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牙山五壮士

2021-09-10雪墩儿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1年2期
关键词:狼牙山五壮士峰顶

雪墩儿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幅由当代画家詹建俊于1959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描绘了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前的英勇场面,突出表现了他们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1941年,侵华日伪军对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连续“扫荡”,敌后抗战进入了空前困难的时期。9月25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大部队和群众转移。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五名战士掩护7连受伤的战士转移。五名战士利用有利地形,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

次日,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他们一面向峰顶攀爬,一面依托岩石和树林向紧追不舍的敌人还击。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后,他们就用石头当武器砸向敌人,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砸毁枪支后,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了绝壁的樹枝上,幸免于难。

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解放,在危急时刻,选择了牺牲。“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他们明知道那是一条绝路,还毅然决然地踏上去的时候,他们心中只有祖国和人民。他们不畏牺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豆苗儿们,如果你们有机会去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那幅油画,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编辑/胡婧琦

猜你喜欢

狼牙山五壮士峰顶
对话“你我他”:深度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之魂
巅峰时刻
喜爱这世界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暨《狼牙山五壮士》公映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狼牙山寻宝
纪念五壮士跳崖壮举75周年祭奠仪式在狼牙山举行
壮举的见证—狼牙山
妙对
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