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情景课堂提升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探析
2021-09-10彭炳霞
彭炳霞
摘要:对于智障儿童而言,由于智力问题或者身体在受到先天性的损伤,在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无法适应社会环境。不过,生态情景课堂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提升一些社会基础能力,帮助儿童掌握一些生活技巧。对生态情景课堂提升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进行分析,在培养智障儿童生活技巧的同时,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技巧;生态情景课堂;适应能力
引言
生态情景课堂是以尊重学生个体为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是关爱生命,重视个人发展的课堂教学。生态情景课堂在实践教学中,对于生命的安全是十分重视的。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在生态情景课堂教学下,可以在童年的美好时光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生态情景课堂教学十分注重智障儿童的个性发展,并以关爱生命为立足之本。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帮助智障儿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一、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为智障儿童打开生活的“窍门”
对智障儿童而言,掌握好生活能力,就是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最基本的方法。在生态情景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儿童创设趣味性情景教学方式,使儿童更好地接受教育。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儿童讲述一些童话故事,促使儿童对故事产生兴趣,使儿童能够以故事中的主角为榜样。如《生活故事》,促使儿童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明白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儿童共同完成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从而帮助儿童打开生活技巧的“窍门”。
要想促使智障儿童能够掌握一些生活技巧,就必须使智障儿童学会生活技巧。如在生态情景课堂教育中,要培养智障儿童如厕习惯。一些智障儿童在刚刚进入校园时,由于分不清男女厕所,经常进错,甚至部分智障儿童由于缺乏思维能力,经常随地大小便,而且不会用纸巾擦拭。在生态情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智障儿童生活能力中存在的不足,使智障儿童能够在校园中,完成一部分生活中的琐事,帮助智障儿童掌握辨识男女厕所的方法,并教育智障儿童,随地大小便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使儿童在校园的生活中,不再随地大小便。此外,教师还需要在生态情景教学的作用下,引导儿童学会纸巾折叠进行便后擦拭,并教育儿童在方便后,养成洗手的习惯。
二、多示范、勤练习,培养智障儿童基本劳动能力
要想有效提升智障儿童社會适应能力,就需要在生态情景教学中,培养儿童多面的生活能力以及劳动能力。提升智障儿童生活劳动能力,是保障儿童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之一。对于智障儿童教育而言,即便采用生态情景教育方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儿童掌握劳动技巧,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生态情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多一些耐心,对儿童多加进行指导,并在劳动中为智障儿童多加进行示范,使其通过模仿,掌握一部分劳动技巧。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在教育的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态情景课堂,需要放慢教学节奏,使儿童更好地吸收教学知识内容。例如部分智障儿童不会使用黑板擦,甚至一部分智障儿童用自己所穿的衣服擦拭黑板。因此,教师对智障儿童要多一些耐心,促使儿童能够认识黑板擦,正确使用黑板擦进行擦拭,并避免衣服蹭到脏。在生态情景教学中,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不要急促,更不要对儿童发脾气,否则对智障儿童的心理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生态情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儿童进行训练,使儿童掌握擦黑板的“窍门”,并针对班级中其他一些劳动活动,也掌握一些基础技能,有效提升儿童的劳动能力。
三、创设生活场景,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要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从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出发,重视创设生活场景,借助趣味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将课本中的知识融入生活。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内容时,可以将其与一年级上册中的《认识钟表》结合起来,利用钟表帮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各自所代表的意义,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周末在家时,大家都是几点起床呢?中午又是几点吃饭?晚上几点开始上床睡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印象,最后也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鼓励学生以“我的一天”或者“爸爸的一天”为题,编制相应的时间表,使得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在生态情景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儿童开展角色扮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儿童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友谊,从而有效提升儿童社交能力,也提升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结合生活化素材进行情境创设
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也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教学模式是课堂活动的载体,所以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体现,而情境教学显然是比较适合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任务,进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实现生活化教学,就要借助生活化的素材进行情境的构建。这就涉及培智儿童生活的特殊性,教师在选择生活化素材完成情境构建的过程中不能想当然,要在充分了解培智儿童的生活情况之后选择他们熟悉的、能够接受和理解的部分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教师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教学资源、3D投影技术以及网络自动化等技术手段运用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情境创设效果。而对于培智儿童而言,越是能融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学习效果越好。因此,在针对培智儿童的生活化课堂构建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生活化素材来实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重要的途径和策略。
结语
总之,生态情景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充足的信心与耐心,更加需要教师在教育中,帮助智障儿童提升自信心,帮助儿童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并在生态情景教学中,全方面对儿童进行培养,使儿童在日后的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陶素玲.拓宽学科教学,培养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7):63.
[2]侯莉敏.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基本条件[J].学前教育研究,2017(10):30-33.
贵定县特殊教育学校 5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