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视域下学困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帮扶措施

2021-09-10彭仁芝李京丽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辅导员学困生

彭仁芝 李京丽

摘要:学困生是高校教育中的一类特殊群体,这类学生很难摆脱学业困境,他们很容易受到师长们的批评,遭遇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因此产生孤独、自卑、焦虑、抑郁、极端、逆反、网络成瘾等不良心理,甚至引发伤害他人、自残、自毁等偏激性行为。本文对学困生心理危机预警及问题诱因展开分析,立足辅导员视域探究学困生心理危机的帮扶措施。

关键词:辅导员;学困生;心理危机;帮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5-0159-0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北部湾大学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研究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QYAW05);2018年北部湾大学辅导员专项课题“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扮演及能力建设”(项目编号:81/FDYKY202)。

学困生是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学习习惯及方法不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等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许多学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着心理压力甚至障碍,甚至出现极少数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案例。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和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有针对性地建立学习和心理成长档案。

一、学困生心理危机预警

心理危机是指人们遭遇了超出他们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1]。心理危机下人的行为、语言、情感等都可能会失控。学困生作为学业压力较大的群体,在心理危机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孤独与自卑

学困生在现实中往往很容易感到孤独,他们受到的正向关注比较少,身边的人大多对他们不够“友好”,他们的知心朋友往往是几个成绩较差的“同类”学生。长此以往,学困生在现实生活中处于自我麻痹状态,很容易孤独和自我封闭,有心事不愿意向他人诉说。部分学困生曾是优等生,但进入大学后发现身边优秀的人比比皆是,而自己却处处不如别人,因此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此外,学困生很容易遭受外界的冷落、偏见、排斥,甚至被老师和同学们贴上低人一等的隐形标签,这无形中伤害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进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焦虑与抑郁

焦虑、抑郁是常见的心理状态,学困生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心理,部分学困生经过心理疏导后能消除负面情绪,但也有一些学困生长期处于焦虑及抑郁状态。学困生多数存在自我否定心理,部分老师不注意教育方式,导致学困生心理负担进一步加重。部分学困生自认为自己智力低下,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焦虑和抑郁,进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三)极端与逆反

长期得不到正向引导和帮助的学困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较弱,他们在情绪上容易冲动,心理上容易崩溃。在学业和精神上受到压力,长期得不到排解的学困生,很容易走向极端,以此来发泄心中压抑已久的苦闷。老师和同学们出于善意会对学困生提醒和批评,向家长反映他们在校的学习和表现,但他们往往比较排斥,认为这是在向家长告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家庭亲子关系较差,且不注意沟通方式的家长,往往会粗暴地批评自己的孩子,这反而加重了学困生顶着干、逆着来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极少数学困生进而引发报复心理和行为。

(四)网络依赖与成瘾

与正常学生相比,学困生更容易过度依赖网络,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社交或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在虚拟的世界里麻痹和宣泄自我。部分学困生甚至达到了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学可以不上,网不能不上的状态。网络成为他们宣泄和排遣的唯一精神家园,离开网络他们便焦躁不安、寂寞难耐、无所适从。网络以外的东西他们似乎都不感兴趣,逃课、挂科、重修等学业预警引发的现实压力使他们既无法摆脱,又不愿意去直面,最后只能陷入网络成瘾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直至迷失自我。

二、高校学困生的心理问题诱因

(一)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中学时高考是学生们唯一的指挥棒,考名牌大学是他们唯一的目标和理想。进入大学后,学生们的价值观念不同,追求各异,学习目标也随之多元。大多数学困生认为考上大学即实现了终极目标,没有树立新的目标,持有“读书无用论”观点。不少学困生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而学,对大学的学习内容完全失去兴趣,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在学习上总是得不到快乐的体验,经常处于迷茫甚至盲从的生活状态。

(二)自控和自我疏导能力较差

大学阶段脱离了家庭的管教,部分自控能力较弱,学习和生活习惯较为懒散的学生就逐步沦为学困生。一开始他们只是慢慢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上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不强,总是得过且过,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很快他们就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崇尚自主学习的环境,久而久之他们就放弃了努力,成绩也一落千丈。

(三)欠缺家庭和学校层面的积极引导

一些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在学习和工作上没有任何要求,导致部分学困生因为没有后顾之忧而不思进取;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当子女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长往往不是帮助子女寻找问题出在哪儿,该怎么解决,而是一味责备、抱怨,使子女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厌学[2];一些家长对子女缺少关爱,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互动,长期得不到正常的沟通与心理疏导,很容易变得性格孤僻,形成焦躁、畏难、意志力差等心理障碍。若高校以学困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心理引导,学困生的自我效能、积极人格、优良品质将逐渐被挖掘,学困生就能更好地找到自我定位,转变为积极的心理和行为。

三、辅导员视域下学困生心理危机帮扶措施

(一)家校合力育人,帮扶学困生脱困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困生的管理者,需要找到合理的方式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摆脱心理危机。辅导员应积极取得家长及任课老师的支持,找到家校育人的最佳合力,让学困生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学校关爱,改变自身不良的心理及学习态度。一是辅导员应当主动与学困生家长联系,反馈学困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说明此类心理危机对学生成長的不良影响,与家长商讨帮扶学生解决心理危机的措施,比如,家长在学生、生活等多方面对学生予以鼓励、关心和支持;二是辅导员应当主动与任课教师商讨课堂教学方法改进方案,比如,关注考勤,督促学困生及时回归课堂,有意点名学困生回答问题,引起学困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等。

(二)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实现学困生转变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走近、了解并帮助学困生最有效的方法。与学困生的谈话要做实做细,要有耐心有方法。首先,谈心谈话前要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真正地走进每一个学困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意识到你在关注、关心和帮助他;其次,谈心谈话要有的放矢,要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原因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策略,帮助他们分析并找到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并因势利导提出解决办法。最后,谈心谈话要注意技巧,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尊重和相信学生,以朋友的身份消除学困生对辅导员的戒备,必要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指导学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和引导学困生成长成才

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契合学困生的网络情结,借助网络新媒体塑造学困生的三观,理解学困生的诉求,燃起学困生的理想。对于学困生,辅导员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让学困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赞扬和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3]。

(四)丰富校园文体活动,促进学困生身心和谐

校园文化活动的氛围是健康高雅的,校园体育活动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是调整学困生负面情绪的有效方式,辅导员要在集体活动中给他们创造一定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4]。促使学困生能够活跃思维,锻炼体魄,宣泄情绪,陶冶情操,以克服学困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

(五)关注学生心理危机,提升干预反应能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较早发现者、及时干预者和有效监管者,在心理危机预防、处置、总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首先,辅导员要落实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设置心理委员和宿舍调解员岗位,加强对学困生心理状态的了解。辅导员了解到学困生心理危机后,应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学生的在校情况,家长与辅导員共同探讨学困生心理危机的解决办法。其次,辅导员要建立辅导员—班级—宿舍—家庭四维心理管理机制,让学困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及时排解及调节,辅导员也需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防范学困生在心理危机下可能产生的风险,建立突发事件管理小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理,并正向引导舆论,保证学校教育管理秩序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宗春燕.高校学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2):16215-16216+16223.

[2]余珍娣.农村中学学困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现状分析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02):1.

[3]夏声义.让“学困生”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A]//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05:2.

[4]王淑君.探索学困生心理障碍,促进学困生转化[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12):50.

[5]倪娜,陈姗姗,付小卫.高校辅导员处置心理危机事件能力提升的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02):75-78.

(荐稿人:陈惠娟,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辅导员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