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2021-09-10陈婷

高考·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

陈婷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高中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探索并创新英语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在各项活动设计中必须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联系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的语言知识展开自主建构与学习,促进其语言技能的稳定发展,加强学生对文本中文化内涵的认同,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活动观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究竟是怎样的活动呢?只是教师带领学生把文本翻译一遍,搞清楚汉语的意思就可以吗?那么笔者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模块四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中的阅读课文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的学习活动为例,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与策略,希望可以为其他的教师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主要特点

(一)学习活动的综合性

1.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整合性

英语课程内容包含六个要素,分别是: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六要素的整合性,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将六个要素进行有机地融合,教师要围绕某一个单元的主题语境来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单元中某个语篇类型来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获取相应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与此同时掌握相关的语言技能,能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对英语语篇进行学习和理解。

2.语言技能提升的整体性

语言技能包含听、说、读、看、写。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教师要开展能够促进学生多项技能共同提升的整体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五项技能的综合发展,要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如口、眼、耳、手等来参与英语学习,以此来加快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接受速度,在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吸收、理解和内化的过程中促进其语言技能的整体发展。

3.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全面性

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设计简单的、机械的技能训练,也不能只顾着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的语言知识,而要开展综合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将核心素养进行相互交融,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较强的语言能力,并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稳定发展,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的人。

(二)学习活动的关联性

1.主题语境的一致性

在某个单元或者某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相同的主题语境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要保证各项学习任务与主题语境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增强英语教学的连贯性,有利于让学生在主题语境的提示下,快速地从大脑中搜索相关的记忆,从而对语言知识展开自主地建构和内化,有利于增强语言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强化高中生的语境意识。此外,基于同一主题语境来设置具体教学任务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整体、连贯、系统的知识体系。

2.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相关性

如果主题语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互相脱离,那么是难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热情的,反而还会磨灭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度,逐渐进入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学习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相关性,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熟悉的、可利用的教学素材,以此来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对新知识展开自主的建构,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3.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英语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对新知识主体建构的过程。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将以往独断、权威、专制的角色向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有效转变,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来考虑、分析并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英语课堂的中心,从而将以往被动的 “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各项实践中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個人能力。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一)深入解读文本

1.文本的内容: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是一篇叙事性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简·古道尔。本文共四个段落,内容分别是:①简的日常工作;②在工作中的新发现;③简的希望;④总结。这篇文本从整体上彰显了伟大女性的人格魅力。

2.文本的意义:①这篇课文可以为高中生的语言输入提供素材,学生可以从中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句型;②文本是单元主题“女性成就”的典型案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把握;③该文本也凸显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意义,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文本的语言:①文章采用了精妙的标题“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A student”是与主人公简·古道尔的身份不符,但却体现出人物“谦逊”的品质,这是在处理“人与自我”关系时应该倡导的;②文本用三段内容介绍了简在工作的三个方面,从侧面突出了简的人格品质;③文本还用了behave,behavior,observe,outspoken,respect等核心词汇,以及分词做状语、倒装等语法项目。

教师结合高中生的具体情况,将文本解读中的内容转化为课堂上具体的学习活动,以此来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二)确定教学目标

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结合高中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层次:使学生掌握简·古道尔的基本信息,并尝试概括简在文中的三个角色,运用关键词汇描述简在三个角色中的具体表现。

2.应用实践层次:使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推理,概括简身上的人格品质。

3.迁移创新层次:评判文章题目中“student”这个单词有何独特意义。

4.迁移创新层次:使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并依据现实生活,写一篇“人与自然”的演讲稿。

这些教学目标不仅强调学生学习英语的具体过程,而且也呈现了最终的成果,便于学生操作,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水平。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学习理解类活动

(1)感知与注意

首先,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来导入这篇文本,师:“Today,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another great woman.”并利用现有的媒体资源向学生呈现了古道尔的相关图片,并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了本文的重要单词如chimp,respect,behave,behavior……接着引导学生结合所出示的图片,从文本的题目入手来预测本文的大致内容和主要意思,以此来锻炼高中生的预测和推断能力,使学生获得对这篇文本的初步感知。

(2)获取与梳理

其次,教师引导本班学生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来梳理文本的大致内容和主要信息,并向学生抛出了具体的问题:①Who is this woman?②What’s her job?③Where does she work?④What does she work for?⑤Is she a woman of achievement?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文本,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从文本中获取相关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梳理语篇的脉络和内容。

(3)概括与整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把握文本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What roles does Jane Goodall play in the passage?”这一问题并不能从文本中直接获得,而是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对文中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提炼,主要锻炼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对于基础稍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出提示,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比较简单的选择题,Does Jane play the role of a guide,a researcher,a protector,a teacher,a worker?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即第一段的角色是a guide,第二段的角色是a researcher,第三段的角色是a protector)。继而教师以“W hat did Jane do in each role?”这一问题来推动学生探讨“三个角色”的细节信息,并组织学生概括、整合这些信息,使学生对其展开深层的思考,在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应用实践类活动

在应用实践层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中关于简·古道尔的工作活动、工作环境以及起初所遇到的困难的描写展开分析、判断与阐释,通过“What brilliant qualities can you find in Jane?”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再次审视文本,对文本中的信息展开分析与推理,进一步挖掘简身上的人格品质,与此同时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受到优良精神文化的引导,最终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双重内化。

3.迁移创新类活动

(1)跳出文本,客观批判

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文本,上升到客观批判的层面,对文章的标题展开评价。在学习理解层次和应用实践层次的学习活动之后,学生已经知晓了简在这篇文本中所扮演的三个角色,分别是:a guide,a researcher,a protector,但是标题却是“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所以,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提出问题,师:“标题把主人公界定为student,是否与文本信息匹配?这个标题是否算一个好标题?如果不好,你能拟出一个合适的题目吗?”通過开放性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思维品质。

(2)创设情境,以读促写

教师根据教学文本创设了迁移创新的情境,师:“根与芽(roots and shoots)是由主人公简发起的,是一个促进人类关心环境、关爱动物和关怀社区的项目。我们国家也有不少地方成立了“根与芽”组织。现在受“根与芽”组织的邀请,由你代表简发表演讲,那么你会如何写这份演讲稿呢?”通过设计以读促写的迁移活动,有利于让学生将在文本中习得的词汇、语句和句型运用到写作当中,可以强化高中生的综合技能,同时进一步深化其对文化内涵的感知,使其明晰人与自然间和谐的关系。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要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枯燥模式,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吸收、理解和内化,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逐步实现思维的活化,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将高中生培养成为素养型的人才,把英语学习活动观贯彻到底。

参考文献

[1]杜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J].教学研究,2019,42(06):119-124.

[2]任舟.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

[3]陈思琪.英语学习活动观下高中英语写前策略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17):232-231.

[4]汪富金、宋顺生.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4):69-76-107.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例析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中英语读写课读说课中的实践
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