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思考

2021-09-10李继财李国琳王进薛珊珊于恒彬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评价体系课程思政

李继财 李国琳 王进 薛珊珊 于恒彬

摘 要:本文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现实教学活动,探讨如何在教学方法、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以期提升《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认为应发挥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既达到传授专业知识的目的又引导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关键词:课程思政;液压与气压传动;评价体系

0 引言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研究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一般规律、具体应用及故障维护等,是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学习中突出液气电结合的特点,把液压(气动)系统和电控系统结合在一起,从工作实际出发、在应用中学习,将为后续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制作做前期准备。本课程要以《工程制图》、《CAD二维绘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钳工基本功实训》、《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顶岗实习及液压毕业制作的基础。

1 教学过程问题分析

任课教师在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时,将“能量的传递和控制过程”作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需要创新。由于该课程中的诸多概念较为复杂,任课教师授课时多采用传统的“灌输”方法。在传统的课堂里面授教学,主要采取以文本信息为基础的多媒体和与板书相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较少,教学方法单一。由此导致学生集中注意力较困难,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2)教学重、难点把握困难,师生互动较少。本课程涉及工程液压机械的结构原理与计算模型等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流体力学、高等数学和其他公共课程,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多存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课堂学习主动参与度低、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问题,很少有学生自觉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思维跟不上授课节奏,导致对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存在抵触心理。(3)考核方式单一化。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考试方式较传统单一,即将平时过程性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相加。平时过程性成绩注重学生签到,而期末考试成绩注重考察学生对教材中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该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4)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缺乏结合。与专门的思政课相比,课程思政是另外一个概念。但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未能结合该门课程特点,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专业知识讲授中,做到润物细无声[1];因此,授课时课程思政教育明显刻意,生搬硬套现象较多,效果不佳,未能达到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2]。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且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發挥了有效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因此,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一味地灌输为能力目标引领。重视线下与线上的有机互补,借助中国大学MOOC、泛雅超星平台等线上学习平台,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拓宽学习广度、丰富学习内容,辅助学生的线下课堂学习,增加有效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习效果良好。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安排学生分组实训,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教学设计时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图片、实训室等实现直观教学、现场教学。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进行自主探索与研究。采用“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齿轮泵液压元件内容的讲解时,自备一个小型齿轮泵,现场拆装元器件,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组成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直观深刻的学习,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列举各种生产、生活案例,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课程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气液压系统在大国重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载人航天技术的长驱发展令人骄傲;中国独有的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令世界震撼;日常生活中的汽车、公交、地铁所装备的气液压系统完成了人力所不能及的“力气活”。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气液压技术息息相关,处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评价方法多元化。目前的考核评估侧重于知识点的记忆,重点来源于教科书和PPT课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影响学生的视野。将网课学习与实操添加进考核评价指标中,创新评价方式,弥补现有评价模式的不足,促进评价多元、科学与公平公正。最终实现让学生既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拓宽专业视野,又积极进行探索与创新、敢于尝试发明设计的目的,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

(4)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本课程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重视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教育,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的重要环节[3]。实际上课时,我们可以从液压发展史和各方面的应用讲解,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比如讲解过程可以引入中国制造崛起的伟大征程,燃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将气液压技术在中国制造中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效融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讲述一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祖国奉献青春、挥洒智慧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唤起学生的昂扬斗志。“中国航天之父”冯如“航空救国”的故事、“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用毕生的精力献身中国航天事业的故事,无不让每一位青年学子努力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青春斗志报效祖国。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激励青年一代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项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措施。有助于将思想政治知识与科学知识合理结合,引导学生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牛达.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2):37-40.

[2]马玉青.如何在高校数学课堂上实施“课程思政”[J].现代农村科技,2019(10):92.

[3]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28-29.

猜你喜欢

液压与气压传动评价体系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讲、练、演”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理实一体化教学
基于卓越计划理念下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考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谈《液压与气压传动》启发式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