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群文阅读教学

2021-09-10贾晓莉

高考·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文言文高中语文

贾晓莉

摘 要:文言文不仅属于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关键构成板块,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研读性,不过文言文也是高中在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不少教师为改善教学质量,帮助他们学习好文言文,都在尝试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且效果不错。笔者主要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作探讨,并提出部分个人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近些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模式,指的是师生双方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课堂上共同阅读、分析和探究。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深入理解文言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知识、道理和文化内涵,推动他们身心均健康发展。

一、认真确定群文议题,合理选择文言文阅读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想有效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群文的议题,以此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文言文,为整体教学指明方向,把准备工作做好。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不仅题材丰富,涉及到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选定议题十分重要,教师可根据文本主题筛选,或从文言文中提炼概括,也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再选择同一议题下的文本,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素材,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开展《劝学》教学时,教师可以把群文议题确定为“学习”,将《师说》整合起来构成群文,其中《劝学》说的是借助外物学习,《师说》说的是要从师,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要向外物学习。当确定好群文文本以后,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两篇文言文的作者和创造背景等信息,再布置初读任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读两篇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通读《劝学》全文,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通读《劝学》全文,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如何逐步推出本文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展开论述的?分析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然后组织他们围绕这些问题阅读这两课文,使其初步了解这大体内容。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同步研读两篇文言文,重点是鉴赏比喻论证、正反对比等方面论证法的妙用,引领他们简要评析语言特点。

二、做好学生指导工作,高效阅读文言文群文

现行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篇幅往往较长,大部分都富具深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做好指导工作相当重要,尤其是在群文阅读教学下,教师更需扮演好组织者和辅助者的角色,使其高效的阅读文言文群文。具体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提问、布置任务、设置语言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指明学习的主方向,使其学会阅读、分析、理解文言文,以及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帮助他们从文言文中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实施《荆轲刺秦王》教学时,教师可以和《鸿门宴》一起施教,中心议题确定为“古代记叙散文的学习方法”,先按照“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書和对照注释初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的流程指导学生阅读与了解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其找出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和故事线索等信息,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荆轲、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与描写手法,给予引导性提问:从课文中看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典型的、有表现力的句子加以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樊於期呢?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如何看待荆轲这一形象?司马迁如何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等,使其找到明确的思考方向,让他们高效阅读文言文。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个性解读文言文群文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活动的主体已由教师慢慢转移至学生,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关键所在。针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同样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把群文阅读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个体,且赋予充裕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究,鼓励他们个性化的解读文言文群文,敢于提出个人看法与见解,通过积极发言相互交流,由此锻炼群文阅读文言文的技巧与窍门,使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以慢慢提高。

此时,在进行《赤壁赋》教学时,教师可以设定群文阅读的中心议题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同《游褒禅山记》组建成群文设计阅读教学。教学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赤壁赋》的感情脉络;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翻译;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结合作者处境体验文中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游褒禅山记》中从记游到议论,即“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通过创作实践来体验;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领会通过自己经历反思人生、总结经验,从而更好选择未来的人生精神。当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务以后,教师组织他们自由发现,总结和分享各自的收获,针对遇到的疑难点一起分析和解决,最终透彻解读文言文。

四、引用小组合作模式,集体阅读文言文群文

高中生虽然在小学、初中阶段有所接触和学习文言文,但是之前的文章篇幅不长,内容还易于理解,整体来说学习难度不大,但高中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文言文,无论是篇幅、还是难度均有明显的增加,他们有时紧靠个人难以透彻理解,这就要用到小组合作模式。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时,更是要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提倡学生积极发表自己观点,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解题阅读解决疑难问题。

在这里,以《寡人之于国也》教学为例,教师可同《过秦论》组合在一起成为群文,将中心意图设定为“治国”,两篇课文均宣传仁政思想,对学生来说不仅深奥、难以理解,还较为陌生,他们在阅读中极易遇到障碍。具体来说,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归纳《寡人之于国也》中“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分析“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研究文中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通过把握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归纳、掌握《过秦论》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了解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等,辅助他们真正理解仁政思想。

五、善于对比阅读群文,锻炼文言文学习技巧

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而言,由于在同一议题下有两篇或更多文本,这些文本虽然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区别也很大,所以说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了解同一议题下不同文言文的共性,还需善于引入对比法,使其分析文本的不同,包括字词用法和思想情感等,锻炼他们的文言文学习技巧。同时,高中语文教师指引学生对比阅读文言文群文时,还应让他们体会到谋篇立意、结构布局等方面的不同,使其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举个例子,在《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中,教师可同《逍遥游》组建成群文,中心议题确定为“古代抒情散文”,知道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来阅读,分析两篇课文中的异同点和联系,锻炼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师先引领学生了解两篇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作者信息,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使其从多个方面对比阅读,如:在文章结构上,都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感染力强;从创作背景上看,作者都生活在官场作风腐败、社会气息腐朽的时代,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才创作这些文章;不过庄子抒发他的在绝对自由里寻求解脱之心,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观点,而陶渊明抒发自己归隐的志向,所追求的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从内容和思想情感上看,两篇文章都对自由十分崇尚,表达对自在、融入自然的理想追求,《归去来兮辞并序》是受《逍遥游》所影响的产物。

六、深入发掘群文内涵,优化文言文阅读效果

文言文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从表面上看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从深层次来分析,往往揭示一定的哲理或道理,或是在传承某种精神,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更好的发挥出群文阅读的作用,教师除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方面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带领他们深入发掘文言文的内化,重点解析文本的主题和深意,使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透彻理解课文,内心受到熏陶与感受,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比如,在《苏武传》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中心议题选定为“古代人物传记”,与《张衡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起组建成群文,先带领学生逐篇阅读文言文,结合课外资料基本了解苏武、张衡、廉颇、蔺相如这四个主要人物的生平经历与相关事件,结合课文背景分析与探究作者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技巧与方法,培养他们归纳、整理文言文中常见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及好习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这三篇文言文的内涵,重点探讨这四个历史人物身的优秀品质,使其认真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伟大科学家的原因,让他们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认识到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结合文言文的特殊性不断改进和创新群文阅读教学,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其更好的学习文言文,助推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林清.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76-77.

[2]林良猷.群文閱读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11):33-37.

[3]陈瑞平.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32):43-44.

[4]姚佳宏.浅谈群文阅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探究[J].课外语文,2019(25):10-12.

[5]陆宇.群文阅读基础上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探析[J].中学语文,2019(15):67-68.

[6]]许志东.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考试,2018(37):23-25.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文言文高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会背与会默写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文言文阅读练习
群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