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工笔肖像画艺术表现形式发展与影响
2021-09-10杨迎哲
摘要:在晚明时期,肖像画领域出现了突破性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才,各流层出不穷的局面。曾鲸创始的“波臣派”,为工笔人物肖像画的发展写下了浓厚的一笔。“白描派”即继承于宋代李公麟以线造型的“白描”体系而来,其中费丹旭、禹之鼎、罗聘、任伯年、金农为代表。他们在继承传统白描肖像画法的基础上,強调以线造型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在白描和简单染色的基础上近代的任伯年和虚谷等人,采用了“兼工代写”的新的肖像画艺术表现形式。对后来的工笔肖像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工笔;肖像画;艺术
一、“波臣派”取西方精华扬中华特色引发展
在晚明时期,肖像画领域出现了突破性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才,各流层出不穷的局面。曾鲸创始的“波臣派”,为工笔人物肖像画的发展写下了浓厚的一笔。同时“波臣派”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采用以个人名字而命名的绘画流派。“波臣派”的影响非常深远从明末到清代中期经久不衰,上到宫廷,下至民间,“波臣派”的画风影响长达百年之久。具备文人的欣赏的艺术样式,同时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广受世人喜爱。虽然其在清后期呈现衰退之势,并且逐渐沦为一种模式化绘画技法,后来被“融和中西方”技法的“海派”所逐渐取代,但是“波臣派”在晚明、清代的肖像画的演变过程中起着深远的影响。
曾鲸出生于1564年,卒于1647年,字波臣,福建莆田人,主要活跃于乌镇、宁波、浙江杭州一代,后居金陵。曾鲸曾经为董其昌、王时敏等人绘画过肖像。曾鲸的“墨骨画法”被后人称赞,主要以以下几步骤构成:1.用淡墨架少量赭石,形成檀子水,并勾出人像五官轮廓。2.沿着轮廓线用淡墨逐层斡染,使绘画部位从画面中突显出来。3.轻笼薄粉一层,在形体凹凸交界处,染多次,直至画面人像较为润和。4.用墨和浅,并用胭脂重新勾一遍五官轮廓,并且进行进一步调整。5.衣帽用平涂或者以单线勾勒出来。6.用重墨勾勒眼睛,以达到醒眼的效果,同时勾勒出眉、须发等。曾鲸的“墨骨法”是对传统画法和反复渲染的民间写实画风的结合而来,并且发展了两者的长处,特别是注重笔、墨、色服务于客观形体的表现力上又进了一步。
从史料记载曾鲸绘画技法的演变主要分三个阶段:江南画法时期、改良时期、墨骨法时期。曾鲸在艺术上善于思考,扬长避短,不断的对技法进行探究,最终超越前人。曾鲸最早独立完成作品《王时敏小像》,画面中王时敏端坐于蒲席之上,双目若有所思,身穿大袍服,此画像精工细致,很好的体现出王时敏的文人气质,少年老成。
波臣派的肖像画家众多,影响深远。在曾鲸众多弟子中谢彬最为出色。谢彬(1602年)字文侯,谢彬主要作品有《祝渊抚琴图》,其善绘画小像,神情自然。在众多弟子中,除了沈韶、谢彬在当时名震四方,还有廖大绶、张远、徐易、张琦等人。
“波臣派”自创立以来,对晚明、清代肖像画影响至深,“波臣派”在某种程度上对宫廷肖像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佛教东渡的过程中,对日本肖像画产生了一定影响和作用,可以在明末清初时期“波臣派”一直影响着肖像画的发展。在肖像画的发展史上,波臣派显得尤为重要。
二、“白描、西学”多种形式引争鸣
“白描派”即继承于宋代李公麟以线造型的“白描”体系而来,其中费丹旭、禹之鼎、罗聘、任伯年、金农为代表。他们在继承传统白描肖像画法的基础上,强调以线造型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在白描和简单染色的基础上近代的任伯年和虚谷等人,采用了“兼工代写”的新的肖像画艺术表现形式。
禹之鼎,字上吉,号慎斋。曾为肖像画师,擅长肖像画,造型严谨,绘画常用兰叶描,禹之鼎善于从传统中吸取营养,融会贯通,加以自己的理解,同时他还对墨骨法、江南法有很深的研究,在作品画风上,拥有“波臣派”的一些影子。代表作《纳兰容若像》。在禹之鼎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处理面部时运用了古代山水画的皴法,用侧笔皴法皴出面部的结构,刻画出逼真的皮肤质感,同时用兰叶描勾出衣纹,皴法和勾法形成很好的对比。同时禹之鼎的墨骨法所创作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曾鲸的影响,作品丰富且有很强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是在“波臣派”后的又一位肖像画大家。费丹旭,字子苕,号晓楼。擅长绘画群像,费丹旭被我们所熟知是因为他的“仕女画”,但是他的工笔肖像画也尤为突出,代表作品有《果园感旧图》。
到清代中期,“海派”、“扬州八怪”等一些文人画加入到创作肖像画的队伍当中,他们的作品与宫廷肖像画有着不同的韵味。他们所创造的作品大多寄情于画,孤僻、奔放、高傲等各种情怀都被画家表现在画面当中,使作品有着比较深的情绪与思想。罗聘,字遁夫,号两峰,代表作品《罗聘自画蓑笠像》,画面中罗聘头顶蓑笠,扮成渔夫,画面中人物神态刻画十分到位,让我们不禁想到他坎坷的一生,所以这副作品更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任伯年,名颐,初字小楼,后来改字伯年。任伯年在年轻时学习过西方素描,有着很精准的造型观念与造型认识,使得任伯年比其他画家的造型更加准确,创造了兼具写意性与写实性的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任伯年在面部的处理上,不做皴法,而是更多的用线来表达形体的关系,甚至有时用没骨法简单点染五官,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但又不缺乏写意性,有几分水彩画的味道。任伯年大胆的运用了西方素描处理体积的方法予以烘染,可以说他把中西方的优点都融入了画面当中,其代表作品《寒酸尉像》,可以说把这一技法运用到了极致,也成为了被人称赞的不朽之作。
“西学派”产生于明末清初,受到利玛窦和郎世宁等人的影响,带来了西方的绘画技巧,深受皇室喜爱,所以促使宫廷肖像画的发展,同时也促使“西学派”的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有焦秉贞、冷枚。焦秉贞,字尔正,代宫廷中任职。擅长画人物、山水与花卉。焦秉贞在传统工笔重彩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的透视学、几何学、创造了一种华丽逼真的绘画风格,代表作品《耕织图》四十六幅。谈及“西学派”就一定要谈到郎世宁,郎世宁的大半生都是在中国度过,他曾为雍正画过很多肖像画,同时还参与了圆明园的设计与施工,同时还创造了一种中西合璧的作画方法,产生了“新体画”,对后来的肖像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代表作品《平安春信图》。
作者简介:杨迎哲(1995.12—),男,汉族,籍贯:辽宁沈阳,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