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
2021-09-10耿生月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小衔接已成为幼儿园大班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提升幼儿的能力、发展幼儿的个性,教师要充分考量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幼儿的思想意识、学习情况等要素,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幼儿;学习能力;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4-0048-02
引 言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提高幼儿的身体、心理、思想等素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这不仅是大班幼儿走入小学校园所必备的生活与学习技能,还是大班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为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坚持“育人”原则,为幼儿学习与生活指引方向,提升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质量。
一、推动幼儿个性发展
在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过程中,情感问题是第一位的。幼儿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会产生不适应感,出现一系列问题。相比于幼儿园小班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只要合理考量其个性发展路线,教师就能提升幼儿的思维、学习、生活等能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学习品质。基于此,教师应给予大班幼儿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被感化和教化,促進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应从生活与学习两个角度出发,规范幼儿的行为,通过给幼儿树立行为榜样,帮助幼儿正确认知周围环境及学习生活,促进幼儿树立良好的意识,推动幼儿的身心素质发展[1]。其次,教师应开展更多、特色的文化素质教学,依托美术、音乐、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开阔幼儿的思维空间,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
二、加强家园合作
在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应提前规划孩子的交通方式、上学路线等,并引导孩子明确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这既可以让家长放心,减轻因孩子上学的压力,还可以使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未知的环境会使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因而家长应及时与孩子沟通,仔细聆听孩子的焦虑、担忧和期望。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引导孩子遵守这些条例,明确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的焦虑成正比。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教师对他们的期望,进而造成了新入学的学生非常迷茫的现象。
同时,孩子还会对小学的上下学时间感到困惑和不适应。对此,在孩子上小学前,家长应及时改变孩子的作息习惯。家庭会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直接影响,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孩子的书包及衣物放在相同的地方,在孩子晚上睡觉之前引导孩子将明天所需要的书本等整理齐全。在空闲时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学习,以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可以有效减少孩子进入陌生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及焦虑情绪,引导孩子平稳度过这段时间。
从某种层面上看,加强家园合作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策略。如果家园不能有效地配合,幼儿的个性发展就无从保证,幼儿的生活与学习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长此以往,幼儿的思想会变得异常固化,甚至在面对一些问题时会出现钻牛角尖的情况。基于此,加强家园合作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为了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和家长要更加重视教育和呵护幼儿,在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同时,塑造幼儿正确的思想和行为。首先,幼儿园应建立更为系统、细致的家园合作机制,让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保护下,远离社会中的不健康风气,从而更好地塑造幼儿的思想和行为[2]。其次,在提升幼儿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独立性”原则,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个性和思维,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日常学习占据幼儿很多时间。要想更好地培育幼儿,发挥日常学习的价值,教师要有目的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活动欲望等,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升华幼儿的思想,使幼儿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更多的知识[3]。
在此教育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的幼小衔接,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寻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第一,教师要把握幼儿的天性,利用游戏促使幼儿完成学习任务,调动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角色和感悟学习,塑造幼儿的思想情操。第二,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读书意识。教师可以依托绘本,丰富幼儿的思想,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喜欢阅读。为了引导幼儿养成学习意识,教师还可以开展以“绘本表演”为主题的表演活动,帮助幼儿进入角色情境,促使幼儿获得更丰富的情感。第三,教师应教会幼儿感恩。教师要依托各种教育模式,向幼儿传递正能量,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教师和家长的“不容易”,从而规范幼儿的思想,使幼儿认真学习。
四、开展特色活动
相对于幼儿园的生活,小学校园生活更具复杂性、独立性。大班幼儿如果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交际能力等,就很容易在日常学习中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自卑、偏激等不良情绪。基于此,教师要开展更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为幼儿学习与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首先,教师应重视开展“自我介绍”活动,让幼儿一次又一次地介绍自己,促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融入班级集体、感悟自身的价值。其次,教师应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和学习,给幼儿提供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幼儿彼此能够在活动中建立更深的友谊,促使幼儿敢于表达自己。最后,教师应采用“我是小记者”等活动方式,训练幼儿的表达能力,让幼儿依托教师制订的活动规则,主动了解其他小朋友的思想,锻炼幼儿的交际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稳步提升。
五、合理规划幼儿的生活与学习
从某种层面上讲,规划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为了使幼儿自理、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通过让幼儿树立理想目标,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应依据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制订合理的时间表,规范幼儿的学习时间及生活时间,使幼儿严格按照课表时间行动,完成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应重视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与幼儿一起探讨生活与学习内容,使幼儿勇于表达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行动,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品质。最后,教师应将责任心、上进心等思想灌输给幼儿,使幼儿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认真参加园内组织的活动,升华幼儿的思想觉悟,从而使幼儿健康成长。
结 语
总之,为了实现幼小衔接,教师要细心、耐心地教导大班幼儿,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幼儿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技巧,促进幼儿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王津津.大手拉小手共促幼小衔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229.
姜燕燕.浅谈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J].内蒙古教育, 2019(18):41-42.
刘娟,高馨儿,高健.大班幼儿对小学认知、情感与期待的质化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8):67-74.
作者简介:耿生月(1970.1-),女,甘肃天祝人, 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