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文本经典读本》辅助统编教材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09-10孙丽萍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孙丽萍

摘要:《多文本经典读本》有效解决了教师对浩如烟海的閱读材料的解读和提取。初中三年对应教材的六册读本,足够完成对教材的辅助和拓展。有效利用《多文本经典读本》和统编语文教材,精心设计并整合课堂教学,让《多文本经典读本》真正能够体现对统编教材的辅助作用,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序、高效、轻负地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文本阅读 多文本经典读本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需要我们面对的:首先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以教材为主的教学任务;其次是解读教学大纲完成课标要求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第三就是教师基于自身专业素养的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控即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是事实;学生的学业负担重也是事实。在这样的现实中,要想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而落实课标就显得不切实际。

而且多年来,有想法的语文教师都或多或少会在语文课堂上加入各自的“语文元素”,如课前五分钟的美文鉴赏,每天一段的美文阅读,每天一句的积累阅读等等。但都会被看着“美”实则“碎”所困扰,终究不成体系,难以适应现实的语文教学要求。

多文本阅读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因其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要求,给语文阅读教学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式。

而《多文本经典读本》的出现,大大节省了教师围绕同一议题从文海中选择阅读材料的时间和精力,它有效地打通了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文本的鸿沟,架起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的桥梁,为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落实课标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具体地说就是,《多文本经典读本》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有效的解读统编教材,更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同类多篇达到由增加阅读数量到提升阅读质量的高层次要求,再有,就是《多文本经典读本》有效解决了教师对浩如烟海的阅读材料的解读和提取。初中三年对应教材的六册读本,足够完成对教材的辅助和拓展。有效利用《多文本经典读本》和统编语文教材,精心设计并整合课堂教学,让《多文本经典读本》真正能够体现对统编教材的辅助作用,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序、高效、轻负地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多文本经典读本》是统编语文教材的补充和拓展。在单元教学同一议题的阅读目标下,以统编教材为主阵地,《多文本经典读本》为辅助,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让真正的阅读体验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学生阅读的思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内知识课外化的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从而达到训练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中,“巧用《多文本经典读本》”是指教师通过合理编排,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把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和《多文本经典读本》中的文本有效结合,达到既可以充分体现《多文本经典读本》对统编教材的辅助作用,又避免增加教师教学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我们非常感谢《多文本经典读本》的编者,初中三年对应统编教材的六册课本,有相应的六册多文本经典读本。编者按照各个年级的教材,按照各个单元,收录与教材相关的文本阅读材料,材料内容准确丰富,按照单元教学意图设计相关材料,用心良苦。

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本着“求同存异”或者“异中求同”的阅读方法,有效整合,将阅读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或者交流展示。而我们老师,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控时间,适当点拨,适时引导,让阅读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让每个学生真正实现:读自己应该读的书,说自己读书后的真实体会和感悟。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多文本经典读本》只是辅助作用,教师是在用教材做语文教学的例子,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体会语文的阅读方法,进而主动自觉地去解读更多的文本材料。

就学生而言,基于阅读数量的变化到阅读能力的提升应该是一个不期而遇但一定是意料之中的收获。因为,从课内到课外,由量变到质变,从老师精心设计的阅读到学生自主阅读构建知识,多层次多角度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巧用《多文本经典读本》,适当在课堂,适时放课下,“求同存异”或“异中求同”,将课堂阅读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自己深入文本,解读文本,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真正实现是学生在“学”,而不是老师在教“学”。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坚决不做代替学生理解的教学。就这样,抱守初心,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相信:语文阅读教学之花必将在教师“静等花开”的期待中悄然绽放,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教师自己,都将遇见生活中最美的自己——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最好的青春岁月,爱上阅读,成就美好的中学时代!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实验中学 河南 焦作 454850

猜你喜欢

多文本阅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儿童文学多文本阅读策略研究
小学多文本阅读之古诗教学策略浅谈
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