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路径初探
2021-09-10陈哲
陈哲
摘 要:初中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反映了青少年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上的不足。学校作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农村初中可在学校仪式、综合实践、校园治理、拓展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关键词:公民意识;德育;农村初中学生
一、农村初中开展公民意识培养行动的缘由
笔者所在的温州市瓯海区郭溪中学集团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前几年,校内时有不文明现象发生:学生如厕时相互打闹,破坏厕所的门,将洗手液倒掉,把肥皂扔进便池;故意损坏课桌椅,在课桌椅上任意涂鸦;随意穿越校园绿化带,践踏花草树木;晨会升国旗仪式时不严肃,交头接耳、肆意讲话;为获得更高的分数,千方百计尝试考试作弊;面对斗殴事件,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学生间相互包庇或者一问三不知……
为寻求不文明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学校模仿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课题组的做法开展了“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公民素养调查”。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以1~5分代表从低到高的发展趋势,5分为满分。调查结果以平均分和标准分表示青少年公民素养六个维度(主体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发展水平。调查显示,相比城市学校的学生,我校大部分学生得分偏低0.5分。具体而言,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一般,法治意识与公德意识较好,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相对薄弱。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就是政治的参与者,公民意识其实就是正确履行义务的参与意识、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和行使权利的法律意识”。个人公民意识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初中时期正值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其公民意识的养成有其必要性。这个阶段的公民意识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更好地融入公民社会,同时也是将初中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主要发展过程。学校作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发挥其教育功能,培养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初中阶段的学生最需要学校精心引导和培养,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他们拥有更完善的人格。
二、农村初中开展公民意识培养行动的路径
(一)在学校仪式中培养公民意识
仪式是人们针对某一事件或者某一时间专门设置的活动。仪式感是人们在进行仪式过程中乃至仪式完成后所产生的感受。这种感受能让某一平凡时刻变得不平凡,能赋予普通事件以不普通的意义。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仪式感能够提升人的自我约束力、责任感和使命感。
每个学年,学校都会举办各类仪式,如开学礼、各种颁奖典礼、退队入团仪式、毕业典礼等。
借助跆拳道礼仪(讲究“以礼始,以礼终”)的育人作用,学校在七年级开设了“跆拳道”课程。每次进出训练场地时,学生需向国旗行注目礼;双人练习前要相互敬礼;两人交换和传递脚靶等训练物品时要互相敬礼;向教练请假、请教等交流前要先敬礼,结束时也要以敬礼毕。所谓“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简单的一个鞠躬动作,是对队友、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付出陪伴、心血的尊重和致敬。学校希望通过跆拳道礼仪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帮助,使尊重他人、感恩社会等价值观在学生时代便根植心田。
此外,每年的4月,学校都会举行八年级学生14周岁集体生日及退队入团仪式。八年级的学生,并非都已满14周岁,但在属于他们的“荣誉殿堂”里,这一刻他们都将褪去童稚,迎来成长。在教师及学生家长参与的仪式中,全体八年级学生接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伟大历史的熏陶,共同学习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章程,自觉接受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义务要求,并坚持以正确思想和现代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相信这样的仪式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国家观念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心深处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公民意识。
(二)在综合实践中培养公民意识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参与意识,形成较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民意识的重要路径。
针对学校附近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在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间,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开展协助疏导交通的文明志愿服务,以增强附近居民的文明交通观念。活动中,学生佩戴学校志愿者统一标识,这在无形中增强了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成为他们不辞辛苦、服务社会的不竭精神动力。在志愿者长期耐心的疏导下,该路口的交通不文明现象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志愿者们的带动影响下,学生们增强了珍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还以服务文明、态度真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此外,在每年暑假前,学校会安排七年级学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以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并对社会发展提出建议。活动由年级段长担任总指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对活动做具体指导,并负责学生的活动安全。400多名师生按照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或集中或分组或个人独立开展活动。师生们深入街区,走访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派出所、邮政局、银行、移动通信公司等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和街道菜市场、花木场、农家乐、敬老院、面店等各行各业单位,全方位了解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个体户的基本情况、工作运行情况和发展规划,并就各自的疑问和发现的情况对走访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采访。在活动中,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倾听民意,了解民生状况。活动结束后,学生以“致街道负责人的一封信”的方式向街道办事处领导建言献策。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和高度的责任感参与社会发展,用自己的能力发现和改变社会不良现象,以增强服务他人、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在校园治理中培养公民意识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做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治理時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为标准选择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治理方式。因此,学校在实施治理的时候,要充分深入思考治理方式对学生的育人功能,以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参与的主体意识。
卫生间虽只是一方小小的天地,却足以以小见大,折射出个人、学校的整体素质。学校开展校园厕所文明大升级活动:按照标准设置了充足的蹲位、便池、水龙头和洗手盆,门口放置厕纸、洗手液。学校把学生当作学校的管理者,倡议班级志愿认领厕所管理任务,签订管理服务协议,定时清洁厕所卫生,做到墙面、地面、便池“三清洁”,使厕所内空气“清新”,干净无异味。学校还把学生当作学校的合作者,在平等、守信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和全体学生签订厕纸、洗手液等使用协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很少出现浪费厕纸和洗手液的行为了。协议的签订,无形中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契约关系”,分清了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了学生的契约精神,唤醒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另外,学校也一直设有学生议事会制度,议事范围包含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文化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包括校园手机使用、学生校服穿着管理、整理课效率、晨会活动设计、广播室宣传、午自习功能、食堂菜谱等。学生有任何好的建议或发现了哪些问题均可在议事会中提出并共商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找到提出合理诉求的路径,培养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获得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四)在拓展课程中培养公民意识
人们只有参与政治的实践活动,才能造就公民,培养公民意识。学校努力尝试使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课程化,让学生在拓展课程中经历、体验和感受政治实践。
学校设有“模拟法庭”课程,在模拟法庭上,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代理律师、证人等角色均由学生扮演,整个庭审活动完全按照正式的庭审程序进行:“审判长”威严神圣地主持着庭审,“公诉人”言语铿锵地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进行指控,“被告人”就案件事实进行供述,“辩护人”依法为“被告人”提供准确的辩护,“法官”语重心长地对“被告人”进行法治教育。“模拟法庭”课程以案释法,学生既能亲身体验庭审流程,学到法律知识,又能进行自我教育,充分认识到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感受到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从而大幅度提升法律意识。
此外,我们处在一个“有图有真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然而,无数的网络谣言告诉我们,有图未必是真相。初中生因为缺少社会阅历与生活历练,思想认识不够成熟,在繁杂的舆论面前会感到良莠难分、真假难辨。对此,学校开设了“网络舆论思辨”课程。授课教师会选择近期网络热点话题作为思辨素材,设计生活(社会)情境模拟、现身说理、观点争鸣、思考辨析等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生活中思考,在社会中思考,并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做到自觉抵制不健康、不正确的信息和观点,大力提升法律意识和素养。
学校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路径还有很多,比如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缅怀先烈、慈善公益等等。农村初中学校应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整合各种活动,不断探索和发掘更多活动式、开放式、探究式、体验式的教育载体,使公民意识教育做到日常化、普及化、灵活化、高效化,化无形为有形,去教化、熏陶、感染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充分体现,也是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者“公民意识”的基本素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