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1-09-10冀文娟

高考·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传统数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基因,能够体现中国品格、中国特色、中国精神。曾天山教授说:“不仅是传统文化教师需要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各科教师都是需要提高的,要体现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一个时代性特点。”

曾天山教授说:“传统文化不会自然地在学生身上生长发育,必须通过教师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在学生身上进行价值的传递与文化的继承。作为链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将来在发展过程中,应摒弃简单的功利主义导向,不光是口头重视,还要在行动上落地生根,制度上加强,体现出我中华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本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为了更好的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堂,进行了下面的教学尝试。

鬼谷子认为如果人会运用捭阖之道,进退自如、人情练达,万事皆可能成功。解决数学问题也是,如果能够对一个知识点理解和应用到位,做到进退自如,很多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在這样的理念引导下,笔者将《同角三角函数齐次式》为研究对象,利用“进”与“退”的思想策略,进行教学探究。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5个环节:

(一)以退为进,回归本源

(二)以进为退,配凑条件

(三)乘胜追击,无往不胜

(四)进退自如,运筹帷幄

(五)如鱼得水,融会贯通

本节课的课堂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解决《同角三角函数齐次式》的数学问题,设计了5个环节,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方案,并且希望这节课的设计可以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一些人生问题。立足课堂,又以人为本,给学生一个俯视的视角,希望将课堂的解决问题的收获指导到人生的多个面向。

在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将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结合起来,既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希望通过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徐乃楠、孟建伟.论科学教育的人文化[J].新视野,2012(3):11-15

[3]黄海涛.对中学数学教学跨学科渗透意识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21):56-58.

作者简介:冀文娟(1982.3--)女,汉族,籍贯:山西晋中,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和高中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数学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少年力斗传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清明节的传统
设计之味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