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之路

2021-09-10袁姣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小学化学前教育对策

袁姣

摘  要:幼儿早期教育是一个人学习的开始,优质的幼儿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个人习惯。随着现代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新课改对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从目前教育领域的情况来看,有明显的“小学化”趋势,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以便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对策

学前教育小学化,就是利用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龄前幼儿进行教育。这种教学方法通常以灌输知识为目的,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态、个人习惯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学前教育小学化虽然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但在幼儿生长发育的其他方面难以进一步发展,容易影响幼儿的成长,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后果。

一、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一)生存压力使幼儿教育畸形发展

农村幼儿园小学教育的趋势非常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表现在生存压力大,幼儿园不健康发展。目前,农村幼儿园在校生人数大幅下降。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往往会让孩子去城市读书;一些农村小学是受利益驱使的,经常将幼儿教育与小学入学率直接联系起来,出现捆绑式教育。部分违背科学幼儿教育理念的所谓专项训练等被极大夸大,存在很多收费项目,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为满足家长的需求,农村幼儿园也盲目听从家长的意愿,强调家长的教育水平。因此,将英语、珠算等小学阶段性内容纳入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正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

(二)衔接工作的教学思想陈旧

幼儿大班时期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过渡时期,所以,处于该时间段的老师们所开展的各类学习活动都会趋向小学化的教学模式,老师们认为需要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从而使得幼儿们可以在升入小学时,更好地进行过渡以及适应,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小学的学习生活。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园通常都是一个老师把幼儿从小班带入到大班,大班所留下的老师继续如此的循环,从小班带起。这就会导致老师们在带完大班学生之后,其内心的潜意识之中会继续使用小学时期衔接工作的教学思想,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老师们无法更为迅速地转变该教学模式,导致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色彩比较严重。

(三)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力量有限

农村学前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很多学前教师来自非科班出身,无法有效掌握幼儿专业知识,不具备正规资质;其次,虽然有一些老师的职业是幼儿专业毕业,但在学习过程中,行业知识无法及时更新。很多幼儿园老师从来没有听说过幼儿园教育的相关指南。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消除了家长层面的所有障碍,教师也会成为影响孩子发展的又一障碍。学前教师只能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不能在科学的学前教育框架内进行,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完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如果要改善和优化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就需要从根本上着手,重新建立家长育儿理念。在这个阶段,很多家长的育儿理念主要是着眼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种以学习为基础的育儿理念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孩子的家长一味地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那么孩子的心理状态和个人习惯就很容易被忽视,这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注意对家长的引导,主要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定期为家长讲课或创建家长小组讨论育儿方法,也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总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侧重于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創新幼儿教学模式

改进和优化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方法是优化和更新幼儿的教学体系,幼儿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着眼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同时也注重个人的发展、幼儿的习惯和心理状态。总的来说,就是要摒弃以往基于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教学真正以幼儿为中心,与幼儿的年龄相适应。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游戏教学融入其中,以此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走向小学教育奠定基础。

(三)加强家校合作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家长会,以便父母可以来幼儿园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从父母那里了解孩子的动态和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家园合作和良好沟通的效果,这有助于制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计划。父母和老师必须更好地交流,并共同努力,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准备。家长需要充分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的教育生活,能以平常心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使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当幼儿遇到问题和犯错误时,教师应尽快与父母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因为二者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问题的严重性,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组织幼儿走进小学,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真实地参观某所小学,让他们与小学生交谈,邀请小学生向幼儿讲解小学生活,让幼儿真实地体验到小学的生活,减少陌生环境给幼儿带来的刺激,缓解他们紧张的心情,为进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

结论: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是现阶段多数幼儿园教学的主要趋势,同时还是多数家长和教师产生的共识。尽管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成绩,但长期下去,会对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及心理成长造成一定伤害,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完善,这样不仅是对幼儿园教学氛围的优化,同时更是对幼儿健康成长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刘朝清.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

[2]黄山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9(14).

猜你喜欢

小学化学前教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