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及延伸

2021-09-10齐福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小学

摘要:当下,还是有很多地方对于孩子的音乐教育不够重视,有很多家长还是会错误的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给学生提供娱乐的学科,跟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相比,只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实则不然,音乐课对于孩子的教育在是同等重要的。现在我国所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单单指要重视学生的音、体、美,更多的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并且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此阶段孩子们的音乐课应该重视起来,通过正确的音乐引导,让学生对美好品德进行正确的认识。在音乐课堂中既能教会学生对音乐以及乐理知识的认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从课堂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正能量观念,是比较两全其美的,因此本文选择从德育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与端正的音乐思想。

关键词:德育;小学;音乐教育

一、小学道德教育理念

德育就是对人的品德教育,主要是指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教育,还有社会法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等,它不但是人们用来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人们分辨善恶、惩恶扬善的行为标准[1]。然而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大多都是7—12周岁的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一定的变化,而且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都处于黄金阶段,小学生对事物善恶分辨的能力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因为他们年龄还是太小,对于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是比较欠佳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必须要有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路打好扎实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有趣,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方法把品德教育教给学生,让他们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甚至一个国家的前途,为了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就必须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起来。

二、德育怎样更好的渗透于小学音乐教育的策略

(一)提供什么样的音乐作品学生才会更感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思想非常的活跃,而且对于声音的感知能力特别的强,对于一般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的变化的感觉都比较敏感,但是对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调式的听辨能力就比较欠缺一点,主要还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而且对于音乐理论知识比較缺乏,所以老师应该一步一步的进行教学[4]。首先我们对于一、二、三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给学生作品结构整体比较简单,旋律的强弱和节奏比较明显的作品,音乐一响起来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歌曲。德育教育思想也不要渗透的过于严重,只要教低年级的学生尊敬师长等一些简单的德育理念,只要他们思想上能够理解就已经足已。而音乐方面的知识也不用过于深奥,只要教会如何去学唱一首歌曲并节奏等方面不出现打的问题就行。低年级的学生上课主要是能动手动脑思维,跟着老师走,就已经很乖了。而对于四、五、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相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从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还有音乐基础知识等方面要比低年级的学生好很多。所以在给他们选择音乐作品方面,就可以选择德育背景比较渗透多一点的歌曲。比如给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教学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是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歌曲大意是抗日时期反扫荡的一天年仅十三周岁的小英雄王二小,在鬼子强迫下为鬼子带路,为了不暴露八路军,导致仅有十三岁的王二小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一首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歌曲,从中可以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要知道今天这样的生活是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多给学生提供类似的音乐作品,给学生进行音乐德育教育理念渗透课程。

(二)应用怎么的教学手法使学生通过音乐课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

音乐各方面的教学方式其实都离不开唱的,无论是欣赏教学还是乐器教学或者视唱练耳等等,其中都是包含唱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大多数的学生身体的器官都是属于未发育的状态,所以在给学生上歌唱课的前提,就是要保护好学生的嗓子。首先在上歌唱课时,开嗓练声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在歌唱前进行简单的开嗓,使他们保持舒服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歌唱,然而对于小学生的歌唱要求,并不需要他们在发声时有多专业,只要他们在歌唱时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符时值的把握,还有情绪上的投入,就已经是最好最完美的状态了。歌唱时如何才能正确的对情绪有所把握,只有学生在歌唱前对歌曲大意和作者以及歌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使学生真正对作品熟悉,知道唱到什么地方需要用怎样的情绪来表达。比如学生唱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是怀着激动的声情并茂的情绪,唱关于父母题材的作品是怀着感恩、感激的情绪去演唱,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状态。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手法有效的把德育渗透在音乐课堂之中,有助于学生既能学习到音乐课堂本该有的知识,而且还能有效的接受德育教育,老师才是真正的做到了“教书育人”即使教书,同样也在进行育人。

(三)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老师在本该有的教学基础之上,应该再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法使课堂更有趣让学生学的更快乐,小学的音乐课原本就是让学生放松的,所以让自己的音乐课堂变的更有趣,使学生即能在学习枯燥无味的文化课之后得到身心上的放松,还能从中学习到音乐作品和乐理常识还有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5]。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增加与课堂有关的游戏环节,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好也是处于爱玩爱做游戏的年龄,让学生在玩耍中不断探索音乐知识,学生可以从玩耍中学习到知识,而且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德育观念,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道路及人生道理打好基础。点评鼓励教学方法也是比较适合运用在课堂之中的,因为小孩子还是喜欢老师的鼓励以及夸奖的。比如老师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为小组形式,在课堂上如有需要回答的音乐问题,或者通过课堂学习到有关于德育方面的问题;还有比如上台进行歌曲演唱等一些活动,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小比拼,然后对回答过问题或者进行过表演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课堂变的更有意思同学们也更积极;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小红花或者棒棒糖之类的奖品,在快下课时用于奖励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小组,这样就会是其他同学在下节课听课更认真,回答问题更积极;老师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中的人物或者事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我们在小学时代必学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雷锋比成学生们未来需要学习的好榜样,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雷锋好榜样,让“雷锋叔叔”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楷模。在教学中,老师还可根据自己班级具体情况进行更好更优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更好的接受有意义的德育思想教育。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最重要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老师和家长一定要为孩子的将来打好基础,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真正的音乐德育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知,音乐教育要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起来,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来实现德育。

参考文献:

[1]钱国燕.利用教具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68-69.

[2]李苑.洛克德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J].音乐时空,2015(13):170,187.

[3]徐佳佳.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华夏教师,2015,(8):66.

[4]孙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8):66.

作者简介:齐福(1997.6.13-),男,汉族,籍贯:甘肃省庆阳市人,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17级在校本科生,本科学位,专业:音乐学,研究方向:德育在小学音乐中的渗透。

(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德育小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