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2021-09-10王媛

当代体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高中生

王媛

当前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积极提倡“全民健身,健康第一”,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应当从实际出发,为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本文就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寻找并积极探索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当前的体育教学会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寻找相应的培养对策,以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身体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运动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人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结果表明:每天能够参加体育锻炼的占11.5%,每周能坚持1-2次体育锻炼的占20.5%,基本不锻炼的占比能达到68%,可见这阶段的高中生在体育锻炼中比较被动,锻炼习惯差,锻炼意识差,锻炼方式不主动。高中阶段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出现停滞不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当前的高中教育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所有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关注的焦点。

1 对影响高中阶段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有效性因素的分析

1.1 高中生自身因素

体育运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大多数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是因为他们对运动本身的兴趣,这比间接的兴趣要直接得多。所以导致他们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体育锻炼,他们只要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就会马上停止运动,这样是不可能形成比较好的体育意识。因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导致对问题的认识和评价还比较肤浅片面。再加上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以及日常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自身就不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宁愿闷在教室多做几道题,此类情况成为了大部分学校的普遍现象。正是受到种种客观原因和压力,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更是面临困难,仍需正面引导。

1.2 教师因素

一般而言,教师技术水平越高,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就越强,这就是为什么体育技术的发展与体育意识教育密切相关。在高中阶段,如果体育教师能经常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技术指导,能提高高中生的运动技能,就能引导高中生积极地开展体育活动,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同时一定要避免因为无法很好的掌握运动技巧和方法而造成学生的运动损伤,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势必会对体育教育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体育意识淡薄。与此同时,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教师需要掌握体育教学基本方法和因材施教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转变体育教育观念,积极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使体育教师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

2 强化高中体育教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有效性的措施

2.1 营造良好体育教育氛围

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对此,学校以及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激活学生体育运动细胞,这就需要从学生爱好、性格、接受能力等方面入手,创设良好的体育教育氛围。比如,科学设置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等,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如举办运动会,组织体育项目花式表演活动等,为学生提供缓解压力的机会,也使得身体得到锻炼。此外,要充分发挥出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利用学校广播、校园宣传栏等,针对各个赛事及时宣传,也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国际体育比赛,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校园氛围。不仅如此,学校也要多组织一些教师职工参加体育活动,借助于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渐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并对其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2 利用开放型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开放型教学需要将学生作为培养主体,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結构,提高接受、改善、处理和转换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这其中就要求教师放手于思想和实践;要求教师必须是民主的,可以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交朋友,以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绩效评价。如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努力与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采用“模糊定量法”对学生的优劣程度进行评定;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排球练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向体育教师报告自己的情况,讨论目标的数量,以组织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过去过于强调节奏一致,限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举例来说,在准备活动中,不需要每次都集体慢跑,同学们可以伴随着动听的音乐根据自身情况来跑。还有些方面的教学,比如跳远的起点是否正确,不应对水平杆的高度过分限制,可从兴趣入手,也可从局部或辅助实践入手。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意愿,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去运动,有利于体育意识的培养。

2.3 不断改善体育教学方法

为促进学生终身体体育意识的形成,教师要注意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伴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到来,现有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从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教学中。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手段,提高体育科学技术水平。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示;在多媒体平台上点评体育动作,指出易错之处,或让学生观察录好的动作,点评学生的动作。它体现了体育教学方法的互通性,体现了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利于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鼓励学生学习和实践体育知识的有效方法。

2.4 合理选择体育教学教材

高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体育设施和条件,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体育课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高中生的年龄、性别特点,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使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生的价值;在教学方式上,要向高水平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鉴于男女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尤其是针对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应鼓励他们从身体美、体态美和结构美等方面进行积极锻炼。在实践性教学中,可以尝试男女分开教学。男孩子可以进行对抗性教学。女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柔韧性以及协调性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励高中生积极参与运动。学校还应建立比较完善的器材管理制度,并且一定要做好器材的维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明确体育态度,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体育锻炼技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对促进学生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应从现阶段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探索,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高中生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