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与运作策略
2021-09-10孙嘉炜
孙嘉炜
摘 要: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管会”)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教育模式,提供大量学生实践岗位,考核、教育至每位具体学生;通过强制流动竞争机制,满足所有意愿加入且达标的学生参与管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转型、促进学校德育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自管会;自我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在普通高中的三年学习生活中,需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校必须把学生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使受教育成为教育自己,别人的教育成为自己的教育。
一、发现问题:学生会的功能弱化
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很大程度上要结合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进行。发展学生组织是推进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德育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学生核心素养有效途径。但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普通高中或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考的压力导致普高的学生组织被忽视,学生会、班委等较多功能已退化;
(二)学生会是一个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舞台,但能满足数量不多,更多学生被拒门外;
(三)核心素养下要求教师从经验型转科研型,让教师力不从心,特别是侧重管理的普高。
为此,普高的学生组织急需创新,寻求新发展。分年级设立自管会,通过强制流动竞争机制,满足所有意愿加入且达标的学生参与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在管与被管中不断提升自己;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教育模式,提供大量实践岗位,考核、教育至每位学生,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功能。它填补了学生组织在年级层面的空白,优化了学生组织架构,提升学生组织工作成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转型;促进学校德育发展。
二、概念阐释:自管会的组织架构
年级自管会设年级纪管会、年级安管会、年级卫管会、年级学管会和年级督管会,皆配备若干组轮值小组,设正副主任各一名,按部门设正副组长各一名,正副轮值组长各一名,各部分别负责年级纪律、安保、卫生、学习以及自管会成员管理五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成员数量可达年级总数的三分之一,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设置。其组织架构如图1:
年级自管会不是独立的,它是学生会相应部门牵头下在年级层面组建的年级执行部门,承担了学生会的部分职能,紧密联系各班委干部。自管会与学生会、班委的关系如图2:
三、功能分析:自管会的存在价值
自管会能促进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帮助学生肯定自我能力,挖掘自我潜能,提升自我目标,从而形成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推动个人不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一)实现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明确化、具体化。自管会凭借大量的学生,确保每一样工作都在原学生会基础上进行细化,追求“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有效贯彻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提升执行能力,实现自管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精准化教育
自管会能精细化考核至每位学生,同时配备各层次的教育,实现学生的精准化教育。如年级纪管会通过班级坐标方法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情况,并积极联系班委干部开展点对点教育,充分发挥班委作用,优先消化大部分学生问题。较难问题,则转交学校教育。
(三)提升生自管成效
自管会的实施,提升学生主动性,最大覆盖面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觉进行民主法制精神意识。同时,自管会工作是有组织的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管与被管的服务与监督中,推动换位思考和理性思维,提升工作成效,积极落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四、操作策略:自管会的运作方法
(一)重视制度规范
规范的制度是用来规范学生学习生活的,它能保证学校具备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也是自管会成功的重要前提。同时,它更需要规范的运行,确保高效运转,良性发展。
1.相宜的制度
自管会是学生会的延伸,本校學生会各项制度肯定优于任何学校的借鉴,在它基础上进行修改、增补,形成一套年级自管会制度。各项制度的修改、增补需切合自管会实际运行需求,为其良好的运行保证基础。同时,制度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需配备完善机制。制度的完善能最大限度发挥功能。在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自管会干部、成员实际工作中提出的建议、广大同学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提出的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育工作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等。期末,由学生会主席团召集各年级自管会重要干部,定期召开自管会各项制度集中诊断优化会议,进行修改与完善。
2.规范的运行
制度更需规范运行,自管会各部门、成员要按规办事、精诚合作。首先落实好制度学习环节。特别是新高一年级,通过不同人员解读,如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导师面向自管会部门、高年级干部面向新高一年级干部等;借助各种活动竞赛,如知识竞赛、工作分享会等,促进学生、特别是自管会成员对自管会制度的学习了解。其次落实好工作监督环节。通过网状监督模式,全方位抓好自管会的各项工作监督。如自管会部门组长、轮值组长对成员的工作评价、各班委对自管会的工作反馈、广大学生对自管会成员的举报(意见箱)、督管会对各部门、成员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二)加强各层指导
自管会是学生主观能动的实践活动平台,其主观思维决定工作成效。需学校各种提供培训与指导,提升他们具体定位和为他人服务的自觉意识;提高工作中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1.年级结对,实践指导
年级自管会成立后,高二年级自管会各部组长在第一个月委托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对对应部门的成员进行薄弱环节培训和工作实践指导;对干部进行一对一的传授管理策略、服务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不断提升他们的战斗力,促进相对独立年级自管会工作的传承。
2.导师制度,把握方向
为了提升教师的指导力度与效果,聘请德育处主任为各纪管会导师、德育处副主任为卫管会导师、安保主任为安管会的导师、教务处主任为学管会的导师、团委书记为督管会导师、年级组长为自管会的导师,为自管会的相关工作出谋划策,解疑答惑。
3.教师培训,提升能力
由团委、德育处拟定自管会培训计划,提供各类培训指导。如:各导师定期给部门成员开展培训;年级组长给各自管会开展培训;邀请校外名师开展各类培训等。
(三)巧用梯度建设
学生组织建设应循序渐进,遵守其发展规律,巧用梯度建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有梯度的思想宣传
思想宣传是自管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主题班会、宣传讲座、宣传窗展出等,促进全体学生理性认识自管会,从内心去期待、拥护它。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有梯度的思想宣传,结合学生的自管会工作具体实践循序渐进的宣传,不断提升学生思想认识高度,激发学生认知自己的不足与需求,提升学生的工作热情,为自管会的起步奠定良好基础。以“自管会的功能”为例,见表1:
2.有梯度的学生教育
传统对学生教育中侧重他人教育却忽视了自我教育,学生也缺失自我教育能力。当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自管会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但这过程要有梯度,见表2:
3.有梯度的发展抓手
自管会的成长需要抓手,且其同样具有梯度性,具体如见表3:
表3
(四)创新工作方式
1.联合周会
学生会、自管会、班委,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所以,自管会的周会定位为以自管会为主,学生会、班委共同参与。由年级自管会主任各自负责召集并主持联合周会,具体见表4:
2.流动竞争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促进学生管理学生转为学生管理自己的发展,自管会采用强制流动竞争机制,让所有意愿加入且达标的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同时竞争力的驱使提升学生的自我要求,提升其发展动力。以学期为单位,通过每月的考核记录,按一定比率强制执行末位淘汰制。自管会各类干部则每学期期末进行改选选举,重新组阁。
3.网状监督
前文已说明“工作监督”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实现它以达到预期效果?结合自管会具体情况,创新工作方式,学生会督导部牵头,年级督管会为主,打通自管会内部以及与学生会、班委之间各类监督通道,实现网状监督,促进自管会、学生会、班委融为一体。具体如图3:
五、反思总结:自管会的成效与思考
三年多的运作实践,实现以自管会为中心的学校管理局面,学生、教师、学校都有所提升。
(一)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思想上的提升。促进学生理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本质,树立主体意识。从以前招志愿者积极性不高,甚至报名后无故不来,到现在踊跃报名,需执行报满即止。
能力上的提升。通过自管会工作的参与、组织、执行、反馈和总结等,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意识、能力和素质。比如学校大扫除变更为美化校园“自助餐”活动,不统一时间、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校的卫生死角,想办法解决,效果非常好。
(二)促进教师成长转型
优化教师工作时间的分配。教师的重心不是坐班管理而是答疑,且轮到次数明显减少。既解放了教师,促进其转型发展,还提升了教学效果;
提升教师教育学生的成效。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自修课效率大大提升,倒逼科任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师生关系更融洽,使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更清楚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需求;也解放了管理教师的时间,转而思考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促进学校德育发展
以2017级为例,德育处处分与班级考核数据可说明自管会的存在价值,具体见表5:
学生组织的存在本就是学校德育发展的一张王牌,自管会的出现,让德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大覆盖面的从纪律、卫生、安全、学习、监督五个方面,参与、组织、执行、反馈和总结五个维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过程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立德树人。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进行大胆设想:
1.重视成员的思想性
思想是支配一切行动的指南,自管会会员是自管会工作的主体,其思想不到位,自管会工作难出成绩,甚至会出现大量学生反对自管会存在的状况。所以,在自管会建设中一定要抓好:秉公执法,追求本质;各司其职,精诚合作;严于律己,生活引领。
2.设想建设的课程化
2014年教育部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若能将自管会建设课程化,必然更大程度的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学校立德树人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尹冬梅、丁力.《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时事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1-284页
[2]贺乐凡、周韫玉、黄泰山.《自我教育—教育的至高境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1-235页
[3]蒋自立.《蒋自立与自我教育》.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1-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