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0陈晶晶张燕

红豆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探索校企

陈晶晶 张燕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职学校的学生需要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学校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施校企合作的培养策略,确保学生在学校中也可以掌握先进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本文以高校中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探索学校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措施。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校企;探索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与管理的前提与依据,因此高校在创新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新时期的市场机制,在“六共建”、“四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人物形象设计职业技能,凸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色,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要根据现代社会中对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课程的设置、内容的划分,通过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使高校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定位与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因此为形象设计、美容美发行业等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逐渐成为建筑等传统强势行业外的主要消费点,基于此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数也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高校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1]。尤其是一些电视节目中有关形象礼仪与服饰搭配节目的播出,充分表明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从业者较为缺乏,这也是人物形象设计拥有如此大的发展机遇,却没有走向高端的重要原因。

人物形象设计主要是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整体的设计,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通常是设计师根据个人的心理、职业、场合的需要在个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诊断工具,为个人设计出最佳的妆容、发型、服饰等,使得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更完美。社会中对人物形象设计人才的需求为高校的专业发展与培养目标带来的新的思路,指明了新的方向,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也由以往冷门、无人问津转变为如今的热门专业。以湖北省为例,在2008年的时候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校只有两所,但是到了2012年已经发展为八所高校,到目前为止,高校中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已经超过了百所,由此可以看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受到越来越多学校和学生的欢迎。专业定位也从以往的美容美发等演变为如今的整体形象设计、服饰设计等多元化的方向。

根据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高校在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初始都已经结合了社会中的需求,实施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与企业两者之间的优势,提高人物形象设計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新时期的职业岗位群制定明确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也使得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更具生命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为行业的发展培养出了高质量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于形象设计方面的追求,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在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归纳为“六共建”、“四融合”,旨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色,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广大学生与行业的支持与认可[2]。在国家相关政策与经济的支持下,湖北也建立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引进相关行业中的企业,在湖北省美容美发协会的支持下,为高校的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可靠与支撑。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校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自主设计为主的,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引导,促使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根据社会中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在国家的支持下,提高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的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实习、实训机会,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最终构建稳定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参与工作时可以更加顺利地融入工作。在专业的建设、发展与改革与创新中,要将以前模糊的人才培养模式精细化,准确定位人物形象设计培养目标和方案,建立相对应的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

(一)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定位

高校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要通过对社会中人物形象设计岗位和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重新定位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进行培养,确保实现学校专业与行业企业的有机融合。校企合作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学生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遵循美的规律,将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人物形象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对个人的形象进行整体设计,在今后的工作中形成较高的技能[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根据行业企业中对人物形象设计岗位技能的标准进行教学,并优化教学内容,将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分为基本知识和技能、专业技能、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三大板块,实施“依据行业标准、项目导入、实践训练”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在人物形象设计岗位专业职业资格的标准下推动本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项目设置教学任务与学习内容,以实训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实施一体化的教学。

此外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还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将来参与工作时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着重培养学生人物形象设计的职业能力,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人物形象设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行业中的规范等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突出新时期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并重的教学方式,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之后,教师都要将学生的课程作业进行展示,取长补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建立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在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要建立双师型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团队,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学校中既有专业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又有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师,通过专业教师与职业技师之间的合作,使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师既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会教学,又精通人物形象设计的业务,有技能。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还需要对现有的人物形象设计理论和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的改造,明确专业教师与职业技师之间的分工,实现双师之间的相互促进。

(三)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要加强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实现教学与竞赛的融合,以赛促教。通过采用以赛促教、以赛带训的方式促进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内的工学结合,使学生在学校中可以全面了解人物形象设计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4]。对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要在教学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将以往只关注学生最终的试卷考试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情况,将以往的教师发展为如今的“工作室”。由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校要加大基础课程的改革力度,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制人物的五官细节,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面部結构,可以对人物的妆面、造型等进行色彩的搭配;还可以将以往的效果图教学转变为实物制作,通过形象、直观的展示,提高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利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与素质。

(四)强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要紧紧围绕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技能的要求,创建高质量的实训、实习基地。对于校内的实训基地来说,基础功能要齐全,可以集教学与实训、对外经营等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确保基础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训课程可以在此完成,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满足人物形象设计岗位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此外,学校还要强化学生的顶岗实习,通过加强与各个行业、国家等之间的交流,可以将实训基地拓展到国外,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将来参与工作时所需要具备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技能,熟悉该行业经营与服务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通过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互动,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过程更优化,确保学生在获得相关的学业证书时,也可以获得人物形象设计的技能证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目前高校中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深入地分析可以发现,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还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为了实现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坚持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

由于我国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发展只有几十年,属于新时期的新型专业,因此行业中对于学生的相关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是由于受到客观现实的影响,学校中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教材有一定的落后性,不能满足新时期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充分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必须以其岗位发展为前提,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实现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敏.基于"专业分方向"教学体系下的"校企搭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C]//2013中日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交流会.0.

[2]马欣.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2):123-124.

[3]丽双姚,元婵吴.实施顶岗实习师徒制的探索与实践——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体彩绘课程为例[J].教育研究,2020,3(2).

[4]张劲英.基于职业通识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浙纺服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案例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v.17;No.64(02):87-89.

基金项目: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成果;

项目名称:基于校企融合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CEFA2019029研究方向:人物形象设计和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探索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促发展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