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师礼中的苏灯传承生命力

2021-09-10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21年3期
关键词:灯会拜师苏州

陈佳慧

新春来临,正是苏州人欣赏传统苏灯的好时候。近日,苏州姑苏区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邀请苏州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筱文,以及女儿汪丽秋,来到社区为居民介绍苏灯样式与工艺,让大家近距离接触传统民间技艺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姑苏区人社局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与此同时,一场意义非凡的拜师仪式在现场举行,备受关注。

“00后”大学生正式拜师学艺

苏州灯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盛于唐宋,明清尤为风行,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明清时期,苏州的灯节更是盛行,吴趋坊、西中市、吊桥、南濠街一带,灯市兴旺,蜿蜒数十里。由于灯彩兴旺,带来灯市、灯谜、灯游、灯宴等相关灯文化活动。兴旺时专门售卖苏州灯彩的灯铺达100多家,多集中在阊门沿线一带。

在汪筱文的记忆中,苏州的传统灯会除了元宵节与中秋节,曾经也有很多“节点”,如迎春灯会、五一劳动节灯会、避暑灯会、国庆节灯会等。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由于新科技的冲击及传统繁复工艺的限制,苏州灯彩渐渐失去吸引力。与此同时,制作苏灯过程漫长,难度高,学艺更需要从剪纸、绘画等多个方面打基础,需要多年打磨。他之前收过的徒弟都陆续离开了苏灯这个行业,令他感到十分遗憾。

但活动当天,一位“00后”的拜师学艺,让人们看到了传统工艺里的新鲜活力。今年刚刚考上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苏州大学生汪羽正式向“非遗大师”拜师,并开始系统学习苏州灯彩制作技艺。读拜师帖子、敬茶、鞠躬……汪羽认真庄重地完成了拜师流程。他说,早在2004年苏州国际旅游节里跟着父母流连在美轮美奂的宫灯之下时,自己就开始了与苏灯的缘分。初中时,他就读的振华中学开设了苏灯兴趣小组,虽然他当时无缘参加,但也对它更加关注。直到去年,他的妈妈在工作中偶然认识了汪筱文的女儿汪丽秋。在妈妈代自己表达了这方面的兴趣后,汪丽秋表示,非常欢迎汪羽来学习,而且还可以请汪筱文当师傅。汪羽喜出望外,便有了这场正式的拜师仪式。

“一方面,我非常喜欢苏灯,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年轻人的肩膀上承担着一种保护传统、继承传统的责任。”他说,“作为警校的大学生骨干,我更要力所能及地发挥自己的力量,除了学习苏灯技艺之外,也要把传统工艺带到小组的活动中去,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感受它的魅力。”

“简式”苏灯走进当代生活

其实,在苏城内受到苏灯艺术熏陶的学生并不止汪羽一个人。早在十多年前,汪筱文和汪丽秋父女就带着苏灯制作技艺走进了校园。这些年来,他们在苏州市的多所中小学校开设了传习班,每周坚持给孩子们上课,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此外,父女的灯彩工作室还和苏州技师学院合作,技师学院为其专门开设了灯彩学习课程。

与此同时,苏灯也走进社区。正如在当天的活动中,不少社区居民在汪丽秋的指导下,用准备好的材料完成了一个个小巧的花窗型苏灯。

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汪筱文和汪丽秋展示并指导居民完成的苏灯,和人们想象中的有所不同。它们不是印象中那些悬挂在公园里的大型宫灯,而变成了一个个小巧、时尚工艺品。

以元宵节的兔子灯为例,它们在父母的手中小了一圈,颜色也从传统的红红绿绿变成了颇为雅致时尚的颜色,甚至还有近年来流行的莫兰迪蓝,此外点缀了金色饰品链条,中间可以放置迷你电灯泡,一打开,小巧可爱且流光溢彩,从3岁的娃娃到30岁的女性都难逃它的魅力。

父女俩还推出了一个以苏州园林花窗为原型的小苏灯。它的特点是素雅且易于制作,非常适合让从未接触过苏灯的人们亲手体验,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个“花窗灯”也搭配了链条,做完了,可以挎在肩膀上“凹造型”。

从60公分的传统宫灯缩小到20公分的小宫灯,从需要4个多小时制作时间的苏灯减去一些步骤,减到2小时可以完成的DIY材料包,与此同时,又将更多吴文化元素如吴门画派融入到小苏灯中……苏灯作为非遗技艺,正在与时俱进地悄悄发生改变。这些都是汪氏父女为了传承这门非遗技术而做的减法。面对传统工艺在当代的现实问题,父女也在尽自己的努力,在保护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让苏灯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去。

活動这一天,19岁的汪羽正在汪筱文的指导下耐心地弯苏灯的铁丝“骨架”,大厅后方,社区居民则一边黏合着“花窗”苏灯的布面,一边不断向汪丽秋请教。在迎接新年的热闹中,人们在感受传统苏作的雅致美丽时,也感受到了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

猜你喜欢

灯会拜师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宋朝的灯会
灯会
柳公权拜师
欧阳修拜师
李固千里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