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解题能力
2021-09-10贾正秀
贾正秀
摘要: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而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老师要注重就解决问题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解决问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本文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元化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多元化;解题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就是数学,而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是重中之重的教学内容。数学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老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去探索數学,采用一定的技巧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与自己达到高度配合,让学生的参与率提高。老师要给学生最合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多元化。
一、培养学生多元化解题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教学中,对学生、对老师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的掌握更多的解题方式,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敏捷,在课上的表现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让数学课堂呈现其乐融融的景象,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老师将解决问题方法变成多元化教学后,备课会更加完善,教学思路也更加良好,在课上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多元化的解决问题方法来让学生对各方面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让每个知识的连接点呈现在学生眼前。而且解决问题方法多元化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所感兴趣的内容不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面临新转机。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抽象且复杂,又是重要的学科,如果让数学教学中实现解决问题方法多元化,他能够让学生自主解题能力提升,并且积累各种经验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被彻底激发,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知识本就是“阶梯”一样的,需要一步一步来,所有的知识之间都是有相应联系的,老师在多元化解决问题教学中能够让知识的联系增强,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多元化解题能力的问题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们过分依靠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当中所提问的问题也一直与教材相联系,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模式单调,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2.教学过程传统化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师未能真正意识到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意义,始终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与学生之间并未展开深刻的合作。在这个背景下,学生无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对解决数学问题缺乏主动性,也不能正常展开数学教学活动。
3.缺乏师生互动
当今时代下,推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始终紧紧围绕学生们的发展需求展开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有效的互动教学良好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可目前的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无法深入展开互动教学,无法良好掌握互动教学的技巧,造成教学效果并不乐观。
三、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多元化解题能力的策略
1.建立良好教学氛围,培养解决问题意识
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变成主动,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针对数学题进行思考和解决,让学生的思维彻底被激发。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的数学解决方式多元化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去思考和摸索其他的解决方式,自主探究多元化的解决问题方法。老师要注重学生在课上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积极配合老师才能让教学彻底实现高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再动手、动脑、实践中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树立良好的数学自信心,培养数学多元化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样就能让解决问题多元化教学变得轻松。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化的情境当中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运用多媒体或者实物演示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激起探索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欲望,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的展开引导。例如,教师能够给学生们创设出具有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小夏每一个小时骑自行车十五千米,从家到学校距离3千米,那么小夏骑自行车到学校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解决时间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速度、路程以及时间的关系,精准的意识到速度与路程的差距。教师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案例,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形式下进行问题解决,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改变传统思维,运用多元化方法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打破学生养成的固有思维模式,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去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数学知识就像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一直按照固有的思维去思考,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不利于解决问题方法多元化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老师去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让学生了解分母的通分、转化计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小数,在课本知识后也有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老师要让学生去思考除了通分计算还有哪些方式。借此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掌握更简单的解题方式。化成小数的方式能够让简单的分数计算更加轻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还能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元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翠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20(25)
[2]刘冬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