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视角下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提升路径
2021-09-10李浩颜怀坤
李浩 颜怀坤
〔摘要〕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与乡村政治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源于乡村政治生态观念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变迁等“外生态”冲击,以及政治主体、政治文化和政治机制等“内生态”要素的影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立足于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政治生态,以“三治融合”为基本点,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关键点,以党组织功能调整为核心点,逐步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
〔关键词〕村级党组织;政治生态;凝聚力;三治融合;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1)02-0029-06
党的凝聚力是基于共同价值观念和奋斗愿景,将社会结成有机整体的一种力量。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既包括党组织内部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凝聚力,也包括党组织外部党员与群众之间、党组织与群众组织之间的凝聚力。强大的村级党组织凝聚力能为乡村振兴统一思想、汇聚人才、推动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既有研究主要从意识形态〔1〕、组织资源〔2〕以及政党—社会互动〔3〕等视角探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建设,很少有基于政治生态视角的。事实上,乡村政治生态始终是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一、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与乡村政治生态的内在关联
政治生态学将政治系统看作置于一定环境之下的生命有机体,运用生态学的概念、观点、思维和方法,探讨政治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政治生态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关注的焦点是政治系统与政治生态的相互关系,“力图探求某种政治现象之所以具有某种特性的环境原因”〔4〕8。村级党组织作为一个微观政治系统,其凝聚力状况与乡村政治生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一)良好的乡村政治生态是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必然要求
村级党组织作为我们党嵌入乡村基层的一线力量,处于乡村特定的政治生态之中。观察和审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建设必须综合考虑乡村政治生态的主体、文化和制度等环境因素。从政治主体来看,乡村政治结构以村“两委”的党政二元权力结构为核心,主要包括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以及各类群团组织、“两新”组织和基层群众。其中,村干部、党员是乡村政治生态主体的“关键少数”,是凝聚广大群众的“领头雁”队伍,是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力量。从政治文化上看,乡村政治文化作为传统与现代历史交汇的产物,是乡村场域中各主体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等交织而成的精神文化氛围,包括党内和党外两个方面。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组织凝聚力建设提供精神内核与文化支撑,使农村党员和干部将对党忠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等党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形成强烈的政治认同。而社会政治文化直接影响村民对党组织的认同度和公共事务参与度,对村级党组织凝聚乡村社会具有深刻的心理暗示。从制度机制上看,乡村政治制度是规范组织和个人的基本准则。以制度机制保障党组织在政治生态各行为主体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组织保持权威吸引力的支撑。这就要求乡村党组织严格遵守各项党内法规、规章、条例,深入开展党组织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推动党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相关机制,让党员和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切实增强党组织内外主体的政党认同感。
(二)加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对优化乡村政治生态具有促进作用
农村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状况。反过来,党组织凝聚力也影响和整合着党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此,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建设的过程,也是推动和优化政治生态的过程。一是意识形态层面的凝聚力建设是优化农村政治生态的重要要求。优化农村政治生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方向,通过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凝聚党员和群众,坚决抵制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尤其要通过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和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政治生态建设的正确价值取向。二是政治层面的凝聚力建设为农村政治生态稳定奠定基础。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是党有效领导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政治生态的重要前提条件。党组织凝聚力不强,会影响到党在农村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也会影响到农村政治生态建设。三是物质层面的凝聚力建设为农村政治生态运行提供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构筑于农村经济结构之上的乡村政治生态离不开党组织物质层面的凝聚力建设。物质层面的凝聚力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协调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二、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面临双重政治生态影响
政治生态强调“内生态”与“外生态”的系统平衡。乡村政治生态以村级党组织系统为边界,可分为“外生态”系统与“内生态”系统〔5〕。因此,對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应从与其直接关联的乡村社会政治生态(外生态)和党内政治生态(内生态)两个方面着眼。
(一)乡村社会政治生态结构变迁的三重冲击
1.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冲击。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乡村社会共同体逐步由统一走向分化,社会结构更加多元,社会关系更加形式化,部分乡村社会规范和风俗习惯逐渐淡化。一是乡村新型组织的兴起。乡村多种新型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他们以组织利益为目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对群众的吸引力。二是宗族组织的冲击。乡村社会力量得到新发展,在依托宗族权威而存在的宗族力量支配下构建起宗族组织,成为乡村场域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在实践中,形成党政主体权威、宗族权威、其他社会权威共存的局面。在乡村各种非正式组织权威弥散的政治生态中,村级党组织权威存在被削弱的风险。
2.乡村利益结构变迁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乡村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乡村社会日益原子化和分散化,乡村利益结构由改革开放前单一利益格局转向多元利益格局。伴随乡村利益结构的变迁,农民群体分化出村庄政治精英、富人阶层、中坚农民、底层农民等,在社会关系、利益取向、价值观念具有较大差异和不同禀赋的阶层。由此,原有的政治社会同质化状况被阶层异质化所打破,不同阶层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产生利益冲突。当村庄内部难以满足他们的社会性公共服务需求时,他们往往会倾向于“市场化方式”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诉求。这种“经济理性”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层党组织,一些地方农村党支部甚至出现贿选、党员发展上层化、组织生活形式化、党员关系派性化等问题〔6〕。此外,当村级组织调解利益矛盾和冲突效果不佳时,部分村民和组织就会寻求非理性方式,容易产生不和谐、不团结的因素。
3.乡村观念结构变迁的冲击。费孝通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7〕1。传统乡土特质的熟人社会人口流动小,村庄归属感和认同度比较强,乡村观念结构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随着自然经济的小农社会向商品经济的现代社会转型,村民行动逻辑和思想观念差异扩大,乡村观念结构发生变化。一是乡村价值观念从一元到多元。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社会形成的传统集体主义观念被不同程度的解构,价值观念向个体化、世俗化和物质化转变,形成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乡村社会。二是乡村道德观念从乡土伦理到市场伦理。传统的“乡土伦理”是以儒家思想为价值核心的道德伦理体系,以“重义轻利”“勤俭持家”等道德准则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具有浓厚的乡土特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原则不断渗透和改造着乡村原有的传统伦理观念,形成具有“市场伦理”属性的乡村社会。一方面,乡村观念结构的变迁可能导致党员群体的集体主义观念弱化,宗旨意识淡化。另一方面,多元的价值观念容易影响农村群众对政党主流价值的认知和判断,组织权威受到冲击。
(二)党内政治生态系统要素的三重影响
1.主体层面: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村级党组织在组织、宣传、凝聚党员干部和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乡村基层等方面肩负重大责任。党员和干部是党内政治生态的主体(生命)要素。其中,党员作为政党的细胞,是政治生态的“分子”;干部作为政党的“关键少数”,是影响党内政治生态的中坚力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领头雁”队伍,关系到农村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质量。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党员干部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党员队伍结构上,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带头人素质偏弱、流动性较大;二是党员干部培养上,投入力度不够、考核内容不完善、培养针对性不强;三是工作积极性上,部分干部存在不作为、少作为、慢作为、怯作为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2.文化层面:思想政治观念还不够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8〕181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组织最深层、最根本的元素和精神支撑,对党內政治主体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政治思想观念既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位党员保持政治定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和大抓党建、大抓基层的新形势下,农村党内政治文化状况显著好转。然而,在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各种封建思想和小农意识仍然存在,乡村基层“入党做官”“入党有用”等观念仍有一定的市场。这些问题作为乡村党内政治生态浑浊的“侧写”,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导向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伴随乡村观念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变迁,尤其是利益结构和观念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少数基层党员政治思想意识淡化,影响村级党组织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凝聚力。
3.机制层面:权力监督制度的效能不高。政治运行机制以权力配置为核心,指的是政治主体之间围绕权力配置而相互关联的运行过程。一般而言,静态的政治制度从规范的角度制约党内政治生态,动态的运行机制则从过程的角度制约党内政治生态。党组织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组织管理机制、教育机制、监督机制、决策机制、选举机制等。其中,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是党组织生态有序运行的必要保障。村级党组织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村庄实质性的领导权和决策权,理应处于监督之下。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高度结合的权力监督机制,是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乡镇上级监督、党内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之间有效衔接的监督体系,对于实现公权力有序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倘若乡村社会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合力监督机制失位,就会出现党组织各项工作缺乏有效制约的状况。实践证明,一旦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就容易出现党内腐化和权力任性等问题。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小官大贪”和“窝案”“串案”,已然成为部分乡村地区党内政治生态病变的表征,损害了村级党组织的权威和吸引力。
三、新时代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三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9〕33新时代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要在党内外政治生态治理的基础上,转变村级党组织功能,不断回应社会需求,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政治生态。
(一)以“三治融合”理念优化乡村政治生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0〕32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引领“三治融合”成为乡村治理的广泛实践,为优化乡村政治生态,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1.以自治为基础,筑牢群众根基。村民自治制度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最鲜活的政治改革举措,已然成为乡村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为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一方面,以自治为基础,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对党组织的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要坚持农民的政治主体性,进一步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价值理念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全过程,增强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为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2.以法治为保障,构筑法治底线。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法治概念并非狭义的“法律”,而是“包括国家法律和乡规民约在内的一整套规则制度体系”〔11〕。在此意义上,以法治为保障就是以自治基础上的制度供给与政治支撑,为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提供法治手段。一是村级党组织要将依法治理的理念和法治的功能性价值全面渗透到乡村社会各个领域,在维护农民权益、化解农村矛盾等方面彰显法律权威。二是要拓展乡村社会各主体对法治理念的认同与导向作用。以党建引导政治生态主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凝聚和维护乡村社会共同体。三是从实践视角凸显法治的工具性价值。根据乡村社会的实际,将解决实际问题贯穿于乡村法治体系建设之中,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3.以德治为特色,浸润道德支撑。道德通過多样化的方式滋润和塑造着乡村伦理规范,以德治村成为乡土社会秩序平稳运行的一大特色,对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一是发挥道德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道德导向,逐步构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村级党组织可以构建道德激励机制,用文明行动、典型事迹等进行道德教育激励;构建道德约束机制,用专项行动、约束机制、惩戒规制等方式防止道德失范。三是挖掘和传承乡土社会特色文化资源、乡规民约、道德伦理等,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在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二)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净化村级党内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12〕。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关键点,净化村级党内政治生态,村级党组织就能更好“凝心聚力、强身健体”。
1.配强乡村党员干部队伍,提升组织权威。农村党员干部是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少数”,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党员,领导群众自治,以及组织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调研时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13〕建设一支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党员干部队伍,是村级党组织权威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第一,严格按照“质量优先”的组织发展原则,选优配强村党员干部队伍。第二,完善村党员干部考核制度,注重从党性修养、政治思想、纪律意识、作风表现、工作能力等方面严格考核农村党员干部,激励他们增强综合能力。第三,完善村级党组织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第一书记”培养长效机制,重点吸收政治、文化素养较高的返乡务工者、本土大学生、经济能人等乡村社会精英群体,为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增添动力。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4〕44。新时代推进村级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将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贯穿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始终。在内容上,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落实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内法规、规章等。在方法上,要注重结合乡村实际,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做到广泛性与针对性、政治性与知识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红色专题教育、“故事党课”等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思想政治建设内化为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逐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认同力和吸引力。
3.健全村级合力监督体系,增强权力约束。“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5〕154。任何权力主体都必须找准权力的界限,否则就会发生权力寻租和腐败等病变。推进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建设,要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层次清晰、内外联动、操作性强的村级合力监督体系,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切实保障村级党组织的廉政吸引力。第一,健全乡镇监督机制。构建和完善乡镇党委、纪委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检查、考核、督促、查处和惩戒等联动机制。第二,构建村级党组织内部监督机制。推行“纪检下乡”常态化,设立村级纪检小组,充分保障党员基本权利。第三,构建社会多元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等村级专职监督组织在“三务公开”中的监督功能,保障村级“领导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有序运行,确保村民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
(三)以党组织功能调整回应社会需求,构筑乡村政治生态共同体
政党凝聚力是政党功能实现过程中发挥的汇聚党内外主体的一种能力,其关键在于政党功能的实现程度,这直接关乎党组织凝聚力的强弱。因此,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的核心点在于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功能调整,以回应乡村社会需求,构筑乡村政治生态共同体。
1.调整功能定位:从“管理型党组织”转向“治理型党组织”。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对村级党组织的职能定位中,在“领导本地区工作”基础之上正式新增“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体现了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性嵌入,提出了由“管理型党组织”向“治理型党组织”转变的明确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改革深入推进迫切要求村级党组织必须走出传统单位式党建模式,进一步拓展党组织生长空间,“从以组织或动员革命与生产为轴心的功能结构,转变为以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为轴心的功能结构”〔16〕。把党的力量实实在在的延伸到村庄社会各个角落,以党建促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然而,部分村级党组织仍存在将治理方式简单化为管理与服务,导致党组织政治、服务功能不强,科学、民主决策思维不够,社会需求回应不强。此外,由于村级党组织面临的是一个高度生活化的社会空间,群众相关需求呈现“横向多样化、纵向多层化和持续动态化”〔17〕的特征。因此,必须要加强学习型、服务型、治理型村级党组织建设,善于运用新思维、新办法,准确把握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实现以管控为主的“管理”向以协商民主、互动协调的“治理”的转变,进而改善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提高党组织的群众凝聚力。
2.扩展服务内容:从“选择性参与”转向“五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明确构建了乡村“五位一体”新格局,这是党对基层党组织服务内容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部分村级党组织尚未摆脱选择性参与的路径依赖,将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作为主业,对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软性”工作选择性关注,以应付了事的心态开展基层社会治理,难以实现乡村“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推进,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元需求的回应有待加强。因此,村级党组织作为乡村“五位一体”的政治保障和领导核心,亟需在优化乡村政治生态的同时,推动党组织服务功能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党组织要根据“经济建设”布局,以“实用”为核心进行功能调整,带动经济能力,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在社会结构不断分化调整中,党组织要根据“社会建设”布局,以“公平”为核心进行功能调整,关注村域边缘化群体,提供有效的村庄公共服务,共享发展成果。在政治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党组织要根据“政治建设”布局,以“民主”为导向进行功能调整,带领村民自治,协调利益冲突,巩固基层政治稳定。在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受到重视的形势下,党组织要根据“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围绕“治理现代化”进行功能调整,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和居住环境改善,从而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3.转变领导方式:從“行政导向”转向“社会认同”。“当前我国的村级党组织依旧是典型的行政型党组织,党组织经常单纯依靠命令强制的手段来管控农村社会的各治理主体”〔18〕。行政导向的党组织以完成上级任务和要求为目标,容易造成党建“内卷化”和“碎片化”,对社会结构变化反应迟钝。因此,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关键是转变领导方式,淡化行政权力色彩,深入践行群众路线。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党组织的“行政”意识,明确党组织是一个政党组织而非行政组织。其次,要在行动上以“政党”为导向建设党组织,通过非权力性的软权威带动农村社会发展,赢得广大群众支持。最后,在方法上要以“群众路线”为工作方法,通过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领群众,在生产、生活、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密切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群众对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
〔参考文献〕
〔1〕贾鹏飞.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对基层党员的凝聚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8(12):21-25.
〔2〕周忠丽,周义程.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困境及其排解〔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60-68+158-159.
〔3〕姜裕富.组织嵌入、价值认同与忠诚行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逻辑〔J〕.理论导刊,2011(12):54-56.
〔4〕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5〕李浩,颜怀坤.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态的结构特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6-9+36.
〔6〕罗兴佐.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J〕.长白学刊,2018(01):36-41.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陈松友,卢亮亮.自治、法治与德治: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J〕.行政论坛,2020(01):17-23.
〔12〕担负历史重任瞄准世界一流勇于创新超越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N〕.人民日报,2016-08-30(01).
〔13〕习近平.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N〕.人民日报,2018-06-15(01).
〔14〕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商务印书馆,1982.
〔16〕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J〕.理论前沿,2006(09):5-8.
〔17〕赵大朋,简皎洁.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与建设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9(05):120-126.
〔18〕刘华,王观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逻辑及能力建设:基于治理主体多元化视角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8(06):68-75.
责任编辑燕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