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德文学教育思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2021-09-10张旭刘向兵
张旭 刘向兵
摘 要:作为美国“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白璧德的文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下的语文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他的理念对我国当前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亦有着相当的启示价值。本文力图从白璧德的文学教育思想出发,探索中学语文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白璧德; 文学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教育
白璧德毕生致力于倡导新人文主义,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二十世纪初叶,不少中国留学生远赴哈佛求学并成为白璧德的学生,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其思想的熏陶。吴宓、梅光迪、梁实秋等学者都曾受教于白璧德,他们在中国不断弘扬白璧德的教育思想,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影响力。正是受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这些“海归”学者相继创办的《学衡》、《新月》等新文化期刊,促进了中国文化格局的变革,而这也是我国倡导并推行新人文主义的开端。
白璧德注重从古典文学中获得启发。在倡导新文化的“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生存艰难,而白璧德也成为文化困境中的精神领袖。这一学派的学者极力主张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影响,尤其强调古典化的文学范式,通过对传统的发掘来创新。在文学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也许能够从白璧德思想中找到突破口。因为吴宓、梁实秋等学者已经预见现代物质文明所存在的弊病,所以极力倡导文学教育要“回归古典”,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升华,在古今中外的宏观背景下思考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直面其中的难题和困惑,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時探索精神文化的新出路。[1]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四十余年的历程,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也有不少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中语文教育就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敏感期,新旧思想相互碰撞,新旧环境交汇融合,这就使我们必须面对传统与创新、传承与扬弃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传统文化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古典的、传统的文学元素被忽视,这会让传统与经典中精神财富在无形中消失。
事实上,传统永远是我们立足的根基,背离传统就意味着我们的未来会虚无渺茫。在古典文学中蕴含着先哲的思想精华,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寻求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的园地,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炎黄子孙所共有的,也是我们寻根立德的根本。如果传统文化被丢弃,我们就会失去精神与尊严。在传统文化中寻求普遍真理,有利于提振民族精神,获得更充实的文化自信。[2]
今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这一版本的课程标准在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前言部分和学习任务群九——“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这两个部分。本次修订后出台的课程标准,具有更强的时代性,也体现出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的制订已经开始扎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基于此,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古典文学的重要性,以白璧德文化思想为借鉴,以教育现状为出发点,以此探索语文教育的新途径。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让学生真正沉浸到阅读环境中。在以往语文教育中,比较侧重于抽象性研究,也就是将文学作品作为教育对象,注重对字词句篇的解读,但是却弱化其中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像史学课堂,虽然有规范的教育体系和严谨的教育内容,但是却缺少与作品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启发。文学并不是平面化的文字展示,而是一个充满艺术性、立体而鲜活的文化类目,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务必要展示多元风格和多重艺术塑造的魅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生动的审美体验。在品鉴作品的同时领悟其中的深邃思想,并从中获得激励和启示。[3]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改变死板陈旧的模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真正沉浸在阅读情境中,才能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节奏美,才能在阅读中获得愉悦感,领略其中的完美意象。
白璧德对灌输式教育予以强烈抨击,并指出语言教学必须加强作品与思想启发的关联性。[4]如果剥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化元素,那么文学教育就会被文献学所渠道,学生所学到的是文学史而不是作品中的内涵和精神,这种教育方式必然会造成学生体验的缺失。在阅读中,学生要全身心投入,并随着作品去想象、去感动。[5]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将情感融入其中。
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探索新知,而且还能对文学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始终有情感渗透其中,学生对于文学的探索并非抽象的理论探究,而是阅读主体的切身体验,这样才能让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具体化,在身临其境的阅读中领略知识的魅力[6]。体验式的阅读能够构建学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由此可见,直接体验是提升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7]。阅读的过程也是情感渗透感染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不同的感受,如喜悦、宁静、愤怒、悲伤等。现代美国语文教育重点提倡体验式阅读,而我国教育界也认识到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比如陈思和教授曾多次提出“回归作品”的阅读理念,提倡阅读经典,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而不是单纯教授学生文学史知识。
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习过程”。文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引起学习者情感与认知的变化,这样才能让文学思想内化于心。在课前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阅读感知作品风格和主题思想,对其有基本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单纯的理论关注,而是引入互动式教学,与学生共同讨论文本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信息与其中的情感内涵。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改变“一言堂”的弊端,鼓励学生主动联想,在头脑中构建起生动的角色形象,融入到文本已经中,这样才能理解其中的“画外音”。[8]中学阶段学生生活经历不足,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浅显,思想探究不够深入,所以在文学阅读中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个性化引导。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有所提升,同时有利于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在课后复习中,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阅读作业,比如书写读后感、做阅读批注、进行阅读主题讨论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增加学习深度。
第三,开展经典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对比。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科技使信息接收方式更加丰富,图文、影像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这就让经典阅读与学生的距离日渐疏远,他们没有耐心或者兴趣阅读经典,而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接触经典。这样的文化现状让经典文学逐渐处于“边缘化”,其生存空间被挤占到所剩无几。而语文教育也成为教育中的一大短板,有些人担忧文学会在这个时代被终结[9],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经典文学?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文学殿堂中,经典文学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即使改编再巧妙的影视剧,也不能真正还原经典原著。改编的过程其实就是应和市场的过程,编者会在其中加入很多商业化元素,虽然这些改编作品中也有不少优秀作品,但是影视剧始终无法与经典作品画上等号。通过影视剧与文学经典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更客观的认识两者的区别,认识到经典名著的重要价值,懂得看电影、追剧并不代表阅读经典。因为在文学经典中蕴含着智慧之光,其中的精神内涵、情感启迪是影视作品不能取代的。只有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才能改变自己的阅读观,从而主动审视自己的阅读缺陷,主动走近经验、融入经典阅读,并使之成为自身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在经典阅读中有更多感悟和收获。
最后,教师要注重阅读课堂的延伸,通过文学讨论会、文学讲座的形式丰富阅读形式。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趣味性和灵活性,不能将教育活动局限于课堂上,而是要另辟蹊径,从课堂延伸至课下。譬如成立阅读小组、文学社、经典沙龙等,开展阅读比赛、读写竞赛等。或者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在其中阅读季节的变化和四季的诗篇。这些个性化的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离经典更近一步,更生动的理解阅读的内涵,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感悟生活,品味智慧果实的甘美,在经典中充实身心。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文学讲座,邀请作家、民俗学家为学生解析文学经典的内涵,这样能够起到启发和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关注和热情高。这些讲座活动生动活泼,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没有了课堂上的按部就班,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同时也能让学生对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
结语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人文教育比重,将人文主义渗透其中,带领学生徜徉在文学经典的世界,从中感悟精神与情感的震撼,让经典滋养学生的灵魂,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通过经典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找到立德修身的出發点,这样才能深度发掘经典价值。此外,教师也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通过文学实践陶冶学生情操,引领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从中汲取智慧的甘霖,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乐黛云:《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5月,第28-31页。
[2]吴宓:《中国之新与旧》,载《中国留美学生月报》,第16卷,第3期,1921年l月,转引自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3]唐汛、袁明:《试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文学教育》,《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4][美] 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88页。
[5]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173页。
[6]里兰得·来肯:《认识〈圣经〉文学》,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4 页。
[7][美]克里福·科布(Clifford Cobb):《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野看当代美国教育的问题及启示》,袁铎、王顺媚、刘璐、译,《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8]唐汛、袁明:《试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文学教育》,《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9]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