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家国情怀的教育策略探究

2021-09-10杜春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家国情怀初中道德与法治

杜春蓉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要积极改进初中阶段道德和法治的工作方式,加强道德与法治在教学效果,学生的心理素养也能够在道德法治素养的培养下得到更好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学生在道德思想方面,学习成绩方面,身体素质方面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道德法治培养,这样学生的综合活动能力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的培养中得到更好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家国情怀;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001

引言

以往的教学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会有所忽略。所以现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甚至是学校都得对这门课程重视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更好的培养。由于现在的很多人都缺乏最基本的家国情怀,因此就会发生“台独”“港独”这类的事情。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再发生,教师就必须更加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从而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充分的培养。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进行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學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政治观念和自身的道德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代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缓解。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采用更加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产生对于教师的好感,从而学生能够产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兴趣,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就能够得到非常显著的培养,教学任务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教师在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教学工作中,要建立起与学生之间平等的朋友关系,让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感受到平等,自由,文明,和谐,民主,信任,这样学生就能够投入更加积极的,更加乐观的学习态度到教学内容中,从而开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挥它在教学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所增强,处于思维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思考中实现思维的发散,促进学生的思维进步。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感环境的教学方法。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大量形象的事物,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情境教学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为学生的道德提升创造途径。比如,《参与民主生活》一课教学时,便注重了情境的运用。首先,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就先用微课创设了一个可能存在的生活情境:“小王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同学经常在下课后上网,这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于是王同学拨打了市长热线。”并设置了问题:“你怎样理解王同学的行为?王同学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反映问题?”微课结束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回答。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漫画与语言为学生创造出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便于学生找到思考的切入点,让学生可以快速地进入到课堂生活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展开打下了基础。

三、以中国故事作为优质课外资源,丰富家国情怀内容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为同学们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也要探求创新的模式,中国的媒体比较发达,我们可以运用媒体的资源来给同学们进行中国故事的叙述,这种故事的讲述会让家国情怀的教育变得润物细无声,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净化。选择中国故事需要教师尽可能地筛选出时代性强、典型性强的故事。中国是追梦的中国、奋进的中国,我们要想让同学们更好地培养对祖国的家国情怀,首先应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例如超级计算机、中国天眼等科技的故事会让初中生有更强的兴趣,也能让同学们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国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其次,中国的大江大河也是给同学们进行中国故事讲解的重要素材,这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到我们国家最真实的景观、最真实的模样。我们还可以给同学们讲解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的故事,让同学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强大的自信;可以给同学们讲解时代楷模的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舍小家、顾大家的民族担当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内涵。只有让同学们通过这些故事了解更加真实的中国,才能让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对我们祖国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最深切的热爱,更有助于同学们家国情怀的养成。

四、理论结合实践,培养爱国热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热爱祖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促进民族团结”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借助线上视频或连线的方式与其他民族的学校建立互动,并鼓励学生扮演小记者对其他地区的学生进行采访,共享不同的民族文化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生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今后教育领域会朝着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要积极适应、改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利华,焦旭召.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09):42-44.

[2]项燕敏.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03):89-90.

[3]姜波.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之思[J].新课程(中学),2019(12):268.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家国情怀初中道德与法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