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探究

2021-09-10单庞君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发展思考民办高职院校新时代

单庞君

摘  要: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民办高职院校一直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着大量的优质人才。但如今,如何转型升级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所有民办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职业教育环境日趋优化的情况下,鉴于国家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民办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民办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点,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通过产教融合、文化引领、立德树人、对标升格等途径,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005-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准确判断,同时也提出了“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职业教育发展新目标 [1]。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要实现这一伟大宏图,就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此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做出更重要的贡献,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

(一)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劣势较明显

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但民办高职院校在财政拨款、师资待遇、教学投入、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没有获得充足的资源投入,在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社会声誉等方面与公办院校相比存在很大不足。这种劣势在办学经费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一方面,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公办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而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收入比较单一,多数来自学费收入,但经费支出与公办院校相差无几。另一方面,公办高职院校基于充足的办学经费,可以不断加大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而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出现了人才引进困难、教学资源滞后、专业建设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巨大的差距和艰巨的任务,在克服自身不足的奋斗中寻找机遇、创新突破,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使命和责任。

(二)生源空间进一步压缩已成常态

生源是民办院校的生命线,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上好学、读本科”的愿景日益激增。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本科录取率每年按3%递增。“读本科”是家长和考生的首选。一方面是本科录取率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专科院校生源逐年缩减,严重影响到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同时,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职院校陷入被动局面,生源缺口全部转移到民办高职院校头上,其生源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已成为常态。

(三)国家战略既为民办高职院校指明方向又倒逼其重新定位

国家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也随之进入新时代。一方面,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各级都对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如国家促进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的一系列政策稳步推出,《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政策都在具体操作层面逐渐落实。另一方面,国家提出要加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力度,将其作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和促进产教融合的战略来推进,但客观上会对专科院校发展空间形成挤压,尤其是民办的高职院校。据权威估计,至2020年,全国将有近600所本科院校转为应用型大学实施优质职业教育。《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表示,浙江省将在现有26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应用型示范本科院校建设 [2]。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职业教育资源正逐渐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输入,加之民办教育的分类登记管理推进,有可能会倒逼职业教育市场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或“洗牌”。社会对优质教育和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在此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面临内外部各种因素制约,如何进一步创造和拓展学院建设发展空间,更好地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机遇期,大幅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确保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一)产教融合: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路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职业教育领域分析,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包括了他们的生涯发展和接受技术技能教育的需要 [3]。解决这一需要,产教融合是最好的途径之一。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所强调的,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这就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有关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方针 [4]。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在教育供给人才和产业需求人才两个层面还存在着结构、质量、水平上不完全适应的问题,特别是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迈入,社会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另外,当前新兴产业發展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满足要求,务必需要将产教融合融入人才培养的环节之中。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相关文件,从政策层面促进深化产教融合,既有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又有《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明确要求:“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时迎来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基于此,培养能快速融入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了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这就需要民办高职院校结合社会新形势,开门办学,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加快校企合作育人的推进。但是,现状却是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产教融合的推进缺乏整体性,部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较低,良性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还未完全形成。所以,如何让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地融入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深化产教融合力度,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这既需要民办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寻找突破口,也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予以支持。

可见,以产教融合为抓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是国家政策倡导的方向。不少民办高职院校都是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方针路线指引下,更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形成自身特色,也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文化引领: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创新路

发展根本上是人的问题,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学校的文化;二是学院的机制。其中,首要的就是文化的问题,需要在透明、阳光的学校文化下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能量。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尤其是民营企业,第一阶段即能人治理,第二阶段即制度治理,第三阶段,进入比较高级的阶段,即文化治理。当企业发展到这样的阶段,需要企业文化起到价值导向、行为约束、团队凝聚、目标激励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作为教育机构的民办高职院校,學校的文化会起到同样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学院文化的塑造,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发教职工的育人使命感,统一行为准则,把学院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挖掘员工的能力,使其最终体现在优秀的育人成果上。

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第一要加强教师的育人使命感。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由于没有编制,部分教师缺乏育人使命感,因此在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要努力做一个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丰富和拓展育人的载体和内容以及目标,在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结合课堂思政以及其他各种选修课程、活动、社团,为学生创造多样的成长路径,这就要求教职员工有育人使命感,有甘于付出的精神品质,为学生成才服务。第二,民办高职院校要倡导“正人正己,为人师表”的师德师风。学风建设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好学生,使他们爱学习、有素质、有技术,因此,教师自己要有育人的情怀,有上进之心、责任之心、严谨的作风、实干的风范。第三,民办高职院校要提倡主动有为、创新进取的工作作风。创新是进行时,思路的创新、工作的创新、手段载体的创新等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路、积极进取。第四,民办高职院校要倡导责任担当、创造价值的工作导向。教师团队要以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价值观为导向,倡导良性的竞争,相互比学赶帮。最后,民办高职院校要推崇团队协作、顾全大局的价值理念。团队协作,就是要有胸怀,能够包容不同性格、意见、观点,多倾听,多沟通,而不排斥异见、唯我正确,尤其是上级对下级,更要有包容心,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潜移默化形成的良好精神面貌或风气。只有塑造自身特有的文化特征,民办高职院校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三)立德树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路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新时代职业教育应不忘育人初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4]。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以党建品牌建设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水平。民办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继续以打造党建品牌为抓手,不断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搭建载体,将党建和思政工作与学院改革发展相融合,增强工作实效。新时代,党建工作不是形式上的要求,尤其对高校而言,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的立德树人工作。因此,打造党建品牌也是学院的亮点工程。民办高职院校应继续在抓规范、抓实效、抓创新上着力,不断夯实学院党建工作的基础,提升党建工作的活力;应强化思政教育工作,把党建、思政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还要创新、改进学生工作,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塑造爱学、爱校的风尚。改进学生工作的重点是抓好学风建设,以此促进学生自治,使学生学有所成。可见,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不仅是要培养技术精湛的新时代工匠,更重要的是培育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对标升格: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机遇路

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有相应的标准,可以借鉴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的标准进行对标建设。《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政策,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提升其办学层次,且学科专业设置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民办高职院校,可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设置标准要求审批设置民办本科学校。” [6]这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求民办高职院校一方面加强升本对标建设,在土地、房屋设施、教学与实验实训设备、师资队伍、图书等硬性指标必须达标;另一方面要对标本科设置标准,重点提升软性指标建设,比如教学成果奖、技能大赛奖等,这就要求相关院校必须加大力度推动教学改革,将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升本达标很好地融合起来。民办高职院校应对标升本对教学的要求,紧抓专业、课程、科研、教学成果、竞赛奖项、社会服务等相关工作;应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要细化专业建设项目任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应继续以引领性项目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加强专业群建设,以专业群建设推动专业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配合开展优质课堂认证,打造优质课堂,提升课堂教育效果和质量,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继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优化专业结构,争取开设适应区域经济形势的新专业。民办高职院校如果能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从高职到本科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何特色建设力度,定能在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源源不断地为新时代输送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结语

总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既有社会环境对其培养人才的需求,又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将有被淘汰的风险。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务必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深化同地方、区域和企业产业的联系,围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中心任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争取更高层次的办学规格,助力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2]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2016-09-15)[2020-12-16]. http://www.zjedu.gov.cn/news/147398109592498356.html.

[3] 赵伟. 新时代职业教育主要矛盾析[J]. 中国职业教育,2017(34):49-5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 (2017-12-05)[2020-12-21]. 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712/t20171219_321953.html.

[5] 鲁彬之,刘健. 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有新作为[N]. 中国教育部,2017-11-14(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EB/OL]. (2017-12-04)[2020-12-23].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

(荐稿人:王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科研与社会合作处处长,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发展思考民办高职院校新时代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关于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社团作用的思考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