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分析
2021-09-10谢新华
谢新华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了现代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显现,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教学逐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占据了极大部分,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真正的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保证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新课标下的小学文娱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语文科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为展开其他方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孩子来说,小学语文学习促使他们真正独立自主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可以引领学生的审美,提高他们对语文、汉字的乐趣,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孩子的新课标的指引下,达到阶段性的教学目标。
一、教师需树立的教学观念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要求相比,现代社会对原有的应试教育观点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要求孩子背诵古诗,课文,认字识字,掌握初始的学习方法,最终完成提高成绩的总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约束了学生思维,将他们的思维固化在一个圈内,不仅不能达到开发学生思维的能力,反而使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需求,素质教育逐渐被重视,为了在科技进步飞速的今天,使小学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师首先需要抛弃旧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课堂发生改变,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完成课本知识的讲授,还需要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品格和情操,通过小学时代的语文教学,给小学的学生树立一个全新的发展观念。加重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使学生在小学时期就能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学生在小学时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拥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充满学习语文的动力,只有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趣味,他们才会继续跟着教师的步骤学习下去。与传统的批评,训责的教学方式相比,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手段,找到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路人的角色而非指路人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自学习,独自发现“路”的能力。例如:在《山行》这首古诗的学习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通读下来较为平淡,这本就不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故事,它仅是唐代杜牧描绘的一首山林秋色图。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先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会说白云深处有人的存在呢?为什么诗人要将枫叶和江南二月的春花做对比呢?只有提出问题,学生才能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认真的听教师讲课。
三、鼓励学生创新,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小学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对社会非常好奇的时期,他们在这个阶段会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会注意学生的个人特点,所以很容易对学生后续特长的展开产生影响,完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在万众创新的今天,创新创造能力成为了现代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不要约束孩子的思维,只有让孩子放飞自己的思想,才能使孩子的文章充满趣味性,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才能打破沉闷的气氛,使课堂成为孩子的主场。教师除了将培养学生想象力提上日程之外,在日常的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为了使学生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缩小孩子之间的差距,教师需要在班级内部的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的方式,使稍微落后的学生能够尽快赶上大部队的脚步,只有正确的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新課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使学生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行学习,教师不仅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还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学生展开教学工作,全方位的夯实对学生的基础培养,从而保证素质教育能够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汪学娟.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161.
[2]王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23):3+47.
[3]贺宁.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20(06):97+99.
[4]常永丽.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分析[J].科幻画报,2020(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