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评价技术

2021-09-10尹俊霞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2期

尹俊霞

摘要:油气勘探开发是我国重要的产业,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岩性油气藏储层逐渐成为重要的目标,因为油气藏类型比较多,而且分布廣所以勘探潜力巨大。当然也同时存在勘探复杂、点多面少的问题,导致勘探难度较高,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所以要针对预测与评价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从而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提高岩性油气藏储层勘探效率。本文会针对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评价技术进行分析,进一步强化岩性油气藏的开发,推动我国油气勘探产业发展。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评价技术

引言:目前来看岩性油气藏具有非常大的勘探潜力,不过其复杂隐蔽的特性,也为勘探开发带来了较高难度,因此需要研究预测与评价技术,以此来准确掌握分布规律。我国岩性油气藏剩余资较多,如果能够实现有效开发,必定可以进一步突破,但是传统常规的勘探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只有新的预测评价技术才能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支持,所以要逐步完善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并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推动我国油气藏勘探发展。

一、岩性油气藏勘探现状

目前岩性油气藏勘探是我国主要的发展方向,因为岩性油气藏无论在形成还是分布条件等多个方面,都有极为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分部主要在低势区,当然也会分布在高势区。另外岩性油气藏具有一定特殊性,不容易收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在保存条件上面更有优势,所以勘探价值相对较高,逐渐成为重要的开发目标。大多数情况下油气藏形成后,都会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油气藏受到较大的损坏,甚至出现油气散失现象,不过岩性油气藏受到的影响明显较小。当下我国在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上相对较低,所以勘探技术也不够完善,还需要针对预测与评价技术展开研究分析,从而挖掘岩性油气藏的巨大潜力。

二、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评价技术

1.基于地层学层序分析以解释小层构造与对比技术

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等时性是对比底层的关键原则,不过在对比前需要对等时面进行有效的确定。大多数情况下处于高位域阶段中,相对符合标准的等时面就是最大湖泛面,而且岩性、测井曲线十分明显。在SN31井区白垩系K1q下统中,符合标准的等时面为高伽玛区域性泥岩,在分布方面范围较大,而且厚度极为明显,因此是具有显著特点的广泛湖侵。在针对测井数据分析时,沉积旋回的表现十分明显,泥岩基线一直处于变化状态中,并且声波时差、自然伽玛以及电阻率等,都能非常清晰的得到呈现。

2.定性岩性油气藏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三维可视化、数据体相干分析、提取属性以及分析地震相、波形等,经过三维解释综合分析,以此来准确识别圈闭岩性。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可以沿着TK1进行拉平,并朝下16ms时,利用透视窗的全震幅地震信息,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针对分析以及相关图片显示,信息异常体也能得到较为明显的展现,并且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在三维空间的展布上,可以充分将异常体进行透视。

3.基于反演拟测井参数技术

在岩性油气藏开发勘探过程中,井位的设置非常重要,对于后期的开发会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利用预测和评价技术,为井位设置提供充分的指导。不过岩性油气藏相对特殊,一直保持在水平向上的位置处,并且变化速度较为明显,尤其在约束井少的条件下,对于储层边界的预测往往不够准确,这也是勘探过程中最大问题。在设计井位的时候,对岩性油气藏边界上的井位不需要做过多考虑,从而避免出现井位落空的情况。除此之外必须根据完钻、测井数据,有效开展二次储层预测评价,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提高岩性油气藏开发效率。

4.基于地震属性提取定性识别技术

目前该技术的应用对岩性油气藏勘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准确分析异常体时空分布,包括起物性特征的分析等,所以这项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其中主要包括频谱分解、沉积体系分析两项重要的技术组成,频谱分解技术在地震数据时间域、频率域转换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并利用两者之间的转换振幅谱,针对地层时间、厚度变化展开清晰的定性识别,另外还能利用相位谱,对地质横向上的不连续性进行有效的分析。沉积体系分析技术,虽然与频谱分析技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过在异常体刻画方面更为突出一些,并且利用提取的振幅数据体作为切片,以此来对异常体时空分布展开精准识别。这两项技术对于递增数据能够进行有效处理,通过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的分析,有效识别出岩性圈闭。

5.基于地震波抗阻反演定量评价技术

定量评价技术主要分为静态、动态两种形式,其中静态技术涉及到波阻抗反演、拟测井参数反演等内容,在岩性油气藏储层的预测评价结果上有明显差别。波阻抗反演能够利用已知井准确标定异常体,甚至分析出异常体的详细分布范围等,但该方法需要注意砂体的厚度,没有办法直接区分出砂岩、泥岩,所以大多为等效厚度。拟测井参数反演则要更加详细,不仅能够标定异常体,对于砂岩、泥岩的区分也较为准确,因此可以得到有效厚度,最终判断岩性油气藏的物性特征。动态定量评价技术,则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其中涉及到测井数据等时小层对比,以及岩性油气藏储层建模等,并且随着开发井数量不断增加,评价精准度也会有所提升,储量计算、核准更加准确。

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也面临较多的地质变化问题,其中岩性油气藏是主要的勘探重点,为了提高勘探效益必须采用适当的预测与评价技术,并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当下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评价中,有很多技术可以使用,例如定性识别技术、定量评价技术等等,都可以为岩性油气藏储层开发提供帮助,并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全面推广与应用。未来还需要根据地层学知识研究出新的预测与评价技术,从而精准分析岩性油气藏储层,提高钻探、勘探的成功效率。

参考文献:

[1]白昌元. 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1):00194-00194.

[2]王西文, 刘全新, 苏明军. 岩性油气藏的精细储层预测技术研究[C]// 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2004年第12次物探技术研讨会. 0.

[3]陈骜卓. 岩性油气藏的研究与开发[J]. 石化技术, 2016, 23(4):84-84.

[4]倪金忠, 祝必兴, 周淑慧,等. 埕海高斜坡区岩性油气藏储层精细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C]// 中国石油学会2010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 2010.

[5]王克鑫,朱烨,陈阳.储层预测技术识别岩性油气藏[J].当代化工研究,2016(08):40-41.

华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河北 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