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策略分析

2021-09-10黄沐

当代体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教师初中生

黄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灵发育的黄金时期,该阶段若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能训练,很容易使学生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开始戴起眼镜,且身体瘦弱。因此,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开展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与当代的教育理念是非常相符的。但是,在实际的初中体育课堂中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能训练的效果,打击着学生的训练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反思并发现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现阶段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能训练活动与学生身心特点不符

初中生的心智和思维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身体发育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但在实际体能训练开展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却认为训练量和效果是成正比的,为学生安排了大量、超负荷的运动,殊不知这样的训练安排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甚至还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阻碍学生的健康发育。除此之外,由于班级内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不同,一些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发育情况来安排针对性的训练,这种“一刀切”的训练形式无法起到体能训练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两极化更加严重。

1.2 体育课堂中的体能训练秩序混乱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大多数体育教师通常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希望以此来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严的形象,进而确保体能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殊不知,教师的这种做法只会导致师生关系变得疏远,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想法和身体发育情况,在安排体能训练内容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偏差。由此一来,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就无法开展有序的训练,甚至有些学生会因为心理问题而逃避体能训练,体能训练的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最终的训练效果自然不容乐观。

1.3 体能训练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此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体育课,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比较匮乏,再加上体育训练设施更新不及时,严重阻碍了多元化体能训练的开展。大多数学校的体能训练都是在操场上举行的,而且训练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不能感受到训练的乐趣,参与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另外,一些体育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体育课堂上的体能训练中,仍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做”的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训练,体能训练的作用无法更好地发挥出来。例如,在进行短跑训练的时候,大多数体育教师安排的训练方式都是让学生按照特定的流程进行练习,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最终影响了体能训练的效果。

1.4 初中生参与体能训练积极性不高

在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得到这样的景象:教师安排了体能训练任务之后,学生便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聊天、打闹,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各种宠爱,因为缺乏锻炼使学生变得懒惰,在对待体能训练时的积极性并不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与各种便捷服务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这也使得学生变得越来越“宅”,社交圈子变得狭小。初中生从小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再加上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存在问题,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效果自然无法保证。

1.5 体育教师没有重视体能训练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很多年了,但由于各地方的教育发展情况不同,教师对该教育理念的理解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由于初中生需要面临中考,教师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通常会将训练重点放在考试项目上。此外,有些体育教师仍旧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体育训练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经常将体育课“借”给其他学科的教师用来补课。正是由于体育教师没有重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导致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无法顺利开展,进而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 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体能训练策略

2.1 增加体能训练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确保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顺利开展,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能训练当中。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能训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例如,在进行乒乓球训练的时候,教师先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引入训练,以此来提高体能训练效果。教师将学生两两分成一组,面对面站立,教师随机喊出“乒乓球”“足球”,学生听到口令之后需要用手势比划出另外一种球类的样子(比如,教师喊出“乒乓球”之后,学生需要用手比划出足球的样子)。当小组中有一名学生比划错误,那么该小组就会被淘汰,最终留下的一个小组即为胜者。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在后续讲解乒乓球的相关知识时,学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对乒乓球知识有了初步掌握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训练要求,而且在学生训练完之后教师还组织了一场简单的乒乓球比赛,通过游戏和竞赛增加了体能训练了趣味性,确保了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效果。

2.2 丰富体能训练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体能训练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訓练中的教学方式也都是一样的。由于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体能训练,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例如,在传统的篮球训练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为学生进行动作演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样枯燥的训练方式根本无法起到体能训练应有的效果。对此,教师先在网络上搜集了一系列的篮球资料,并通过激烈刺激的篮球比赛导入教学,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训练的兴趣。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篮球明星,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最后,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讲解了篮球动作技术。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篮球理论知识以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能训练,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教师会仔细观察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并及时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多元化的体能训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了体能训练当中,逐渐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

2.3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初中生比较活泼好动,并且有很强的好胜心理,在开展体能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學生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和斗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挖掘出自己的潜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效果。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耐力和体力,体育教师组织了耐力跑,并采用了列队变向跑步练习法。教师让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担任领跑,其他的学而生在后面排成两路纵队,教师通过信号来调动领跑者,按照操场上提前画好的路线进行变向跑步。通过随时发出的信号改变跑动的方向,这样可以及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在学生跑步过程中,教师会随时指挥队伍变换形式,并且会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适当调整训练时间。此外,由于在练习过程中没有规定时间和圈数,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可以从中享受训练的乐趣。通过对学生兴趣爱好及心理特点的掌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确保了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顺利开展。

2.4 科学合理安排体能训练

由于初中生的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如果不能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内容和强度,很容易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造成学生受伤。体育教师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体能训练并不是训练量大就能取得良好效果,超负荷的运动只会对学生的身体产生负担。因此,体育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能训练内容,并且保证训练内容包含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等多个方面,务必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前,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柔韧训练,确保学生在后续的训练中不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在正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并不会单纯地安排一种训练内容,会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多种训练,比如锻炼身体素质的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再比如锻炼学生身体耐力的耐力跑。通过科学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内容,既避免了因为某一种训练量过大而对学生造成伤害,同时也确保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5 构建科学的训练评价体系

由于学生的体能、年龄、性别及体质等因素不同,在训练评价中要注重个性化、过程化,千万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里说的个性化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每位学生以自身为标准;过程化则是要注重对体能训练的过程进行评价,不要只看重训练的结果。例如,在进行800米耐力跑训练的时候,班级中有两名同学的成绩非常接近,但其中一名学生在前半段的成绩很糟糕,另外一名学生则恰恰相反,凭借较高的爆发力在前半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这两名学生分别进行了针对性的评价,指明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并为后续的训练指明了方向。通过建立科学的体能训练评价体系,提高了体能训练的有效性,使不同情况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正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及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能训练当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中学)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教师初中生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