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过程控制探究
2021-09-10文新明
文新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水平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在医院中,大型的医疗设备运行状态,与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息息相关。大型的医疗设备影响着医院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主要探究了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过程控制,主要从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对策两个方面做出讨论,希望能够对医院的长久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过程
高端的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标志,医疗设备的配置水平往往能够直接显示出医院的技术服务质量,对医院在外界的形象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长期使用医疗设备,会使医疗设备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1],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医患纠纷。因此,医院必须要重视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开展一系列的维修保养工作,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推动各项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一)技术人员的专业度不高
技术人员在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中,会极大影响维修管理水平,在实际的维修管理工作中,技术人员的专业度并不高,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具体的维修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具体的负责内容也并不明确,使得大型的医疗设备并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部分隐形问题也得不到右下解决,无法及时排查出来,影响后续的医疗诊断与服务[2]。长久以此,大型的医疗设备性能会出现下降、参数受到影响,准确度下降,这些问题不仅会降低大新医疗设备的质量,还会减少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要精密的医疗设备,一旦大型医疗设备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极大影响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二)维修技术比较落后
当前,部分医院的维修技术比较落后,设备维修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医疗技术正在飞快地发展,急需医院维修技术水平的提升[3]。然而,部分医院的维修技术并不能满足医疗设备的维修需求。传统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并不能保证医疗设备的质量,且维修的效率较低,影响医院正常的使用,造成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效果差。部分医院由于自身的水平有限,将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承包给维修公司,虽然提高了维修的质量与效率,但是却极大增加了医院的维修成本[4],增加了医院的经济压力。医院的维修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维修理念与维修方法,由于无法接触到相关的学习平台,在医疗技术飞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医院维修人员的的专业度越发降低。
(三)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大型的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医院对大型医疗设备资金并不关注。部分医院并没有设立相应的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专用资金[5],导致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修、采购等资金的运用不够合理,甚至会混淆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资金与采购资金,失去了去资金支出的概念。部分医院将更多的资金用于采购大型医疗设备,对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的资金预算不足。实际上,在医院中,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维修的费用比较高。如果一味地忽视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加强对资金的支持。
二、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
(一)加强定期维修保养
医院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医院大型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上,认真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能够及时排除出设备的潜在问题,提升设备维修的质量。在实际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要做好管理流程,做好检查、维修、养护等工作[6],制定预防性维修、风险调控、定期保养方案。预防性维修对大型医疗设备的具有释放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升完好率、利用率,是醫疗设备管理实践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维修与保养大型的医疗设备,调整医疗设备的状态,是确保医疗设备保持优良运行状态的前提。定期开展相应的保养工作,及时修复有磨损的零件,以恢复医疗设备原有的功能,减少维修的成本,延长设备使用的寿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落实相应的维修与保养大型医疗设备的计划,确保能够在做到日常维护、季度维护、年度维护,要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尽早消除影响医疗设备运行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维修技术
首先、医疗设备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与维修技术,并不断积累相关经验,参与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的相关学习活动,学习先进的技术,全面提升医院维修大型医疗设备的能力,加强与其他专业维修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医院要为维修人员提供相应的外出学习机会,以各种培训活动、技术交流会为平台,以实践活动为主,理论知识为辅,不断积累经验。其次、医院在投入大型的医疗设备时,要向设备厂家寻求专业的帮助,提供专业的设备操作与维修的培训活动,引导维修人员学习正确的维修方法与处理方式,加大维修的技术的学习力度。医院还可以成立医工相互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出医学工程学会的作用,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推进业务素养的提升。在技术方面,医院要鼓励维修工人与厂商操作人员相互学习,提升自身对医疗设备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活动。在资金方面,医院要开设专门的设备维修资金,并根据实际需要,购入相关的维修工具,为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奠定基础,尤其要重视理疗科、口腔科常用的高频仪器,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及时解除安全隐患。
(三)设置维修机构
医院要分别设立维修计划室、档案资料室、维修操作室,其中维修计划室有设备科主任直接领导,以一名主管人员负责执行,并监督其他的维修人员参与维修过程,在预防性维修、故障维修等活动时,要相应推进周密计划,在特殊的情况下,需要结合维修的经费,及时上报到经济管理科;医院要设立相应的档案资料室,全面地、仔细地记录相应的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记录,并做好故障维修、预防性维修的记录,记录正确的维修方法。维修操作室主要用于存放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其他各种设备。
结语:
有许多医疗能力比较强的现代医院,都依靠于大型的医疗设备,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果。高效的医疗设备,能够比较准确地发现患者体内的疾病,定期维护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对大型的医疗设备进行有效检查与维护,对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鞠成,孙云,黄天海,褚永华,王志康.基于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模型的大型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J].医疗装备,2021,34(11):57-59.
[2]朱伟,严郁,方舸,刘健,于宁,李永刚.基于日志分析的大型医疗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21,36(06):98-101+131.
[3]刘昂.大型设备融资效益和管理新模式研究——以医疗集团设备为例[J].中国商论,2021(10):88-91.
[4]陈慧,吕妍,郭瑞.大型医疗设备绩效评价SWOT-CLPV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04):364-367.
[5]张白香,田红,江其玟,魏英妮,葛瑶美.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全成本管理体系应用——以GCRM医院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02):43-46.
[6]柯睿.GE Innova3100型DSA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J].科技与创新,2020(2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