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幼儿德育教育策略

2021-09-10钟凌云王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钟凌云 王艳

摘要:德育在任何教育阶段均属于核心内容,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德育活动中。针对幼儿展开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幼儿无论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存在发展不成熟的情况。本文立足于幼儿德育教学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幼儿德育教育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德育;课堂教学

引言:

如何利用且用好信息化技术展开德育,则成了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资源整合、良好师生互动、拓展园本德育课程、促进家园合作等各方面的优势,提高德育效果,有效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幼儿德育教育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针对道德教育来说,其是构建在社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需求之上的,它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来激发幼儿的情感意识以及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通常情况下,幼儿期的道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人类;二是社会,而自然和人类之间的行为准则,是一种教育行为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人必须从出生开始学习如何生存下来,道德素养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现代社会的立足之本。在幼儿园中优先考虑德育的根本原因是,幼儿时期是发展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机。在这段时间内,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年轻,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技能和思想的获得。儿童道德教育的新概念是帮助儿童建立,分享,有同情心并从根本上理解和遵守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二)信息技术对德育的影响

基于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背景之下,在教育活动当中使用电子产品的数量逐渐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面向幼儿的群体教育正朝着信息媒体时代的方向前进。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信息技术的持续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将以往的道德教育模式加以转变,为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保障。针对信息资源来说,其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怎样借助于这些信息资源是推广新型优质教育理念的重要工具。当今,儿童常用的信息教育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平台或交互式平台。实现了一个由教师,学校,父母和社会共同组成的社区,这才能实现教育是真正开放和公平的,所有儿童都受到平等的教育。

幼儿教育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对于培养道德素质和促进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信息环境有效开展幼儿德育活动,选择适当的科学技术作为教育环境,选择有效切入点,拓展德育课程资源,开展德育教育 我们需要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建立快速便捷的儿童道德教育模式,以实现师生的充分参与和充分参与。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的日常德育活动中,可以为德育提供新的动力来源,实现幼儿道德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幼儿德育教育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入教育资源

如今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让课程资源的内容和质量都提升了一个档次,明显减少了以往的教学问题。如传统的教学资源是以教材为主,课外资料为辅,教师在讲解时只注重教材中知识点的还原,没有对知识进行延伸,幼儿在接受知识时也没有深入思考,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慢慢前行,甚至停滞不前。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得多媒体被广泛运用到课堂中来。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同时加以讲解,将幼儿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符合幼儿活泼好学的特征,避免了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教师来说,使用信息技术来拓展教学资源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德育教育水平,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结合特点,攻克教育难点

幼儿在思维发展上面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一是直观性特点;二是形象性特点。所以,倘若想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那么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在全面了解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借助于电子交互式白板等相关技术的优点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他们可以在情感思维等相关方面产生共鸣,以便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其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整个环节中,幼儿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把一些不容易被幼儿理解的知识点形象化,令他们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为了进一步迎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特征,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运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使用幼儿熟悉的工具加以展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教育的单一化,促使其可以充分发散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提倡家校合作,促进德育实施

上文中提到,由于幼儿年纪尚小,在很多事情上他们都不能够自理,因此,“家长”不得不承担起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推进“家校合作”的开展。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家校合作”的开展途径十分丰富,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当下最为流行的通信软件,比如微信、QQ,与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反馈幼儿在园中表现的情况。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向家长传递德育的理念,让家长参与到德育的过程当中,这会对幼儿产生良好的影响。对于“德育”,部分家长可能感到陌生,他们不知道其具体的含义,更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考虑到这一点,幼儿教师有必要先从家长入手,让家长具备正确的德育思想与观念,然后再与幼儿教师形成紧密合作,共同助力幼儿品德素质的提高。幼儿园通过提倡家校合作,使得家长也具备了德育的能力,这有利于促进德育的实施,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够接受德育的熏陶与洗礼。

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起始阶段,为了从小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切不可忽视德育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在德育工作中需要巧妙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教学资源与教学实际,并且实现促进师生互动、拓展园本德育课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强化幼儿纪律意识以及促进家园合作等德育目的,助力幼儿在信息化环境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苟亚萍.幼儿园开展德育的途径探索[J].家长,2019(34):82.

[2]廖月丽.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240.

[3]欧阳斯雯.论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合理应用[J].新智慧,2019(33):2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