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1-09-10黄玉龙

红豆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训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已上升到一个重要的节点。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市场和企业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相关教育人员必须分析现有培训模型,并从中认识到在新时代影响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高管理应用新人才的培训效率,使其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包容性的人才。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根据问题制定了科学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经济发展阶段,这样的背景对工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随着社会经济学的发展和专业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变化,经济问题开始成为普遍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向应用的新型人才相对匮乏,而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稀缺进一步增加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教育方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扩大素质教育过程中,运用传统观念进行理论教学的模式不再适用于现代化发展。在这一关键时期,教育人员必须开始思考:为工商管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训模型的主要路线是什么?如何深化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型?在当前情况下,这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界定空泛,同质化现象突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培训和建设课程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引领着优质人才管理的发展方向。鉴于目前的情况,中国高等教育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精英教育”模式开始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高校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也伴随一些挑战,高校培养优秀管理人员和高度专业化人才时应注意保持课程合理搭配。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毕业生缺乏专业特征的职位,可能无法满足雇主的需求,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定位和目标不明确,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2.学生缺乏适应能力,就业质量堪忧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课程设置缺乏配置灵活性、而且实践环节的课程内容不合理、课程知识整体设计应用程度不高,当学生毕业时就很难胜任该职位。即使进入公司后,学生也会由于缺乏实践技能而需要公司提供专门的人才培训,这导致许多企业雇主对商科毕业生的满意度很低,行业内对商科学生专业课程的认可程度也很低,不利于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

1.教育内容体系创新

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工商管理专业必须基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效协调。首先,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增强学生对理论体系的理解,建立具有较强知识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例如,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经济和管理两个项目招收学生,然后安排学生在入学的头两年和第三年学习理论知识,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分专业,并在第二年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培训,这样学生能够对工商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清楚的了解,从而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爱好选择合适的一種,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这样学生学到的专业是自己喜欢且非常专业的内容,对以后的工作也会大有裨益。

2.建立实践教育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是理论、实践和应用程序的高度集成学科,学生可以在实际过程中充分理解理论。因此,实践教育对于训练应用技能非常重要。为此,高校课程设计必须创建一个多层次、多链接的实践教学环境,以便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求学校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完整的模拟实验室,将学生分为几组,然后实地演练,模拟公司的组成和运营,使学生对工业运营的各个方面都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来营造教学情景,然后学生根据相关准则进行沙盘推算,以确保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工商环境的复杂性。

3.建立高质量发展体系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学校应优先考虑专业知识教育,因为这是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包括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沟通技巧和社交技巧,这些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起到主导作用。就学校而言,应当尽量增加学生就业率,缩短教育周期,平衡好学生处理知识和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理论教育中,除了学习系统和实际教育系统外,学校还必须建立质量发展体系,素质发展应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此外还应安排扩大学生社会包容能力的培训以及提高精神气质、思维的培训。特别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排课中可以提供其他非专业素质培训课程,在推广过程、管理的概念、个性、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加强教育。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高校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深化教育改革,更新高效的培训路径,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得到创新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显著提高,通过动手实践获得更充沛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为其在今后进入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举能够为国家提供高质量商科人才,促进我国工商管理行业的良好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赠.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6):240-241.

[2]王可男,王新钢,韩敏敏.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4):81-82.

[3]陈芹,陈静.卓越计划背景下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1):3-5.

[4]金曼.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09):179.

作者简介:黄玉龙(1969.07.1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成都,职称:讲师,学历:硕士,职务:教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41)

猜你喜欢

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