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粗取精,一问抵多问
2021-09-10谢火辉
谢火辉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里,问题是让思维深度发展、学习真正发生的有力抓手。如何用好这个有力抓手,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审美等多维度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认为可从如下角度入手。
一、以学习主体的真实体验为起点,从学生的疑难异议处设问,顺蔓摸瓜
教学中应尊重学习主体的真实体验,忽视就可能会导致教学的败笔。学生在预习、自主学习中会有很多的体悟,老师应多关注并以其体验反应作为课堂问题的来源,常有惊喜的发现。
在《项脊轩志》教学中。有学生问道:“结尾写到小妹妹们问妻子‘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个细节好像没什么用。阁子在古代很常见,小妹妹们为什么还要问什么叫‘阁子’呢?”
细细品味,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发现。它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我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阁”的含义。
义项1:远眺、休憩用的架空小楼房,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中的“阁”。
义项2:藏书、供佛用的经书楼,如“天一阁”。
本文含义:女子的卧室,依据是课文中“旧南阁子也”“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其室西连于中闺”等语句。
然后引导:
师:既是女子的卧室,怎么会用来做归有光的书房呢?
生:他家衰败了,只能把女仆的卧室当书房。
师:为什么把这个小阁子取名为“轩”呢?
生1:作者喜欢这个小阁子,觉得它跟“轩”一样让自己愉悦。
生2:课下注释说,他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他为了纪念,想和远祖一样有成就,就取名“项脊轩”。
至此学生明白,小妹妹好奇的不是什么叫阁子,而是“名实不符”的矛盾。读书的地方通常是堂或轩,姐夫却是在女仆曾住的阁子里,却又取名为“轩”,多么奇怪。她们看似平常不过的一问,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暗藏了丰富的内容:既描摹出天真可爱的小妹妹形象,体现了夫妻恩爱的温情,暗含了家道衰败的悲凉,同时表达了作者发奋立志却又久而不得其果的困窘辛酸。通过这一问,学生对于文本的研讀就能变得深刻,顺势而导,就把全文的细节描写特点、抒情特点和作者的情感都带动起来了。
二、以学习对象的核心内容为纲线,从文本的文眼处设问,去芜存菁
我在备课《祝福》时发现,只要抓住文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话切入,就可以一线串珠地由浅入深地把握全篇内容,那就是当“我”询问祥林嫂“怎么死的”时短短的一句话:“还不是穷死的”。 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是穷死的吗?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证明。
教学从这句话的“穷”字含义开始切入,诸如“贫穷”、“穷困”、“穷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从这些词句中,可知“穷”既有物质资料的缺乏,也有精神上的贫乏,还有处境艰难,无路可走等意,结合所有“穷”的含义,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祥林嫂的“穷”有哪些体现,然后分析她穷的根源。
祥林嫂的“穷”学生至少可以从文中找出:
1.没有姓名
2.没有生活资料
3.没有亲人
4.没有春天
春天,她没了丈夫;新年才过十几天的春天,她被卖、被迫改嫁;春天,狼吃了儿子阿毛;春天,她捐了门槛却被否定;新年将近的春天,她悲惨的死去。
5.没有希望,没有同情。
6.没有祝福
7.愚昧无知,无法解脱
用愚昧无知的方法与命运抗争:用死来反抗再嫁,认为再嫁是不干净;用积年的工钱捐门槛,认为以此可以赎罪;对命运、迷信,是疑惑、希望、苦恼而无法解脱。
……
祥林嫂的确是“穷”:物质贫乏,精神贫穷,走投无路,惟死路一条。祥林嫂为什么从物质到精神到处境都如此穷困呢?联系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就暴露无遗了。
三、以学科的本体对象为轴心,从言语特色处设问,钩玄提要
作为语文的本体对象,语言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点与载体。人文性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性,言语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种差。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特色设立问题,也是语文课堂直抵本心的要道。
以《沙之书》为例。本文将离奇的幻想与明晰的精细的描写融为一体。离奇的是“沙之书”这个核心意象,其它的情节、细节、情感无一不让我们感到真实。反观“沙之书”本身,它让人联想到生活、宇宙、情感、知识。从象征义的角度来讲,它堪称更高一层的“真实”。不过,“虚构与真实”这个话题如果凭空而降,还是有些突兀。可利用原文开头的一句话设问,即:“怎么看待‘我的故事一点不假’这句话”。其好处在于:一、方便,就地取材;二、起点低,无论赞成反对,学生都有话说;三、驱动力强,统摄力强,一看到此话,大多数学生下意识地要反驳,老师正好利用原初体验激活讨论,然后带动众多关于沙之书的描写、关于交易细节的描写、关于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引导学生从这些描写中寻求立论依据。
四、以学科的思维培养目标为聚焦点,从多域信息的强关联处设问,探骊得珠
语文课堂在强调多元、开放的思维品质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度综合能力,努力在不同的信息来源中寻求有利于学生思维多维深入发展的途径。
在预习高尔基的《丹柯》时,有学生联系《圣经》里上帝抽取亚当的肋骨造夏娃的传说,对“丹柯剖腹取心做火把,为众人照亮前程”的情节安排提出疑问:丹柯为什么不学亚当取肋骨而一定要剖腹取心呢?
这个问题既符合学生常规的利害权衡心理,又具有思维引爆性,能直指主人公形象、作品主旨等核心问题,有代表性。以之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小组合作探究、全班讨论交流,便有了如下看法:
观点1:用心照亮黑暗,从谐音上更能鲜明地传达象征意义。
观点2:取心作火把必死无疑,丹柯不惜牺牲生命来换取众人的幸福,他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悲壮、激越、彻底,使英雄的形象更加分明。
观点3:肋骨有很多,心却只有一颗。丹柯用唯一的心作火把,充分表现了他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突出了奉献的主题。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