果直接为学生们讲解什么是概率、如何确定概率等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准确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生活情境,然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概率的先关知识。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周末有一张足球赛,老师只有一张入场券,但是张明和王强两人都想去,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确定将入场券给谁呢?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抓阄,有的说猜拳,还有的说掷硬币等等。教师询问学生:为什么会选择抓阄和掷硬币的方式呢?学生们表示这样的方法比较公平,因为他们拿到入场券的机会是相同的,接着教师便可以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概率”。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概率的相关知识后便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掷硬币”的实验活动,实验的目的是检验这样的方式是否公平,即正面与反面出现的次数是否差不多。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实验当中,课堂氛围认真而又热烈。通过生活化的小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实验的过程也会学生动手、思考、分析的过程,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通过游戏情境来激发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动机

游戏对初中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游戏能够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变得活泼、有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同时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使其对数学知识有更为全面的理解。所以,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出发,创设适合他们的数学游戏,将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融入于有趣的游戏之中,提高数学知识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投影与视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并将正方体以多种形式摆列的讲桌上,鼓励学生以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观察并将所看到的图形画出来。在学生完成视图的绘制后需要交给教师,然后教师从中随意抽取让学生们说出这是对哪一图形、从哪一角度进行观察和绘制的,看哪一位学生回答的又快又准确。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营造欢乐的数学氛围,使学生中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同时还能将学生的眼、口、心、脑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生活化元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运用生活知识辅助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是降低数学学习难度的有效方式。同时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極性,从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做到主动、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将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代方.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J]. 赢未来, 2017, 000(020):0208-0208.

[2]张凤荣. 生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 关爱明天, 2015, 000(012):145-146.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教学研究初中数学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