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视域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2021-09-10张昭晗

时代商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改革路径校企合作

张昭晗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院校和国家相关部门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推行的一种新型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是以企业需求为基础,培养专业对口的技能型人才,以此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该模式发展至今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引言:

在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渐渐成为了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这是由于受到了工作岗位性质、行业需求以及人才技能结构特点等方面的影响,促使职业院校必须深刻践行这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最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各种政策对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进行规范和完善,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以及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度。对此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与时俱进,明确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不断强化和巩固校企合作模式优势,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终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具有极强综合能力的人才。

一、校企合作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充分联系,促进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利共赢,但也不乏一些问题存在。例如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滞后、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双方合作深度不足等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需求之间不契合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相关岗位能力定位并不高,有些甚至直接将其看作简单的冲毒性技能型劳动力,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从学校角度来看,由于其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企业的直接参与,导致无法及时适应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发展需求,和其相联系的课程体系就难以和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最终出现人才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与企业期望差距过大的情况[1]。

(二)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代发展之间不契合

从职业人才的培养角度来看,其教育教学理念之中还涵盖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具体看法以及活动执行的相关态度。从其执行情况角度来看,依然存在教学理念和时代发展之间不契合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这几点:首先,有些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和认识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要求和使命。其次,没有深刻理解职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导致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和滞后,并未将新工艺和新规范等体现进去,导致学生普遍无法满足严格的岗位需求。最后,没有全面理解职业教育和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基本关系,因此对于现阶段的产业转型和技术革命等新形势无法有效应对,更不能以学生需求为核心进行教学改进和创新。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需求之间不契合

有些资历较老的教师长期以来都不进行教学方式更新,未依照当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式创新。有些新入职的教师由于缺乏岗位历练,教学能力和方式普遍没有针对性。虽然信息化教育已经开展并落实多年,但还是有很多教师无法科学合理地应用当下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进行全面指导。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点

(一)构建长效机制

优质的长效机制是促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重要保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与学校之间会通过相关制度、激励措施、组织架构等建立起专门的合作机制,以推进双方共同发展。一是始终秉持协同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即学校应积极应用企业中真实的生产场景,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利用企业文化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进行熏陶。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应主动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以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调整[2]。企业自身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从原先的人才应用转为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和职业院校共同作用培养出自己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二是需建立起互利共赢体系。在了解双方职责和权利的前提下,通过构建互利共赢体系,在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同时,激发双方合作热情,促进合作关系稳定发展。三是建立保障机制。校企合作是一种跨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涵盖了企业、职业学校、行业以及政府等多个方面。在这之中物质、组织及法律等保障措施是长效机制建立的有效手段。政府在其中需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断鼓励企业、组织、行业等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行业则应加强校企合作指导,给其正常开展提供组织、协调和指导保障;国家则需全面厘清校企合作中双方的职责与权利,加强法律保障,使各方的义务和权利能够得到有效配置。

(二)建立教学平台

首先,建立专业发展和教学资源开发的专用平台。建立一支由企业人员、行业学者、技术人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小组,优化互动机制。校企双方专门针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进行重点探究,以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实际变化不断对专业定位进行调整,同时分析其岗位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以此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此外,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标准及教学资源,加大对各教学环节的指导与监督。

其次,建立教学创新队伍组建平台。以校企双方互聘制度为基础,企业可以聘请职业院校教师进行顶岗或者实施技术指导;院校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加强培训交流[3]。另外,不断强化专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设计能力,积极引导其进行优质资源挖掘,通过分工协作以及混合式教学为核心落实模块化教学。

最后,建立专门的实训平台。和企业之间加强联系与合作,多形式、多渠道地建设各类类型的实训实习基地,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三)完善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一种将就业作为指导,以服务作为宗旨的教育类型,在客观层面上注重多样性与灵活性的人才培养。现阶段,根据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职业院校应以职业需求为核心,以实践技能为重点,树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融入职业道德、信息技术、人文素养、职业技能、创新实践和专业知识等内容,同时联合行业发展新工艺、新规范,以此推动实践、课程与资源三方平台的全面建设。在企业与职业场景之中,通过模拟实践和混合式教学,建立具有自主性和创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另外在实际培养中,还要进一步優化岗位实践模式,依照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从其中找到一些典型的工作内容,建立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和具体的技能结构,促使学习内容实现科学划分。还可以通过企业培训、工学融合等模式进行任务实践,以此形成更具专业性和灵活性的培养模式。

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一)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中,教师是最核心的资源之一,而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其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首先,各院校应该全面落实教师在相关企业中进行实践的具体规定,在校企合作之下建立起稳定的教师实践平台。其次,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构建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相互交流与流动的教学机制,并进一步稳固教师实践培训基地。然后,形成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考核机制。最后,与企业之间加强联合,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优化激励制度,最终建立一支持有职业技能资格证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在校企互动下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创收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也是加强人才培养和优化教学质量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落实这几点:一方面应积极推进教师分工合作的模块化教学发展改革。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的模块化重组,依照课程设置建立新型的教学团队。完善教师模块教学规范,了解相应的组织原则,进一步优化协调沟通机制,促进备课制度改进。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在问卷调查、督导听课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模式下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掌握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4]。另一方面,推动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以案例法、项目发、情境法等方式核心,将实践作为主导,实现教学、实践与学习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积极改进网络学习平台,促进数字化资源整合,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最终实现智慧学习和教育的全面拓展,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三)注重适合性教材的开发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学习活动开展的关键。在这之中,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和相关企业之间加强合作,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与项目资源,和企业一起开发创新型的教材。或者根据行业与企业的实际岗位职责要求以及操作流程编制相应的手册式教材,并以产业中各项技术与材料的发展趋势为指导,及时进行教材更新,或者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制活页式的教材。此外,可以设立专项费用,以此给教材的编写、研究带来资金支持;同时编制出详细的教材更新规划,加大培训,最终形成极具特色的教材开放创新体系。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校企合作是一种促进产教融合和双方共同发展的教学实践模式。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不论是职业院校,还是相关合作企业,都应该了解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加强创新改革。同时学校应以时代发展趋势为核心,明确职业教育的基本走向,推动校企合作全面深化,构建长效机制,最终使该教学实践模式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能够充分发挥出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征,白相国,范浩阳.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J].作家天地,2020(16):99+101.

[2]吕在乾.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J].求知导刊,2019(10):138-138.

[3]李欣.校企合作视域下基于职业素养养成的教学改革探究[J].内江科技,2019,v.40;No.297(08):128-129.

[4]夏宗寶,彭幸玲.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策略探析[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No.374(10):65-66.

猜你喜欢

改革路径校企合作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城市照明管理的现状及改革路径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