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提升的研究

2021-09-10黄兰芬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节奏感肢体节奏

黄兰芬

摘要:小学音乐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一门重要的艺术类学科,对于学生的个人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素质教育发展更多的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出了要求,故而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教师和学校仔细考虑,节奏感作为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积极探索,下面将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能够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促使学生感知到音乐的无限魅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成效也能够得到明显提高。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小学音乐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音乐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措施。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只重视唱跳教学,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的音乐教学质量。节奏是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要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教学的内涵,就要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制订完善的节奏训练计划。加强节奏训练不仅是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依据,更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增强学生音乐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我国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背景下,分析和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训练方法以及方式,加强学生对小学音乐的认识,在音乐中音的长短等组织形态出发,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提升策略

2.1节奏训练强化教学,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

科技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学工具有着极大的改进,多媒体的出现使得教学更为便捷,增加了教学的延伸性,使得教学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多媒体教学对于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由于部分学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学校音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产生,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稳步提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节奏性较强的歌曲,让学生能够自行去感受音乐的节奏,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另外,教师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节奏感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找多种演唱版本,让学生自我感受各种演唱版本中的细微区别,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节奏感认识,教师还可以要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节奏感分析,从而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着一个较为基本的了解,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于学生乐理知识的讲解,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生对于音乐理解的基础较为薄弱,故而部分学生对于节奏感把握不够准确也是正常情况,教师应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2.2运用肢体语言,强化音乐感受。

为促进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不断强化,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对肢体语言加以合理利用,营造优良教学氛围,在音乐节奏训练中强化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音乐教学效果也得以明显改善。比如在流行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教师可从肢体动作入手,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也得以强化,音乐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两只老虎》在儿童群体中比较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这一歌曲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带领学生歌唱,并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通过有规律的肢体动作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比如在“跑得快,跑得快”这一句演唱中,可以让学生同时拍手和跺脚,对学生的肢体语言进行引导,促进学生节奏感的养成。在“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眼睛”這一句演唱中,可以运用复杂的肢体动作,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强化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为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2.3利用打击乐器

音乐是一项十分具有感染力的视听艺术,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乐器就是音乐表达的载体,能够为人们呈现出优美的旋律,其中又以打击乐器为节奏感的代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律感和节奏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打击乐器的辅助功效,突出音乐中的音律和节奏,打破传统节奏感教学中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形式,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度,以更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缺少耐性等特点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加强学生的乐器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为学生音律感和节奏感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素质教育受到了重视。小学音乐作为素质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认识到节奏训练的重要性,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性较强和专业性较强的节奏知识进行具体化和生活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进而不断强化小学生的节奏意识。

参考文献

[1]庞倩倩.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方法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134-135.

[2]蒋颖颖.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方法探究[J].智力,2020(07):37-39.

[3]马静.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2):133.

广西靖西市新甲乡新圩中心小学   533818

猜你喜欢

节奏感肢体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肢体语言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节奏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