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红色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品质养成
2021-09-10吐尔番古丽·吐逊
吐尔番古丽·吐逊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在近代革命斗争中由众多中共党员、知识分子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断挖掘、不断试探、不断流血创造出的一种具有先进意义并且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的内涵能促进当代学生德育品质的形成,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红色文化;德育品质;爱国情怀
引言
红色文化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红色的文化,可以引申为“血”的文化,因为红色文化的确是由无数革命先人、烈士用他们的鲜血一滴一滴浇灌形成的。红色文化含有多种值得当代人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借助红色文化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品德。
一、传承红色文化是时代的要求
红色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中华传统的以及各国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进行延伸和发展在融入创新元素形成的极具民族特色且具有先进意义的精神文化。红色文化是由多种优良的精神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红色文化里最重要的一部分。爱国主义情怀是对先烈的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艰苦奋斗精神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发挥了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它让中国在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艰苦奋斗、不畏艰难,造就了中国共产关关难过关关过的伟大历程。传承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时代所要求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二、德育品质养成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社会上的种种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例如前一段時间的老人摔倒能不能扶的问题,在以前社会这种事件的发生率很低,为什么在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步入小康的现在社会这种问题频频发生,究其根本是品德的问题。国民品德有待提升,借助红色文化从小促进小学生德育品质的养成可以根本的解决类似问题。
(一)开展德育养成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科技强国,政治强国说到底就是教育强国,只有过硬的教育力量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国家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德智体美劳”中德字排在第一名,要想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第一点就是立德树人。小学生的品德培养更是迫在眉睫、十分重要,评定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仅只能从身体的状况来判定,而要结合人的品行以及三观来综合做出评价。培养小学生的能力和品行德行要齐驱并进才能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品德培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无才无德者不足为惧,有才无德者危害社会。”点明了如何客观的评价一个人是社会的栋梁之材,还是社会建设中的绊脚石。有才华且品德高尚注定对社会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二空有一腹才华而品行低劣就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成为社会动荡因素的组成部分。人在幼年时期的性格以及品行的可塑性是最强的,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递减,所以在幼年时对孩子严格要求,着重培养孩子的品行是非常重要的。相对来说成年人要想重塑自己的性格或者培养自己的品行相对来说要困难很多,所以要把希望放在小学生的身上,积极的贯穿德育思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随着社会的更迭,新鲜血液的注入必定会荡清原有的浑浊,是社会有序稳定长久的发展。
三、借助“红色文化”培养小学生的德行
(一)如何借助“红色文化”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定期举办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空余空间,张贴一些有关红色文化的海报,在墙体上绘画一些一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墙绘、也可以让小学生在班级每天轮流讲党史小故事,从而加强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在每个角落中弥漫红色血液的味道,让小学生在一个充满红色文化的氛围里汲取营养,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在革命信念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二)红色文化对小学生品德培养有何意义
首先弘扬和继承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走进现在的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发展的十分迅速,这是中国人民几代人奋斗的成果。人民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每一个中国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中国是怎样从任人宰割一步一步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颗明珠。红色文化是中国近代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党员,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不断积累沉淀结成的硕果。学习红色文化可以让小学生在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让他知道当今的幸福生活是用多少鲜血换来的,从而主动的秉承红色文化精神,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奠定了长远的基础。
结束语
借助“红色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品质的养成是大势所趋,也是培养小学生优良品质的便捷通道。通过对小学生普及教育红色文化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习惯以及塑造良好的品德,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品学兼优的人才,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动力。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让当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充分理解红色文化的含义,铭记历史。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培养全体小学生的公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