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

2021-09-10潘晓敏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潘晓敏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构建高效率课堂已然成为各科教学的共同追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我们需要数学,它是让我们获得高层次认知的台阶,同时,它能够培养让人受益终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小学阶段作为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大多数源于课堂教学,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俨然成为每个数学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数学教育看起来只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我们所接受的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所获得的数学教养,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教育背景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数学课堂追求的首要目标,对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不仅能够让其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而且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叫现状来看,一方面,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与学生直观化思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同质化严重,与数学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具有一定的出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那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吃透课改精神,在尊重数学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火”,从而深入落实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基于此,笔者将从“优化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合作探究,活跃课堂氛围、开展活动,提升数学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优化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好的导入过程,不仅能够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要求,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发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导入方法和过程是否适用于课堂是对教师教学理念和能力的巨大考验。因此,教师应从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谈话+媒体”引导的方式导入,比如,询问学生“大象和蚂蚁孰重孰轻?你是怎么计量它们的体重的?”激发学生思考。之后,再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展示“动物园”,让学生观看动物趣闻,在观看动物之间的“对话”中进一步思考体重的计量单位。进而,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教材内容,针对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最后,教师统一讲解单位的换算方式,以巩固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以生活化导入法或就旧知识法进行导入,比如,讲到计算类问题时,可结合学生学过的知识,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主动展开对新知识的探究。

二、合作探究,活跃课堂氛围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普遍且实用的教学方法,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上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不仅解决了被动式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从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适当的时机采取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在合作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以合作教学法来辅助教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 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对学生展开合理分组,比如,将学生按照“优劣互补”的原则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进行友好互动,对新知识展开组内预习,并整理出学案,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发言。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对知识展开针对性讲解,尽可能的让每组学生都能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之后,教师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小组内学生展开“超市购物”活动,并挑选一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最后,教师应以问题进行结尾,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思考。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

三、开展活动,提升数学能力

丰富的课堂活动不仅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又一重要途径,而且也是锻炼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会为学生打开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增强其拼搏精神和应变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学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落实到实处。

例如:在上数学课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述基础的教材内容外,还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一方面,根据课程标准,开展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数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巩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教师应开展教材内容之外的活动,比如“奥数竞赛”“生活探究”等活動,让学生展开对能力之外数学知识的探究和思考,从而挖掘学生创新潜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并适当的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仅是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落实,而且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铺路。在当下以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如果将数学学习的好坏仅仅理解为“刷题”的数量和速度,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学工匠。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理念,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唐俊贵.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N]. 黔西南日报,2021-07-05(007).

[2]汪波.多措并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天津教育,2021(10):76-77.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