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乐读书吧”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策略
2021-09-10周鹏飞
周鹏飞
摘要:阅读是一项技能,短暂时间内这种阅读能力是形成不了的,需要长期的坚持阅读任务,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培训,逐渐找到阅读的方法,慢慢适应这种状态,后期就能够稳定发展。身为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明确阅读这一重要性,然后利用实际生活所处环境,利用环境资源开启阅读行为,逐渐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下面会分析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首要目标就是识字教学,而识字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在文章中认识字,经过收集和脑中分析,最后完成感悟环节,前期的铺设都是为了后来阅读做铺垫,这就意味着阅读的重要性。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班级内都会安排读书角,身为教师就需要完美运用好这一图书角,在图书角中文会安排不同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是根据学生们的年级所安排的。为了突出这一位置的特征,教师需要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平常及时让不同学生对图书角进行清扫摆放整齐书籍,将书籍做好分类,适当的时候进行丰富书籍的种类。除了这些教师还需要用语言来引导学生们参与其中,进行阅读,还可以利用加分的环节,来督促他人参与阅读,甚至也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将他们与书籍阅读连接在一起。在平常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为他丰富书籍,前提是需要先了解他们的爱好,并据此做出准备,准备好之后通知他们,引起他们的关注。或者是根据书本内容开始拓展阅读内容,像是课程“小木偶的故事”这篇内容,学生们都比较喜欢,因为这更偏于童话,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篇内容做出拓展引导,大家观看其他童话故事在看故事的过程中,大家可能都会了解故事内容教师还是需要被他们引导,让他们自己思考一下故事的道理是什么,在阅读过程中,为他们设置一切可设置的,让他们处于安静的环境中,这样的话他们才会容易进入故事内容。总之,教师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只有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阅读的快乐之后,他们才能够持续想参与这一行为。
二、提供丰富的阅读书籍
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另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书籍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够有书可看在大量的阅读中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说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来选取书籍,教师在为学生学习数学方面需要考虑学生的年纪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这两方面进行选取才能更贴近,他们也更能让他们获取到更多的阅读信息,从中获得锻炼,最终获得坚实的能力。低年级阶段教师重点找一下童话类的故事,因为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识字数量还不够多,况且,他们的爱好也是阅读童话,从他们的爱好以及能力入手,更好能提升他们的能力;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師村需要找一些能力提升的手机不在偏重于童话,更多的是记叙文,通过阅读记叙文更好地感知多方面的情感,帮助他们日后的材料分析;从不同方面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总是好的,需要教师多多做出研究丰富他们的阅读书籍,让他们阅读到不同的故事,从故事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或者是用我自己的感悟,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有所帮助的,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感性思维,也能启发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潜力。
三、提供一定的阅读方法
阅读之前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经过后续的过程,如果前期掌握不好方法的话,学生们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他们的阅读能力增长,是起消极作用的。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方法将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每一次阅读都提醒他们,让他们在意识中就明白阅读的步骤,潜移默化中就会形成行为,最终上升为能力。比如:阅读课文“去年的树”中, 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阅读方法是什么,将这些方法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步骤一点点进行探索故事内容,前期先让他们标出自然段,然后进入阅读之中,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阅读内容,中间环节教师需要锻炼他的思维的过程,这个时候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像是归纳主要内容或者是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等等,后期的时候就可以上升思考难度,让他们思考句子中细节部分,如果学生想要明确了解句子含义,要从其中的特殊字词开始入手,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或者是从修辞手法入手,再一次经过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当学生经历过这些步骤之后的阅读就会存有一定的印象。等到下次阅读教师就可以放任他们,让他们独自完成阅读,遇到问题的话可以举手问老师,这样的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感觉就已经出来了。
四、提供合适的解析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读不懂,或者是理解不透彻的句子,这个时候教师不能放任他们,不能让这些问题一直滞留,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解决问题,可以设置一个研讨会,让他们在研讨会上说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一旁记录他们的学习阅读问题,然后逐步解决他们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出一些方法指导,让他们明确如何去突破自己的思维如何去跳出自己的思维屏障,在此之后,教师在逐渐的引导他们去参与思考,这一过程教师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原因,不愿意多说点话,此时此刻教师就需要转为主动,积极去了解他们的问题,通过分析去解决他们的阅读问题,了解问题之后再做出决定,这样的话,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又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他们的短板,利用短板做好备课,并集中训练他们的阅读,去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让他们最终突破这一短板,快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开始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去了解作者的思想并有自己的感悟,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应该受别人的思想压迫, 阅读课堂中教师需要释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自由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布置好一些任务,通过设置任务来完成基础理解,后期在开始语言引导和行为推动,最后完成一系列的学习目标,这一过程就是阅读的整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的分析是艰难的,还需教师做好准备,为大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开始步入阅读之中。
参考文献
[1]冯胜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10):103-104.
[2]喜真真.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1(13):52-53.
[3]韩朝国.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J].家长,2021(08):165-166.
三门峡市基础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借助“快乐读书吧”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2020SMXJKS-174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第二小学 4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