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在入学教育阶段开展的必要性

2021-09-10程九顺孟凡帅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素质拓展训练情绪管理

程九顺 孟凡帅

摘  要:素质拓展训练对转型期的新入学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查阅素质拓展训练与入学教育阶段的相关性文章,研究素质拓展训练对新生产生的影响,旨在分析素质拓展训练在入学教育阶段开展的必要性,从而改善我国高校入学教育现状,并推动其快速发展。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入学教育;大学生;情绪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072-02

入学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指导下,积极适应熟悉新环境的过程,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习环境、自然环境等。高校的入学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个人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 [1]。在入学教育方面,目前部分高校并未达标,对于学生的心理、精神、意志、思想道德、情绪管理方面的引导仍然存在不足。

一、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可将入学教育分为:安全教育、爱国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校史文化教育等,众多高校普遍采用集中座谈的形式开展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新生的入学教育应针对新生的不同特点使他们适应校园的生活、树立新的人生目标、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专业兴趣、树立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为顺利完成大学教育打下基础。当前高校的入学教育在形式上缺乏创新,效果上不尽如人意,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此结果:一是高校对新生入学教育的不重视;二是开展入学教育的形式僵化;三是入学教育时间较短,阶段划分模糊。本文探讨的重点在于入学教育的教育形式创新。目前国内许多学者也逐渐认识到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张畔全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是中学生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措施 [2]。

二、入学阶段学生的现状

目前高校多数新生是“00后”,他们中大多数并没有经受太多考验与苦难,虽然他们敢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但又怕吃苦,缺乏毅力。他们追求个性的独立与自由、却又缺少相應的能力,他们有个性,但抗挫折能力较差。在新环境中缺少归属感,难以快速融入新的集体。他们个性要强,勇于展现自我,却缺少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团队中又缺乏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交流。同时他们也是伴随互联网发展的一代,使人成瘾的网络游戏和各种负面信息被推送到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面前,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道德素质。综上所述,高校入学教育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创新形式,增添内容,强调落实。

三、应用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

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在活动中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心理能力、社交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才能完成。素质拓展训练中多是以团队或小组形式完成的,在团队活动中团队成员共同进退、共同分享成功与失败、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团队的成功取决于团队成员的共同协作。学生在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过程中总是受到各种规则的约束,在活动规则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能够使学生逐渐学会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形成良好行为与道德规范。团队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所创造的情境充分地展现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群体的认可并获得被需要的满足感及自信心。因此新生素质拓展训练是使新生快速融入集体,扩大社交,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是为学生日后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重大工程。

四、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在入学教育阶段开展的必要性

(一)利于弥补高校入学教育对学生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缺失

素质拓展训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是在全身心的投入下由内而外的自我教育过程。入校后对新生及时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所具有的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活动,活动中学生被分为各个小组,不同的分组方式有利于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的形成。素质拓展训练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更是对他们能力上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心理素质、动手实践能力、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是新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所必需的,也正是高校的入学教育所欠缺的部分。例如:开展校园定向,绘制简易的校园定向图,设置不同任务路线并教会新生识别图纸,以拍摄建筑物照片为打卡方式,组队划分小组,以正确顺序完成每个点的打卡为评判的标准 [3]。目的在于让新生在活动中认识校园熟悉校园,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相比以往由他人带领观光游览熟悉校园,利用校园定向等素质拓展活动来熟悉校园,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陌生的学校环境,也激发了新生的好奇心。

(二)利于加强新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入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份转换的一个过渡时期,入学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的关系。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教育课程,素质拓展训练是入学教育的内容,二者的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同时,学生体质的提升需要长期的坚持努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观念上发生转变,要让学生爱上体育。素质拓展训练中教师可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与体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利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同时利用学生喜爱玩耍的心理,设置具有趣味性的运动目标和团队竞赛,由教师组织实施。例如,操场定向接力赛,首先教授新生识图方法,随后在操场设置好简单的定向路线与设备,将学生分为不同组别,前一名同学正确完成所有打卡为下一名开始的标志,以比拼耗时的长短为取胜的标准。操场定向接力活动中所具有的趣味性、竞争性和挑战性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动力,整个活动过程考验学生的体力、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定向点打卡的每个站点之间有一定距离,为了给团队节省时间,他们会缩短用在“脚上”的时间,完成每一个短距离打卡任务伴随的都是间歇性的运动,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考下一步该往哪走,在此过程中早已忘记运动给身体带来的酸痛感,此时的目的只有为团队争取时间取得胜利。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体育锻炼并不都是枯燥和痛苦的,也让新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自身价值,获得归属感,提高自身成就感,树立体育锻炼的观念逐渐实现新生身体素质的转变 [4]。

(三)利于提高新生的心理能力,加快对新环境的适应性

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生存能力的强弱。当代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容乐观,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增强其生存能力,可以通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来提升拓展训练。例如空中断桥,此项目要求学生在7米高的地方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块木板上。多数人站在上面都会感到恐惧,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需要及时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勇敢地跨出去,看似简单的挑战游戏实际却蕴藏着是面对人生困难的考验,它能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提高心理素质,获得面对任何困难和危机的冷静与自信,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新生快速适应新社会环境的能力。

(四)利于树立新生课堂中的主体意识

在大学教育实践中,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灌输式教育一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在初高中教育中尤其如此。此种教育方式是希望学生学习更多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因此可以利用素质拓展训练,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由学生组织完成素质拓展游戏,在游戏中,新生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执行者、评价者,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使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新生发生角色转换,从“庄稼苗”转变为“农夫”,体验教师授课时的艰辛,感受教育者的良苦用心,让新生树立起在今后大学生涯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也是为了使新生更加积极地配合今后教师的授课工作,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5]。高校应用素质拓展活动进行入学教育时,应该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参与到素质展活动中来,使新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以适应大学主动学习的环境,树立主体意识;激发其学习欲望,提高其自主學习能力,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五、结语

大学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缓冲区,而大学的入学教育阶段是新生在大学生活的适应期,适应期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因此大学的入学教育阶段对大学生的人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素质拓展训练无疑拥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与巨大的价值,在社会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目前多用于团建活动,但素质拓展训练蕴含着更大的待开发价值。将素质拓展训练与入学教育创新性结合,能够改变入学教育陈旧的、内容枯燥的形式,让新生更快适应新环境,完成身份的转变,促进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金良,孙红梅,程钢,王亮. 德育评价体系中素质拓展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与影响[J]. 知识经济,2019(21):121+123.

[2] 高德朋,姚文山. 大学生心理减压策略成效分析[J]. 现代交际,2020(05):124-123.

[3] 岳安生. 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25):31-32.

[4] 赵超前.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山东:山东大学,2016:7-15.

[5] 李思维. 浅析拓展训练五大类型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J]. 青春岁月,2013(20):280.

(荐稿人:田美玲,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党校副教授,高级讲师,教研一室主任)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素质拓展训练情绪管理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
大一学生开设素质拓展课的重要性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浅谈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