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2021-09-10鞠牡
鞠牡
【摘要】随身社会的转型升级,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思政工作也成为了了当前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为了跟上教学的要求和时代步伐,艺术设计专业也迈上了教学创新研究道路,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因为经验和思想上不足,导致了专业课程建设虚化,也有部分教师存在盲目模仿其他学校思政模式而导致的教学混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及时的指出问题并做出改变,在不断地发展和实践中完成对高职教学的创新和改善。
【关键词】思政视域;高职;艺术设计;教学
引言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学科,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可以让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追求美感抚慰心灵。但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却遇到了不少的瓶颈,使得很多学生的学习上并没有很大的突破,要想实现高职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打破过去陈旧的教育思想,用灵活的办法进行创新式教育,尤其当下,应该结合时代的步伐融合思政教育,为艺术设计专业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一、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融合思政视域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教育需求方面,变化更加明显,高职院校如果想要实现长久的发展,必然跟上时代的潮流,主动谋求发展和改变,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不难发现高职当前招收的学生以及全面的由00后所包揽了,这一批00后出生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们是不同的,他们是跟随国家发展步伐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网络技术围绕,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更为全面以及轻松,完全打破了传统知识垄断的情况。高职院校的教师如果还继续用守旧的办法为这群孩子们授课,那么老师的课程对这些孩子来说,必然成为他们口中的“水课”。
从思政教育的理念来看,高职院校教师要想自身课程符合当下的教育情况,必然要删去重复老旧的课程,用全新的概念以及知识为学生们打造新的课程。同时思政教育并不能直接生硬的融于当前的课程中,当代00后的学生们思想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自我意识很强,教师如果想要在日常的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必须用学生们希望的样子进行融合,才能够让他们喜欢上这样的模式,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很多学生喜欢这种可能,教师想办法在具体的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一定会让学生们喜欢上这种氛围。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一定要明白,接下来的教育中,不是要去控制学生、驾驭学生,而是用尊重、关心的办法实现课程的授课,以及思政教育的荣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对得起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
二、思政视域下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创新的目的
要想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那么必然要注重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课程。在过去的教学理念中,很多教师一直是以分数来判断学生最终的好坏,事实上随着我们课程目标的改革,教师现在的教学目的以及不能是单纯的追求分数,相反的,还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并把人才培养当成自己的主要目的。同时笔者认为想要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创新和该和,那么目标不仅仅要树立一个培养目标,还应该有发展目标,一般来说培养目标指的是通过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而发展目标则不能这么片面了,我们更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让学生学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只有把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共同结合,才能够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以速写课程为例,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专业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杂乱
在很多的高职院校里,甚至一些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者和认可教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速写课程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导致了课程的安排十分不科学,有很多的人认为速写就是美术,甚至有部分人认为速写是一种艺术,这对速写课程缺乏了明确的理解。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设置的很多专业课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严重的阻碍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导致艺术设计专业质量低下。尤其是在速写课程上,没有区分好传统美术专业的速写课程与设计专业的速写课程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就导致了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设计缺乏合理的衔接
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一直都是专业课程比较多,美术基础课程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学生必须拥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可事实上要想拥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最起码要一两年的时间才可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艺术设计专业之前并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因此在课程上存在着跟不上的问题,同时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不足够的,只依靠老师对学生的辅导教学,交给学生绘画知识是无法彻底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必然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概念和教学办法,不然出现无法区别传统速写课程和设计速写课程的时候,必然会影响整体的教学。同时在课程的安排上,较短的课程学习时间学校一般是安排两三个周,较长的课程学习则是四到六个周,这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学生在在后续的课程中继续学习之前还没有扎实的内容,因此当前的高效课程设计缺乏合理的课程衔接。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守旧
当前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深入化的研究和创新,依旧沿用过去教学的老办法进行基础教育,有很多教师依旧采用照本宣读的教学方式,无视对于写理论部分的研究探讨,教学内容相当的守旧毫无创新。基本上日常的课程就是,教师先用前几节课讲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在座位上听着着枯燥无聊的课程,随后的几节课教师把基础理论讲完了,就放学生拿出工具照着书本上的范画进行临摹,完全让学生丧失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四)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速写学习目标模糊
设计速写是艺术设计人才必须拥有的基础技能,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接下来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做好一定的铺垫。但是当前由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混乱,导致很多设计速写课程都开设在一、二年级阶段,对于那些刚进入学校接触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直接把设计速写当成了普通的课程,没有引起重视。当下还有好多高职院校速写课程的教师与绘画专业本身的老师是同一个老师,这就导致了绘画专业的教師没有具体针对性的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导致了学会本身的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学生通过一段的时间速写学习,仅仅知识熟练地掌握了传统的速写技法,等到后期开展艺术设计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学的速写办法没有办法进行实际应用。
四、以速写课程为例,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策略
(一)速写基础造型学习
速写基础造型学习主要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展的,当前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没有绘画基础,虽然有小部分有个一定的基础,但是综合来看,情况不太乐观。因此在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前,必须要针对性的对一些转学进行基础的培训,避免一些专业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后期无法跟上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要改掉学生之前学习的陋习,让学生用全新的态度去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速写的形式主要依靠点、线、面等等方面的结合,在基础学习的期间,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擅长的方式进行临摹训练,丰富当前课程中的绘画学习内容,从人物到动物再到建筑以及风景等等方面都尽可能的涉及到,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摸索到关于透视、绘画结构、构图等方面的基础技巧,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速写基础,同时让学生学会对于事物的形象观察。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速写练习习惯
速写训练的最终意义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气孤儿的掌握观察方法以及提升学生的敏锐能力。观察是速写创作的前提,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观察的本来,则也就掌握了设计的源头,因为设计的灵感往往是来自于生活的某一个瞬间。在设计速写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用设计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并且让学生用过设计速写的方式记录下生活里的点滴,这可以为后来的艺术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于日常生活的不断实行速写记录表,学生很容易摸索到所需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后期的设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方法。同时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带学生进行写生,让学生走向社会、贴近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训练学生的速写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敏感力和综合辨析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创作提高帮助。
(三)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训练应该多样化
设计是灵活的,设计速写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灵活多边的,工具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创作实践的最终情况,但是工具直接决定了创造的最终形式。因此在学生日常的训练中,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只用某一种工具,可以因材施教,让学会们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速写,教师在实际的速写教学中,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们寻找自己适合的速写表现形式以及表现风格,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速写表现技巧,为后期的设计创作做好铺垫。
结语: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开办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我国提供了不少设计人才,但随着我国整体的转型以及教育部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尽快做出改善,并积极的进行多方面创新改革,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天奕,汪海伟.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5(35):55-58.
[2]李影影,刘畅.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谫论[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2):9-10.
[3]俞文斌.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11):186-187.
项目来源:江苏省职教学会2021-2022年度職业教育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案例研究 XHYBLX20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