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策略

2021-09-10范茂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6期
关键词:学习质量学前教育提升

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以及幼儿教育管理人员的主要专业,且高校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质量以及学前教育领域的长远发展。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则应当积极优化当前教学策略,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质量;提升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求与日俱增,此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1]。要想为幼儿教育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高校务必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质量,而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则应当从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创新教学形式、转变课程设置模式、优化高校教学资源以及营造优良环境氛围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多管齐下,共同建立适宜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基于多层次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社会市场上各类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例如早教机构、启智机构、幼儿体能训练机构、托幼机构等,这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在面对幼儿教育工作时其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这也意味着对于高校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行业中大部分学生只能成为幼儿教师。基于这种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以及细分化的人才需求现状,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院校以及教师都应当针对具体的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优化,结合院校自身办学条件、办学特色以及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來综合制动教学计划,促使广大学生能够在这样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早日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在学习过程中吸收更多的专业知识,为自身未来职业发展与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改变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高校教师是重要的领路人,在实际专业教育工作中,教师更应当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大胆地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从社会、家庭、学前教育管理以及幼儿成长发展等多个方面去展开专业教育工作。同时,对现有的专业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式加以改革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学前教育本身是一项实践性与理论性均较强的综合性学科,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应当善于采用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如小组学习、分层教学、针对性辅导、现场指导、教学观摩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激发其专业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最终持续提升其自我学习质量。

三、转变课程设置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特长

转变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可以适当地增加了解幼儿心理以及幼儿园活动设计等更具实践性的课程比重,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核心素养,为其日后的职业工作、教学实践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其次,在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借助社团、第二课堂活动来适当地拓展学前教育专业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地积累相关幼儿活动实践经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特长,发掘自身潜力,并发展自身个性。除此之外,院校还可以结合学生能力基础适当地开展选修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专业知识学习机会,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师也可以利用“智慧树”等网络平台来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特长[2]。

四、坚持人才引进,优化高校教学资源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高校要做好各项教学保障措施,积极地引进高学历、高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有效地扩充院校教师资源。同时要加大投入,善于发掘并培养本校的优秀教育人才,为在职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经验交流等学习机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教学资源,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资金投入,积极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建设专业实验室、多通道教学平台、儿童教育观察室、幼儿教育综合实验室等,相应地增添体育、舞蹈、音乐、手工制作、科学游戏等先关的教学场所、设施以及器具等。通过切实地满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来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其学习质量的有序提升。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环境氛围

高校校园是大学生群体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良好风气对于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更是巨大的,在优良的校园环境氛围中,无论是学习行为、学习方式还是在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时间的安排上都能够给学生带来证明的激励,并且这种无形的引导通常也更加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首先,高校可以从校史、校训、校徽、校歌中挖掘出具有教育精神的价值理念,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渗透,从而提升他们对于育人工作的价值认可,逐步地树立良好职业信仰[3]。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借助学习园地、班级板报等文化载体从制度文化、集体文化等角度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帮助每一位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感与专业认同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了幼儿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应当沿着社会最新教育需求的变化步伐灵活创新、调整相应的专业教学目标、形式,积极转变课程设置模式,坚持人才引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不断输出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辉.基于实践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232-233.

[2]梅花.试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保育能力提升的方法和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2):198-200.

[3]李宁,戎计双.教育技术环境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J].科技风, 2020, 11(16):92.

作者简介:范茂,1981年9月,女,汉,四川,研究生,讲师, 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学习质量学前教育提升
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教学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质量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