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小古文教学的价值和策略

2021-09-10李泽耿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价值策略

【摘 要】小学统编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出现了小古文。小古文在帮助学生积累语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审美以及传承传统美德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价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古文教学是现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的主要难题。基于小古文的教学价值,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古文教学价值和开展小古文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价值;策略

小古文具有浅显易懂、短小精悍的特点,十分适合小学生学习。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收录各种类型的小古文,其中有名人故事,也有民间传说;文章主题有生活哲学,也有科学发现。从小学中年级到高年级,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开展小古文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文主题和素质教育要求。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小古文教学,通过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对小古文价值进行充分发挥。

一、小古文教学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积累语感

统编教材中的小古文具有浅显易懂、语言凝练的特点;而且抑扬顿挫,有着起伏有致的声律;叙事性、故事感和生活气息也比较强,非常适合用于小学教学。和成人相比,儿童能够更充分地感受音韵和节奏,因此儿童可以更好地感受小古文的声律,读起来会有种朗朗上口的感觉。如果让小学生边做动作边诵读,就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生成语感的速度和质量。让小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顺畅地背诵课文正是基于让学生积累语感的体现。

(二)有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

小古文教学目标中包括让学生通过通读文章对文章意思进行基本理解,能够结合文章中的注释对文章意思进行充分理解,并可以根据自身语境对文章语句进行合理划分和停顿,通过有规律地诵读对文章内涵和人物情感进行充分体会,通过对人物故事进行了解来对人物精神品质进行充分感受等。这些都是接受小古文教学后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其本质就是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

小学阶段的审美主要就是欣赏美和创造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美学元素,如知音之美、人格形象之美、家国情怀之美等等。从形式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小古文有着长短和谐的句式美,以及对仗工整的平仄韵律美;从修辞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小古文中运用了丰富的表达手法,如回文、反复、双声等,让人读完回味无穷;从炼字炼句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小古文充分体现了文言文具有的凝练含蓄之美,由此可以充分说明小古文学习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

(四)有助于对传统美德进行传承

小学统编版教材中的小古文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其本身也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统编教材中的小古文都是选自传统经典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古人经常阅读的书籍,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经常诵读经典传统书籍,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而且一些小古文中对当时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状态进行了记载,学习小古文就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最为重要的是小古文对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进行了表述,诵读、理解和感悟小古文就会受到这些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起到传承传统美德的作用,对提高小学生的精神品质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二、小古文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诵读

吴中豪教授曾经说过,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文言文语感。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多让学生进行文言文诵读,最好让所有学生都能做到熟练地背诵文章内容。诵读并不只是读准字音,还要对文章内容进行通顺、熟练地朗读,最终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进行,先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字音进行准确发音;然后让学生对整句话进行准确朗读;其次还要让学生对文章语句进行准确地划分停顿;再次就要让学生充分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最后就是要做到熟练地背诵文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语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表现出文章韵味、体现出人物形象,并通过诵读对文章主旨进行充分感受。如教导学生学习《伯牙鼓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高山流水等古琴音乐,让学生伴着音乐进行诵读;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教导学生学习《自相矛盾》时则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通过多元化诵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还可以让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得到提升。

(二)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小古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对文章中的语言进行品位和感悟,最终掌握运用方法。小古文中都会有注释,有时学生不理解文章中的某句话,注释就可以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供帮助。中高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语文教师进行小古文讲解时,应尽量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如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时,很多学生都不理解“多子折枝”的意思,还有的学生认为这个词是很多小孩在折树枝。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文章中的小孩在道旁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一颗树上长满李子。”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多子两字,然后让学生对长满李子的树进行想象,最后再写出多子折枝一词,学生自然的就会想到很多李子要将树枝压折的画面。通过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进行讲解,有效地突破了文章理解难点。

(三)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批注

小学语文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小古文,还需要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批注。小古文中虽然有文章注释,但是有些词语并没有注释,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对于这些词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其标注出来,并将自己的猜测进行批注。如《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中的“尝与诸小儿游”一句中的“游”字就没有课文注释,需要学生自行理解。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这个字是“游戏”的意思,这时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猜测批注下来。这种批注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锻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四)适当地向课外阅读延伸

统编版中虽然收录了很多篇小古文,但是相比数量庞大的小古文而言,收录的文章数量还是太少。学习语言需要不断地进行积累,积累的数量达不到,就不可能实现数量到质量的转变。针对语文教材中小古文数量偏少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性格特点,而且具有较强故事感的课外小古文。通过课外书籍补充课内内容,起到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的作用。如教导学生学习《囊萤夜读》时可以向学生推荐《文征明习字》;教导学生学习《书戴嵩画牛》时,可以推薦学生阅读《日喻》。

三、结语

统编教材中收录的小古文是对中国古代人们智慧的书面记录,类型丰富、题材众多。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小古文教学时,既要对小古文的教学价值进行正确把握,还要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诵读、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批注,以及适当地向课外阅读延伸,将小古文的教学价值进行充分发挥,最终达到新课标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波.小古文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0.

[2]王蕴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孟迪.小古文可以这样教——“小古文”教学策略初探[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  李泽耿

猜你喜欢

价值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一块石头的价值
Passage Four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