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油气基层生产单元中HSE风险管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021-09-10于翔史晶杨青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

于翔 史晶 杨青

摘 要 随着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开采面积的不断扩大,石油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多,以及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各种事故发生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开采油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的风险等,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由此可见HSE风险防控系统在石油行业应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关键词 HSE  风险管控系统 环境污染

1  HSE风险管理存在的弱环节

第一,HSE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各个基层单位并没有清晰的人员划分和明确的责任主体来确保HSE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而是通常情况下由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操作,甚至在部分情况下由各队室长自行负责。

第二,HSE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辨识的精准度不足。在HSE风险管理体系中需要准确的辨识风险,但是各个基层单位辨识风险所采取的方法与现场实际情况的贴合程度不足,辨识的标准也不够统一,致使风险辨识的精准度不足。

第三,HSE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辨识的结果应用不到位。各个基层单位虽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了风险辨识,但是风险辨识的结果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甚至只是在上级单位来进行检查或者考核时才拿出来作为数据。

第四,HSE风险管理体系在员工队伍中普及程度不够理想。各个基层单位开展的HSE员工培训很多时候流于表面,并不能从实质上增强员工的HSE风险管理水平,很多时候对于岗位的风险以及应对安全措施仍掌握不到位。

第五,HSE风险管理体系中危害辨识的技术方法不够先进。各个基层单位危害辨识的方法不但不够贴合实际,并且更新换代速度也不够快。各个基层单位之间不仅缺乏有效交流,信息也得不到及时的传递和共享。

2 危害辨识单元划分

2.1操作危害辨识单元划分

2.1.1操作危害辨识单元划分的主要方法

采气基层单位的操作危害辨识方法种类繁多,包括按照作业区域、设备实施、生产任务、岗位职责等划分的方法。而在具体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单位或岗位性质,以及不同的职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方法来进行操作危害辨识单元划分。

2.1.2操作危害辨识单元划分的过程

第一,先按照岗位进行划分,其次对不同岗位包括各队室和各岗位负责的任务,精确到每一个作业区域、设备设施、生产任务分别进行分析和管理。第二,分析和梳理岗位管理内容。对已经进行精细化划分的管理部分,按照要求进行分解。第三,确定各岗位的操作项目。对上一步分解的管理部分再进行分解,这一步分解的便是开展危害辨识的最小单元,也就是操作项目。第四,汇总危害辨识单元划分矩阵。利用之前已经划分好的不同岗位的危害辨识单元划分表汇总成战队危害辨识单元划分矩阵,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以工艺生产流程为例,通常先排列常规工作,再附加上辅助工作。通过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和汇总来完善整个矩阵。

2.1.3集气站操作危害辨识单元划分

集气站操作危害辨识单元划分通常采用岗位划分和生产任务划分相结合的组合式划分方法。对于采气站的整个管理单元部分,通常按照不同设备的采用和操作来进行划分。而对于管理的主要内容,则结合了生产任务或者作业区域的划分方法。

2.1.4处理厂站操作危害辨识单元划分

天然气处理厂是天然气集中处理主要生产单元,处理厂的操作危害辨别单元划分结合设备和工艺装置进行。例如识别装置区操作风险,集配气区操作风险,消防罐区风险,回注区风险、增压站区风险。将处理厂总体操作风险细化至每一个固定区域,结合实际生产进一步分析。

2.1.5操作危害辨识单元划分注意事项

总结基层采气厂在进行操作危害辨识单元的划分时容易产生的一些失误和漏洞指出几点注意事项。第一,各个岗位应结合现场情况以及岗位职责确保的工作内容覆盖到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生产活动、辅助生产活动、其他活动、应急事故处置(如抢装防碰器)、相关方作业(如压裂)等。第二,对于管理单元、管理内容、操作项目三者的逻辑应分析透彻清晰,并灵活调整。

3 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行

3.1HSE风险控制系统的评价与控制

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和前提,需要准确的数据和结论。通常情况下的矩阵法、LEC等方法因为太过专业、以及可操作性弱,所以对于曾经员工而言普及程度不高,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然而,现场员工常年在岗,对于岗位的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对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可以针对岗位员工利用经验评估的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在经验方法评估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以实际发生过得事故以及案例等为根据,以相关制度规范为准绳,直接判别风险级别。具体开展可以组织专业人员以及安全管理、岗位操作员工等,先进行经验评估再进行专家检验,以确保经验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2风险控制与决策

进行风险控制评价的下一步就是进行风险控制决策。这一过程应该先对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改进,对评估后可行的结果进行优先采用。加强对于外来施工人员的管控,检查其HSE作业计划书确保作业计划的安全性。对于基层单位现有的作业区域的平面图和流程图根据之前风险评估的结果予以优化。对于易发生事故的风险点源应在平面图中标明,对于可以优化的流程图应针对风险环节进行重新绘制。并控制相关人员与风险点源的接触时间和接触次数,同时引导相关接触人员佩戴护具,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3.3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的总体思路是以建立风险管控长效机制为目的,采用工作前安全分析、安全检查表、对比分析、合规评价等方式,全面开展风险辨识活动,应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分析评价安全风险等级,分级分类制定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管理活动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和风险管控清单,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岗位、场站、作业区/净化厂(处理厂)、采气厂,并运用目视化手段,绘制安全风险告知卡及风险分布四色图,直观形象的向员工有效提示安全风险,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使风险管控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4 总结

此次风险管控体系项目的开展,主要是根据油气生产单位大量的现场操作经验,通过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对风险进行评价,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规范有效。做到管理有标准,行为有规范,工作有标准。本文按照作业风险行为安全、设备设施风险(工艺安全、管理风险(系统安全)三条主线建立风险管控系统。并进一步引入双重预防机制,指导基层队站、班组应用JSA、SCL的等工具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参考文献

[1] 董国永,刘景凯. 中国石油集团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研究[J].中國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6(3):47-05

[2] 丁浩,张星臣.石油企业实施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0(10):23-27

[3] 王秀芝. 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采油厂管理体系建设[J].现代建设,1671-8089(201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六采气厂 陕西 延安 716000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
基于低碳理念的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论国际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立法的有效性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浅析我国绿色会计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