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生高校专业选择的因素
2021-09-10王彩霞
王彩霞
摘 要:高中生在高考专业选择中往往是迷茫的,他们往往在专业选择上不是从自身出发来选择专业,而是在周围的外在因素的左右下选择专业,调查研究显示影响他们高校专业选择的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学生因素、社会因素。
关键词:高中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
每一个高中生从踏进高中的那天起就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高中三年苦读为的就是将来能有一个好职业,好职业的前提就是在一所好的适合自己的高校读一个自认为很好的专业,从而实现自己改变现实,实现梦想的愿望。但是大多數的高中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中都未能很好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30%的学生是盲目选择专业,45%的学生是在亲朋的干预下选择专业,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将就读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之间是否有关。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调查结果发现,影响高中生高校专业选择的因素有:
一、学校因素
(一)学校的校风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校风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核心内容,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学校就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它对置身其中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大多数的高中生都是住校生,好的校风会促使他们成长成才,不良的校风会使他们走上歧途。高考专业的选择是他们对自己三年高中生活的一次理性的审视,他们的高考成绩很能说明就读学校的校风,高考成绩也决定了他们所能选择的院校,一定程度上也就限定了他们的高校专业。
(二)学校组织参与或是举办的活动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每所学校都会不同程度的组织一些活动来完善学校的教学,一定程度上教育学生,但是学校活动的组织力度、重视程度、参与度和活动的开展频率都会对正常的教学造成影响,也对高中生对高中学习的目的产生影响,意志力不够的同学会因为这些活动而误认为高中学习就是在活动中找寻自我,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对学业忽视,导致高考成绩不够理想,最终在高考专业的选择上无能为力,甚至有些同学会因为在校级的一些活动中担任过某职务或者有过某些良好表现,得到了局部的认可,就误认为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能,在未来的专业选择中选择这一方面。
(三)学校所在地的民风、周围人的价值观念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还有一句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的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个人处在修心重德、正气的环境中,他会受到身边人们的言行教化,自觉的约束自己,使自己不断的长进;相反,一个人处在道德颓废、弄虚作假的环境中,他也会受到身边消极观念的影响,使其正邪不分,随波逐流。在不安全的环境里成长的学生会选择公安、心理学等专业;在和谐氛围中学习成长的学生不会歧视任何职业,他们会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周围人的价值观念也会给学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可能在专业选择上受到周围人价值观念的影响。
(四)学科教师的素养和个人魅力影响学生未来的高校专业的选择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竖立威信后,就会受到学生特别的信任和依恋,教师在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各种表现,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会听从其师的话语认为某专业好,或者某专业有前景,从而做出自己的专业选择。
二、家庭因素
(一)学生家长的价值观念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发现商人的家庭易出经商的人才,军人的家庭当兵的多,从政者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也易走上从政的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念是基本一致的,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个职业或者说是选择就读相关的专业,他们能够从家长那里接收相应的价值观的教育,更多了解这个专业及其前景,也能从中找到专业乐趣和获得感。
(二)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和睦的家庭更能培养出卓越的孩子,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猜忌、防备心理过重,就会使得孩子疑心重重,对人不信任,他们在高考专业选择中会从读懂人心的角度出发,选择攻读心理学等;再如家庭成员之间暴力相向,孩子可能为了保护自己或者弱势的一方的角度出发选读公安、刑侦、入伍等;又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友爱,孩子可能选择相关社会关系、公关、医疗救助等专业,未来从事社会公共服务事业。
(三)学生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更有发展的空间,他们在高考的专业选择上更有自主意识,他们会从自身的条件、专业走向、专业前景、自身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就读。因为他们不需要考虑家里是否供得起,是否能够赚钱,专业是否受人认可等因素。
(四)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现在的很多家庭并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专业和职业之间的教育,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告诉孩子哪个职业,哪个专业能赚钱,哪个专业未来受人尊重,并且会举出生活圈子中的熟人的相关例子进行佐证,孩子也会因为这个人的“成功”而受到影响从而选择相应的专业就读。
三、学生因素
(一)学生的学科成绩直接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高考专业的选择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高考成绩,每个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考入理想的大学,就读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可是面对高考成绩的时候,考生就会发现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成绩决定了他能上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专业,可供选择的余地是有限的。
(二)学生自身对职业的理解认识影响其高校专业的选择
据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的高中生,只有25%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过一些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这些学生中也只有一些人了解过社会上的职业,接触过一些职业方面的知识,他们其实上对现在社会上的职业是不知晓的,对于职业价值观是无知的,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应该从事什么职业,自己适合什么职业,只是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已知的还不错的职业来做出相应的选择,或者是依靠网上的推荐进行相应的填报。
(三)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学生的兴趣爱好影响其高校专业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多元性的人才,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人已经不能一生从事一种职业,即便要一生从事这种职业也要靠自身的兴趣爱好作为支撑,现在社会上的大量从业者希望早点退休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一现象某种程度上说明他们从事的职业所學的专业并非是自己喜爱的专业,他们是为了生活才这样做。由此我们现在的学生就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专业选择上既要考虑就业又要考虑未来从业。
(四)学生交际圈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影响其高校专业的选择
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有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孟母三迁,狼孩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学校就是一个局域范围的社会,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绝对的按照教育者的意图去生活学习,他接触的人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未来专业和职业的选择。
(五)学生的优势学科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高校专业的选择
在每年的志愿填报中过程中大家都会发现,很多同一分数段的考生在志愿填报中会自主选择与自己的优势学科相关的专业,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加录取的可能性,也是考虑到就读过程中不会太吃力,他们会比没有优势学科的同学在专业选择上要轻松一些。
四、社会因素
(一)社会上各职业者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尊重程度等)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身边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根据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来衡量和评价这个人的一切,我们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也会说:你要向***学习,你看人家工作多舒服,最主要的是挣钱多,还受人尊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会将高收入作为成功的标志,选择专业时也会以目前的挣钱多的行业为标准。
(二)社会风尚(崇尚哪一类人,哪一类人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高)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楷模,每个时代都有一批为了理想或者信念而勇于攀登的人,社会风尚会影响那些境界高的学生。我们这个时代提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号召全社会扶危济困,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了黄文秀等的杰出共产党员,在她们的事迹的感召下,一批学子选择了未来服务大众的专业去就读,希望自己也能给这个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三)国家政策因素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在今年的高考中,我身边的一部分学生报考了师范院校,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选择进入高校后从高校入伍,这都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他们看到了国家对这些行业从业者的肯定,也看到了这些从业者的地位和待遇都较之以前大有提高,他们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四)社会舆论导向影响学生高校专业的选择
现在的高中生很爱追风,对于时尚的东西很是喜欢,网络上盛传现在的95后、00后最喜欢的职业是网红和主播,其次是娱乐从业者,再次就是电竞,而我们的大众普遍认可的产业工人,普通的医生护士,中小学教师都不在他们的选择范围里,可见社会的舆论导向对学生的择业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为了自己所谓的明星梦,可以忽略现实的一切而盲目的选择所谓的“高回报”的专业就读。
结语
学生高考专业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肯定考虑了诸多因素,很多时候他们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高中学校在高中生入校以后就有必要开展相应的教育,开展丰富而且多样的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规划自己,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更有方向性,走得更加稳健,走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黄瑞滢.高中阶段生涯规划课程对学习动机的影响[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24.33
[2].杭伟华.为每一位学生的生涯发展而设计——浙江省长兴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24.45
此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LZ[2019]GH1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