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培养困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10杨子漪关洪桥李杨林李倩刘文婷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职业

杨子漪 关洪桥 李杨林 李倩 刘文婷

摘要:为了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国家把公费师范生培养从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拓展到省属地方院校。随着云南第一批地方公费师范生的毕业,有必要对他们独特的报考背景、学习状态及培养现状进行反思性调查及因素分析。基于对云南某高校271名公费师范生的调查,本文研究了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的报考动机、培养现状、职业情感和专业认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为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困境提出破解策略,望对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困境;影响因素;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是现时期我国实施的一项教育政策,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负责安排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贴,但学生毕业以后须回生源地任教或到指定的中小学任教。因此,一些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初步建立了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将地方制度探索正式纳入国家制度体系并逐步健全。

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规格:“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2017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要求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行动可以通过公费定向培养,为乡村初中培养补充“一專多能”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乡村教师的培养路径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重要任务。[1]因为与部属公费师范生存在不同的培养背景和模式,所以进行地方公费师范生学习情况、现状及培养方面的调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云南某地方高校所招收的三个专业、两个年级、六个班的公费师范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别从地方公费师范生报考影响因素、专业培养、职业情感及对政策及专业的认知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在总结存在困惑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以期找到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为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调查以271名公费师范生作为研究样本,包含英语(公费)专业两个班77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专业两个班100人、小学教育(公费)专业两个班94人。样本是2018级与2019级的学生,他们对各自专业的课程学习已有三年或二年,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已足够了解,这些因素确保了调查的效度。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参考了陈媛媛[2]、黄成毅与向雪萨[3]的相关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增减微调。该问卷共有27个问题,涵盖四个方面:报考动机、培养现状、职业情感培养现状及公费师范生对政策及专业的认知状况。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到选取作为样本的班级进行调查,并选用各班晚自习时段到样本班级开展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1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调查的回复率高达92.9%,确保了该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三、结果与讨论

(一)报考因素影响

1.生源招收的地域限制

从表1第4题的统计结果来看,仅有19%的学生来自城镇,81%的学生均来自乡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校能够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人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弥补城乡师资力量相差较大的局面,但招生生源地区的限制,也错失了许多优质生源。

2.家庭经济状况

从表1第5题的统计结果来看,71%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17%的为困难。因此,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费师范生的报考意愿。

3.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原因

从表1第6题的统计结果来看,68%的学生是因对教育事业的喜爱而选择报考公费师范生,他们看到了当今农村教育的现状,渴望为义务教育做出贡献,扎根基层教育队伍,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3]62%的学生认为公费政策是可取的,对于家庭一般的学生来说,在校“两免一补”,毕业“有编有岗”为其提供了帮助和机会,因此公费政策的不断完善也成为学生报考的因素之一。另外,父母建议和期望也是学生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因素之一。

(二)培养现状

1.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度

从表2第15题的统计数据来看,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度“一般”为64%,而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把其培养成“一专多能”或“小学全科”教师,公费师范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兼修专业外的课程,同时还要培养特长,所以如此的学习投入度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时间不足容易造成学生在主修、兼修和特长方面顾此失彼,不平衡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教育的成功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输送大批的优质人才。[4]若公费师范生在受教育期间没有充分利用学习机会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实行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课余时间参加教学活动情况

从表2第17题的统计数据来看,公费师范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只有23%,而高达74%的学生很少参加教学活动。公费师范生除了课堂上的模拟讲课外,很少接触学生,很少参加真正的课堂教学,这不利于公费师范生未来发展。

3.课余时间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情况

从表2第10题的统计数据来看,“有时”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的占比高达70%,只有24%的学生养成了在课余时间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的习惯。对于公费师范生来说,课后的巩固与提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费师范生不仅要在课后学习,而且应将其形成经常的习惯;公费师范生若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来消遣、娱乐,那将无法实现“一专多能”的培养效果。

(三)公费师范生职业情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师范生职业情感指师范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应具备的教师职业情感。它体现了教育主体对教育职业和职业对象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高级职业需求,它将成为师范生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在推动力,是一名合格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业素养。[5]

1.公费师范生政策对乡村履职就业的激励分析

从表3第19题的统计数据来看,75.2%的学生认为公费政策在乡村从教意愿激励方面起到了40%以上,甚至100%的作用。因此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完善对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大作用。

2.影响公费师范生到乡村从教意愿的因素分析

从表3第20题的统计数据来看,影响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因素主要是农村教育现状、对教育事业的喜爱和公费师范生政策的要求三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公费师范生政策的要求,占比38.22%。由此可见政策的要求能让大多数公费师范生回到农村就业,对公费师范生就业起到一定的强制和督促作用;也有一部分学生到乡村从教的意愿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喜爱,因此加强职业情感的培养更多应让公费师范生爱上教育,让他们对教育怀有深厚的情感,也有利于良好师德师风的培养。

3.公费师范生对将来从教地区的乡土情怀分析

从表3第21题的统计数据来看,公费师范生拥有“足够”乡土情怀的占39.13%,“一般”占54.55%,“欠缺”占4.74%,结果表明近三分之二的学生缺乏乡土情怀,对将来所要从教的地区没有足够热情。因此加强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应培养教师对从教地区的情感。

4.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多选)

从表3第24题的统计数据来看,近20%的学生从教师的社会地位、薪资水平和生活状态三方面认同教师职业,所以教师个人生活状態成为影响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教师地位,薪资水平,保障教师的生活状态都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专业培养认知

1.学生对“一专多能”课程体系认知

从表4第8题的统计数据来看,69.4%的学生认为“多能”是既要掌握多门学科知识也要掌握多项教育教学特长,24.6%的学生认为“多能”是掌握专业知识与兼修教学特长。公费师范生所要求的“多能”一般指学生在掌握多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多项教育教学特长,从统计结果来看69.4%的学生对“多能”的认识比较全面,而其余30.6%的学生对“多能”的认识有所欠缺。

2.“一专多能”配比认知

从表4第9题的统计数据来看,三个专业的学生都能比较清晰的认识到本专业中“一专”和“多能”或“全科”的配比,比如93.5%的公费英语专业学生清楚本专业主修英语,兼修语文并且需要培养六项教育教学特长。

3.学生对定向就业的困惑

从表4第25题的统计数据来看,高达63.8%的学生对就业地教师人才流动有困惑,57.5%的学生对服从协议定向这类问题不解。因此对协议进行全面解读尤为重要。

四、破除困境的对策

(一)完善遴选、准入与退出制度

优化师范生遴选制度,建立公费师范生退出机制。[6]在兼顾各地方教育水平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公费师范生录取分差;招生面试时,考官需了解考生报考初心,筛除报考随意性大的考生;保证这两项能够一定程度上确保公费师范生的“质”。公费师范生在对自己专业进行一年的学习后,应拥有“转专业”权利,并且其他专业学生也能够“转专业”进入公费专业,实行“一人退出,一人进入”的制度,确保公费师范生的数量不变,质量更优。

(二)完善专业培养

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三个专业都有学生反映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及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不系统且“求量不求质”的情况。对此,学校应更积极了解学生的需求,适当调整课程设置;积极引进人才,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培养更全面的公费师范生提供更充足的客观条件;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需循序渐进不断巩固,保证技能的质量。

(三)增强职业情感的培养

政策制定者应不断完善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利用政策激励和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学校应增强对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应多为学生提供见习与实习机会,使学生更加热爱教育;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生源地的活动与实践,并建立奖励机制,不断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四)开展线上线下对政策以及专业疑难的解答工作

由于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还处于起步试行阶段,学生能够读清政策或者协议上的文字内容,但其中的细小问题需要统一说法,学生只能凭自身对某问题的想法而发表言论,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普遍认知,但是学生们并不明白对某问题真正的解读。各个学院应开展关于公费专业的宣讲,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清楚统一的认知。此外,开展线上线下联合对政策及专业疑难问题的解答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结语:本文主要对公费师范生的报考动机、培养现状、职业情感培养现状及公费师范生对政策及专业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发现:1)公费师范生报考主要受外在因素驱动;2)公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课后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意识不够强;3)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和职业认同感不高;4)公费师范生对其培养模式认知相对薄弱。本研究对云南省该校的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困境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破除困境的策略,希望对云南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本研究选取的样本范围小,不具有典型性,希望其他学者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创新,弥补该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周辉.地方高校“一专多能”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众标准化,2020(15):73-75.

[2]陈媛媛.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探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0,11(3):40-43.

[3]黄成毅,向雪萨.小学全科公费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特征调查及教育对策[J].智慧与启迪,2020(7):49-49.

[4]朱洪雨,车丽娜.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51-55.

[5]杨杨,李新,雷秀文.英国卓越教师计划及对我国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4):23-28.

[6]张意忠.师范生职业情感再认识[J].教育学术月刊,2010,(7):10-13.

[7]李清树,彭玉奎.公费师范生培养的问题剖析与对策探寻[J].四川教育,2020(06B).

猜你喜欢

公费师范生职业
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教意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