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2021-09-10赵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数学思维

赵娟

摘要:数学的逻辑性特别强,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小学数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拥有更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此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

小学数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极具探究性的学科,而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好小学数学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尊重和认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还要结合新时代人才需求,深入研究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过分注重教学结果而忽略能力培养由于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教育问题越发敏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绩重要”的错误思想也随之而来。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类错误思想是学生思维培养路上的“拦路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而并非一味地追求教学成绩,要着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本该探索的年龄放心大胆脱离课本束缚去探索思考问题。

二、精巧设计各大教学环节,以扩展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每个教学环节如何科学、精巧设计,事关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仅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还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将整堂课的每个环节都精巧设计,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向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同时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实现了专业水平的提高,所以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例如,教师在讲“数的整除运算”这节课时,应充分选择一些能整除的数字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才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的数字,让学生找出能被5整除的数字,并通过列竖式计算发现整除时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能被6整除的数字,同样让学生通过列竖式计算发现整除时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在通过两轮发现后,再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字有什么特点”“能被4整除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最后通过与之前的两组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原来整除就是余数为0,即没有余数”。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对比和发现,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发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自信心得到了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和形成。当然,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教师应在课的最后设计自主总结环节,让学生自主地说一说“什么是除法”“什么是整除”“被3、4、5等数分别整除的数各有怎样的特点”“你能说一说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整除解释吗”等问题,进一步扩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采取的方式往往比较单一,提出的问题也只是针对课本上的问题进行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远远不够,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从而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对于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应耐心为学生讲解,通过思维引导帮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与此同时,应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推理,更好地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更多的是教师在进行单方向的讲授,这样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形式忽视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使得小学生很难在数学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能够完全吸收。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创新提问方式,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图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各类形状,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应予以充分的鼓励,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也要进行有效引导,进而提升整体数学教学水平。

四、巧用观察与对比

由于学生缺乏对抽象性知识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思维的培养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在讲解抽象性质时应引导学生采取观察与对比的学习方法,将抽象化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观察与对比中,教师应多采用实物,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得到亲身的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人教版“观察物体”教学中,教师将小物块进行相应的摆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画出相应的视图。教师可将正确的视图与错误视图相混淆,让观察后的学生在视图中进行选择,起初部分学生会出现自信心不足或对目标感到迷茫的现象,这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静下心来,慢慢思考,错了不要紧,还有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其对的思考与探索。

结束语

伴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始终摆在重要位置,且对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所以,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无论身处偏远农村、深山,还是在城市,都要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视为小学数学重要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形成更强的社会适应力。

參考文献:

[1]汪含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0):101-102.

[2]郭玲玲,周世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61.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数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