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性激励机制

2021-09-10赵向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德育机制中职

赵向红

摘要:从学生德育工作理念,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几个方面分析了创新性激励机制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学生奖励体系、学生处分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中职创新性激励机制的构建。最后,认为创新性激励的实施必须合理运用创新性激励原则,同时要注重过程激励、个体差异、工作规范和及时适度等激励技巧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德育;创新性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职生激励机制作为中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职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其作用越来越突出,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职学生激励机制, 是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中职德育工作中学生创新性激励机制的构建

1.树立以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

树立以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是构建和实践中职学生创新性激励机制的思想基础。传统的学生激励注重社会需要的满足,忽略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生活的多样需求,难以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当前,通过激励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构建新的激励机制应突出学生的创新功能、发展功能,使学生自觉地、能动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自身发展的优势,掌握自身发展的方向,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对学生的激励还要基于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激励机制还要面向每位学生,面向每位学生的每个侧面,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多元个性的学生奖励体系

学生奖励是调动学生主动性最有效的手段,是学生发展的指挥棒。学校倡导什么,学生就会自主的调整发展方向。因此,在学生激励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奖励体系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奖励设置上要实现立体多层、多元个性的奖项,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又要注重对学生班级集体的激励和引导。除学业成绩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尤其要突出学生创新创造、实践能力、奉献意识、和素质拓展等。通过不断改革奖励评定方式,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众多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体验成功地快乐,使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从而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以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素质的拓展来体现激励机制的效果。

建立合法、合理、合序的学生处分机制

依法治校是中等职业学校治校的基本方略。目前从学生的入学分数、整体素质情况来看,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很多方面有欠缺,故学生的处分机制建立很重要。学生处分制度要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首先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入手加以规范和完善:在实体上,明确法律和教育法规中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权力和义务,以使学校有所为有所不为,了解学生合法权利的内容,使处分时不至于侵犯其合法权益;在程序上,应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学生处分程序,切实保障学生享有处分前申辩、处分后申诉的机会,甚至可以获得救济。学生处分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慎重、适当、合理、合法地处分学生。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创新性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

1.合理运用创新性激励原则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每个人都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所以奖惩调动的积极性是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精神奖励是将奖励用一定的荣誉形式固定下来,以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满足其思想上的需要;物质奖励则是通过满足学生一定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没有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的力量会大大减弱甚至落空,没有精神奖励作为物质奖励的主导和调节,物质奖励的力量也会降低。因为不同的人需要层次不同,在许多需要中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也不相同,中职生除了对基本的物质需要外, 精神需要还表现出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与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等特点。只有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以精神激励为主,才会满足中职学生的双重需要,使奖励产生实际的、持久的、强有力的激励作用。

2.注重学生创新性激励的技巧和策略

注重过程激励。中职生还处于人生的初期,其发展容易出现波动性、反复性、非连续性, 所以结果评价要跟过程评价相结合,各自发挥其功能与作用,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激励方式,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过程评价方法的应有作用。

注重个体差异。中职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成长背景都存有差异。中职生的创新性激励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立个体化的激励标准和重点。大力鼓励学生以个人的发展为参照,自我比较、自我关注,关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情况,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注重工作规范。首先是材料规范,对学生实施激励必须有根有据,对学生的各项考评材料必须保存齐全,这是创新性激励机制有效实施的依据。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建立相应的档案,对其平时各方面的表现做好详细记载。只有这样,在实施奖惩时才能尽量减少主观偏差,增强客观性,做到有据可查,使学生口服心服。其次是程序规范,激励实施过程要有计划、有程序、有层次地进行,做到环环相扣,系统配套。在制度确立、意见收集、材料保管、工作检查、措施落实等方面,都要按规定办事,积极、合理、有效地发挥发展性激励机制的管理效能。

注重公平。公平公正是创新性激励机制有效实施的关键。对学生实施奖惩要实事求是、标准统一、一视同仁。只有坚持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教育作用。要允许、鼓励学生参与到评比过程中来,公开评比标准、评比手段和评比结果,使每一项政策性行为都能转化为广大同学的集体行为和集体意愿,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扩大“激励面”, 又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奖励的公正性。

注重及时适度。为提高激励的强化作用,激励必须及时进行。如奖惩措施必须是及时紧跟在行为发生之后进行,这是奖惩激励机制发挥作用、产生较好效果的保证。一旦时过境迁再进行处理,就会降低效果。所以奖惩结果公布之后,其处理措施也应相继落实,这样既教育了个体,也激励了整体,效果才会显著。与此相对应的是,德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爱心为本,注意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每一点成績和错误,并能及时给予奖惩。另外,激励要科学适度,把握好度,对学生漫不经心的表扬和轻描淡写的批评是起不了作用的。反之,过分的激励会使大部分学生可望而不可及或者破罐破摔的想法,进取心下降,也会淡化学生积极性或引起学生焦虑,产生不良心理。另外,过于频繁的激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无所谓甚至逆反心理,同样会降低激励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正.论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84-86.

[2] 李润洲.学生评价模式探悉[J].中国教育学刊,2003,(5):53-56.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机制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