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2021-09-10王宜静
王宜静
摘要: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中的理性精神是以人文精神为内涵和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的实质是:1、培养学生理智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怀疑精神,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充满人性的品格。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一)减轻过重的负担,(二)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理性精神;探究;审美;减负
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探索精神,批判、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缺乏理性精神的表现。理性精神是国民基本素质,是一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动力,也是教育中亟待加强的一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在今天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浪潮中,如果解决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问题,就是把教育向前推进了一步。
一、理性精神的实质及其意义
(一)中国缺乏理性精神的外部体现
在教育中,缺乏理性精神的现象就更普遍了,“听大人的话”、“循规蹈矩”就是好的评价标准;程式化的教学和机械化的训练;教师中心,主宰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师权威,其所说的都是唯一的答案;“老师说的、书上都是这么说的”等缺乏自主判断的表现,以及凡是个性都要受到打击的压抑。所以,我认为不只是中国的教育,甚至整个社会都需要理性精神的教育。
(二)理性精神的實质
理性作为人文精神的要素,强调个人应该独立地进行理性思维,而不依附于任何学派,教会和学院权威。但是到了后来,理性逐步消解成讲究功用和效率的“工具理性”,人成为理性的奴隶和近代文明的异化物,而理性本身也成为霸权。到了后现代,人们又发起了一场消解霸权(理性霸权,科学霸权和话语霸权等)的“后现代思潮”。
尽管这20年来,西方国家兴起了否定片面理性的“后现代思潮”,但是,世界的发展永远需要与时俱进的理性精神。特别是我们中国正处在追赶发展国家的最佳时期,迫切需要理性精神指引我们的发展。马克思历史的,辩证的理性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其认为理性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的统一,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崇尚怀疑和批判,积极进取,不断变革,坚信科学能引领人类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和自我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意义
多少年来,学生一直有意无意被看成是需要说教和灌输的个体,他们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缺乏选择的能力。多少年来,教师的权威性和独断性,使孩子们忘记了自己的想法的存在,在头脑中只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老师所说的都是唯一标准的答案;老师所说的都是真理,都是圣旨,都是必须坚持的。久而久之,孩子们形成了只会看老师的脸色,揣摩老师的想法的习惯。长期以来我们的试题只有唯一的答案。孩子们写出来的文章套话、假话、迎合老师的话连篇,难见真心话,甚至众口一言,显得生硬、呆板,不符合小孩子的真性情。
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确实需要反思如何去培养具有健康的、独立人格的人,如何去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如何培养高尚情操的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沉淀,是民族的精神结晶。它负载着人的生活和精神,是负载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工具,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生活和发展的意义孜孜不倦的探索,也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些缺乏理性判断,人言亦言的人;也不是培养一些不敢坚持己见,不敢仗义执言的势利小人;更不是培养一些没有个性,只有奴性的“驯服工具”。所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一)减轻过重的负担
虽然从上到下一直都在提倡“减负”,但很多学校并没有明显效果,有的学校倒是“越减越负”,特别是一些“办得好”的中小学,学生更是疲于奔命。甚至有些学校喊着“军事化教育”的口号,制定了各种各样“铁的纪律”,把学生当成了可拿捏的泥人。他们认为经过他们的强化训练,学生就算不是将领式人物,至少也有将领的风范了。曾经有几位从名校毕业的学生,在谈起自己的母校时说“那简直是一间魔鬼学校,我们除了在那里得到高分以外,什么也没有了。”他们的话代表了许多从强化训练中出来的学生的心理话。
在语文教学中,那种用大量的课外作业“遥控”的侵占法;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疲惫战术;强制的纪律和过度的防范管理,让学生没有了闲暇,没有了自由。
孩子的成长需要宽松的、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理性精神的养成,减轻过重的负担是首要条件。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不但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问题解决,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同时,探究性学习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1、用爱去创设自由的环境
自由的环境能给学生理性成长和进行自我批判的保证。而只有爱的教育才有可能创设自由的环境。爱的教育是理性的,可以消除一切暴力思想倾向,还为教育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的一切潜能才会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语文教学中,要废除老师中心,老师主宰的专制主义,保证不同意见得到宽容,个人表达其思想的权利得到尊重,不论其价值观多么与众不同,都能享有外在的自由而不必担心受到嘲讽、追究、责罚。像伏尔泰说的:“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力。”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勇于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大胆批判和怀疑,形成理性精神。
2、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理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性思维都要经历问题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论证、交流、推广等环节,主要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方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语文教学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标新立异,不满足于已有結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答案,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任何外在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
问题是进行探究活动的起点,老师是否能引导学生提出挑战性的和吸引力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语文的性质决定审美教育功能
语文教育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因为文学本身就渗透着形式不同的审美追求,所以语文教育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审美因素,如:春天的西子湖畔,夏天的南海微风,秋天的遍山枫叶,冬天的北国白雪,维纳斯的断臂,蒙娜丽莎的笑脸,父亲的背影,花木兰的形象,斑羚飞渡的悲壮……总之文章中形形式式的真善美都是审美教育的对象。阅读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所谓审美是指审美主体对于美的形式的愉悦感受,或对于丑的形式的抵制应答。语文教育就是把好的审美因素挖掘出来,传播给学生,同时教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要利用语文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和表达真挚的感情。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促进人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发展。
2、如何培养审美情趣
在课程目标中,关于如何培养审美能力由三个不同层面的表述:“一是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二是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三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必须带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科学,走进艺术……通过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将外在的美逐步内化为自身高尚情趣。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6
[2]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3]周立群、庞车养《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湛江:湛江师范学院报编辑部.2004年.增刊
[4]吴永军.南京师范大学《课程改革呼唤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