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021-09-10和增明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初中化学

和增明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意识和行动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初中化学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素养;培育现状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幼儿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素质的提升和进步,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改革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化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科学素养培育的价值和必要性。

一、分析初中化学课堂科学素养培育存在的基本问题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并没有从传统的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都是以填鸭式和题海式的思路为依托,把抽象性的知识强加到学生身上,为学生设置大量的练习题,这种机械性的训练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审美疲劳,滋生出厌烦情绪。而且部分教师仍旧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掌控者和支配者,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人意愿,没有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始终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层面上,只能应付较为简单的练习题,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举一反三,无法真正掌握教师传递的内容。

其次,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并没有创新性和趣味性,当下我国初中学校在资金等条件的限制下,没有真正意义上完善化学的实验器材,许多课堂仍旧沿用传统的模式。教师也只是通过口头讲述的方法传递书本上的文字,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化学水平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最终导致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二、分析化学学科科学素养的主要内涵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科学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解决思维和科学认知,是支撑学生积累经验,构建知识框架的重要推动力。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化学课堂也需要构建完整的科学素养培育机制,教师需要借助多个巧妙的教学环节,渗透科学素养的元素,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具体来讲,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化学观察等途径,积累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并以此为基础与他人展开沟通和交流,选择更加合适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而且,学生还要针对身边的一些化学物质,对其性质和构成作出分析,并探讨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掌握基本的化学操作技能与步骤,并设计出自主学习的方案,开展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燃起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要对自然界中包含的化学现象进行探索,要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和热情,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树立正确的科学物质观[1]。

三、分析初中化学教学科学素养培育的方法

(一)推动情境的多样化创设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具有十分明显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学生在初次探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他们会产生畏难情绪和心理,这就阻碍了科学素养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突破诸多障碍,敢于挑战自己。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的例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出酸和碱工艺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酸碱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充足的视听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贯彻落实科学态度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意志,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的科学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也需要秉持科学的理念。例如,在学习与金属材料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之外,也要为学生介绍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内容,或者是生活中包含的制成品,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用辩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2]。

(三)调整教学理念

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把线下课堂作为基础,开设一些课外实验教学活动,或者是在课堂实践中增添一些实验。例如,在学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固态高锰酸钾的颜色变化。在学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为学生准备好仪器与药品,这种直观性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结果,感受到知识的奇妙和魅力,激发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结合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始终是验证化学原理和概念的重要形式,也是评价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有效工具,教师应当提高对科学探究的重视和关注,深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分析,秉持着科学性的原则,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书本上列举的化学实验以外,还可以自行设计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调动起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种化学现象,并记录观察的结果。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一些趣味性很高的化学实验,比如可乐与雪碧的转化,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调节与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情境创设,态度的调节,思维转化,探究的延伸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化学科学素养培育的措施,充分结合了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陈艳.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08):1-1.

[2] 唐善国. 试论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04):111.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八中学校 164000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初中化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科学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