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2021-09-10黄蕾佳
黄蕾佳
摘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仅仅充当“保姆与警察”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以适当的方式疏导学生,用真挚的爱心感化学生。严慈相济,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关键词:教学实践;班集体的管理者;榜样的力量
一、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一家之长",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工作能力等很多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品德。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时机,努力在这个"大家庭"里创造出团结热烈的气氛。
1、班会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班会效果如何,对班主任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第一次班会上,我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学生的群体自我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我向同学们讲述了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中才不会干涸,以及众人拾柴火焰高等道理,谈了自己对他们的希望以及班级的努力方向同学们也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热烈的话语也冲淡了初来乍到一个班级的陌生感。又如在期末的一次班会课上,我向同学们说明,班主任也是班级的普通一员,要和全体同学同呼吸共欢愉,与班级同荣辱,并提出了要把班级培养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催人奋进的班集体,是否如愿.还需师生间的默契配合。通过一次次的班会活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增进了了解,都认为自己不仅仅是班级中的一员,更是班级的主人,同时既使学生感到亲切,产生加人这个班级的幸福感,又让学生感到一种凝聚力。通过一次次的班会活动,高尚真诚的种子播下了,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将师生之情升华到爱班爱校的境界,为在学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让班干部起好骨干带头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的带头人,他们或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或工作能力出色独挡一面,所以我们班主任对班干部的管理,应像乐队指挥那样,站在更高处进行协调。可以说,一个团结协作的班委会,就是一个文明班级成功的重要保证。开学初,为了能选拔出符合同学心愿的班干部,我首先是向教这个班的各科任老师了解一些同学的特长,然后在班级进行了民主选举。这样根据一周的观察,我结合民主选举的结果,推选出班委会以及团支部的组织机构。经过实践证明,无论是班委会还是团支部的每名成员都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并能在各项活动中起到率先重范的作用。带头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带头既是奉献也是锻炼学生工作能力的机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有这样一批好的班干部,致使全班同学在各项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既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班主任应以平等姿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只有用真诚对待学生,不讲假话,不哄骗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朋友,在老师面前讲真话,不撒谎。因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尤其中职生更加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所以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了解,摸清他们的思想、心态,以火热的心去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师生间真正理解了、信任了,班主任才能得心应手,学生诚实自觉的行为也逐渐升华为一种高尚的品质。班级工作就能处于一种团结、信任、蒸蒸日上的氛围之中。
二、班主任应用爱心沟通启动内力发掘优良品质
人都会有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也都有自尊心、荣誉感和自觉性。中职生处于容易走极端的年龄,靠制度的约束远远不能奏效,最重要的还是要用心灵去疏通。
首先,处理学生问题,不宜采取训斥态度,尤应避免当众训斥、威胁,找个僻静的地方,从理解、关心人手,逐步分析错误的原因、性质、后果,最后引导学生自己谈认识,明确错在何处,原因何在,这种冷处理比板着脸训斥使学生产生"抗药性"效果要好得多让他们觉得老师确实是在关心他,让他主动给你留下好印象。
其次,慎重对待向家长告学生状的做法,一般的错误和无知轻率的行为无需让家长知晓。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做儿女的不想让父母过多操心也是人之常情,这种朴实的自然情感是催人奋进的动力之一。家长参与"教训"学生,表面上看问题容易解决,学生似乎是不敢再"轻举妄动",但学生内心早巳产生反感,尤其会对班主任不服气,造成消极心理而不易教育。
总之,班主任要重视情感投资,要善于发现班级学生的优点,并加以称赞。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善意的贊美、充分的信任,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信心和自觉性。尤其对于后进的学生,班主任应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耐心,对他们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在教师中应提倡"微笑教育"。曾经有一位同学在给我的节日贺卡中写道:"老师,您的微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心灵的成长要用心来哺育,让教师真诚的微笑和倾心的赞美成为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与源泉。
结束语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应注意摸清情况,抓准时机,抓好苗头,抓住规律的东西,见到好的苗头就因势利导,使其发扬光大。对不良倾向,一旦发现及时分析危害,找出根源,做到防微杜渐,对班级所出现的规律性的问题超前做好思想准备。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教育学生,从爱护关心学生的观点出发,在要求学生的过程中本着以身示范的原则开展工作,班级工作"管理有法,管无定方",在实践中应随学生的不同而改变管理方法。列宁说"欺骗青年是一种犯罪"。用真诚去对待学生,不讲假话,不哄骗学生,学生就会把老师当作朋友,师生之间真正理解了信任了,班主任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学生诚实自觉的行为亦逐渐升华为一种高尚的品质。班级工作就能处于一种团结、信任、蒸蒸日上的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1]《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版
[2]《幸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王长华
[3]《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孙云晓,新世纪出版社 2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